李维波年轻时的戎装照。
第七批117名中国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志愿军老兵李维波眼含泪水。
88岁的志愿军老兵李维波保持端坐不动,目视前方,这是多年军旅生涯在他身上留下的习惯。听到摩托车护卫队的驶近,他站起身,挺直腰杆,对着车上“忠魂未泯,浩气长存”的横幅抬起右臂敬了一个标准军礼,直到最后一辆礼车远去,笔挺的军装被秋风吹起了衣角。
9月27日,第七批117名中国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在接受南都采访时,李维波一字一顿,哽咽地说:“70年了,祖国的怀念,亲人的怀念,今天终于实现了。你们终于回来了!”
18岁的高炮射兵
被战友温暖了一生
记忆将李维波牵引到18岁那年,他刚在东北军政大学入伍一年。他指着相册里自己入伍后第一张军人照说,“那会儿刚穿上军装,心里高兴啊。”相册上的他,眉目清秀,面孔稚嫩,还透着一点孩子气。
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线需要有文化的战士。于是本来学制两年的他提前毕业,并被分配到志愿军高射炮兵第504团学习苏式高射炮。当时第504团的主要守护目标是位于鸭绿江下游的水丰发电站,它是供给我国东北及朝鲜的重要动力基地,人民用电、机器运转都是靠它来保证。
对李维波来说,过了这么多年,发生在炮火中的一切依旧那么鲜活。最开始使用的是日式炮,他没用过,只能跟着班长现学。班长让他担任8炮手的位置:9炮手装炮弹,8炮手负责拉火把炮弹放出去。他觉得很有意思,发现这其实也是个技术活。“拉早了拉不响,还可能让9炮手受伤,拉晚了就拖延时间。”
“文化新兵”李维波很快就迎来了他的第一次战斗,而且,还开了个好头。
“那时正值祖国慰问团来慰问。敌机来了,我们上炮就打。连长下命令要打5发,没成想那时候他(9炮手)装得快,我打得也快,打了6发,当时我就想,完了,连长肯定要批评我。”
那场战斗他成功击落敌机。在会上,连长还表扬他:“李维波第一仗啊,打得是机动灵活。”不仅如此,祖国慰问团还编了一个小快板,说的就是他这个文化新兵第一次参战的事。战争虽然残酷,但对于年轻的李维波来说,“啥都不考虑,飞机来了,正好。”
“高射炮兵苦在平时。”他说,“冬天生虱子,夏天起痱子。敌人来了放下碗就打,打完再回去吃,都成小冰粒了。三年没睡一个安稳觉,没吃一个温饱饭。过年的时候部队吃饺子,下了锅敌人又来了,我们的炊事员负责战场救护工作,等打完仗大家一看,饺子都成片儿汤了。”说到这儿,他呵呵笑起来。
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老兵营养不良。“再加上飞机总是投散光弹,一投地里一片白,一灭黢黑啥也看不到,不少人得了夜盲症,到了晚上啥都看不到。”按照规定,晚上需要人站岗,所有人都不例外。这些人怎么办?“眼睛看不到,耳朵还可以听呀,这时候战友就拉着他们去站岗。”
“战友”,提起这个词,总是能让他感怀,那些可爱的战友陪他度过了战争岁月。“班长28岁,大我不少。他很爱护我,怕我警报醒不来,他挨着我睡觉,冬天还帮我盖被子。我是1炮手,冬天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两个小时,一动不动,坐在铁板上瞄准,班长小声问我冻脚不。后来班长在阵地外掰了苞米,把苞米皮搓成草绳,编成坐垫让我坐着。”
如今,那个需要被人照顾的新兵已经历经沧桑,他说,“班长温暖了我一生。”
多年在烈士陵园免费讲解
还提了“三不”要求
李维波常说自己是幸运的。想起那些长眠在异国他乡的战友们,他心里感到难受。“我心痛啊,享受了祖国给我们的荣誉,享受了幸福生活,而他们长眠在异国他乡,还是无名。”
战争其实在他身上留下了不少痕迹。脚脖子被砸伤,现在阴雨天会疼。耳朵也不行,回来之后就发现声音大才能听清,现在不戴助听器什么也听不见。“我没跟领导和战友们讲,和烈士比这算个啥玩意,还小题大做啥?”他说。
2014年,他在电视上看到了第一批迎回烈士遗骸的仪式,但因为没有组织安排没能进入烈士陵园。从第三批开始,他每年都去迎接战友们回国,到今年已经是第四年。每年清明节前后,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都能见到他的身影。他总是身穿整洁军装,胸前戴满纪念章,不辞辛苦地为前来参观的人们做免费讲解,讲述抗美援朝这段历史。
最开始自己讲的时候,他总发现陵园里的讲解员看到他来就自动走开,担心自己影响到他们工作。烈士陵园负责人告诉他,“怎么会影响,你是在帮助我们工作,我们很感谢你。”
有人看到这样一位老兵在免费讲解,会给他送水,还有的买饭,这些李维波都一概拒绝。
“我说这是我们的义务”,还规定了“三不”:不用车接车送,不收礼收费,不吃请。
“有的学校主动让我去讲,我说你只用告诉我你门口有几路公交车。我有离休证,坐车也不花钱。你要送我,我还不去呢。”这个有点固执又不失可爱的东北老人说。
本版采写:实习生 王凡 南都记者 潘珊菊发自辽宁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