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

建六大医学中心 点燃诊疗、科研双引擎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06月30日        版次:TK47    作者:黄芳芳

  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

  临床诊疗、科研能力是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具体如何实施?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以下简称“医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刚刚结束的院职代会上,该院提出“654321”六大目标,其中,首要目标是在“十四五”期间建成高水平的六大医学中心。

  在该院党委书记王厚强看来,区域中心医院高质量发展,临床是群众的需求点,科研是医院的拔高点。通过打造医学中心,医院打破“专科”壁垒,探索患者诊疗最优解,规划“学科”建设,点燃科研发展引擎,是理论变为临床实践、临床实践助推科研的循环。

  打破壁垒,探索患者治疗至优解  

  5月初,李爷爷(化名)情况危急被家人送至医院救治,经检查,他全身多器官衰竭,皮肤多处溃疡,刚施行冠脉介入手术,头晕,血氧低……病情复杂,情况很不乐观,随后入住医院心血管医学中心特需综合病区。该病区依托心血管医学中心的优势专科力量,快速整合全院优质医疗资源,迅速组织心血管内科、心脏康复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感染科、内分泌科、皮肤科等多科室会诊,围绕李爷爷病情作出综合诊疗方案。

  以后像心血管医学中心这样“医生围着患者转”的医学中心在该院将会越来越多。接下来,该院将高水平搭建心血管医学中心、神经医学中心、急救医学中心、肿瘤医学中心、全生命周期医学中心、消化医学中心。

  医学中心打破了专科限制,积极倡导多学科合作(MDT)的诊疗模式,将内科、外科、医技检查等结合起来。正如上述李爷爷在特需综合病区的经历,王厚强介绍称,“有别于传统专科诊疗方式,医学中心是多学科会诊,给出‘至优治疗方案’,让医生围着患者转,真正实现以病人为中心”。

  他认为,这些高水平的医学中心建成,医院的整体诊疗能力将有质的飞跃,“医学中心模式还能‘以点带面’提升医院整体发展水平,满足医院‘大专科,小综合’的方向发展”。据了解,六大中心将集结医院20多科室,约占全院专科数80%。

  六大中心多是针对肿瘤、卒中、心梗、急危重症这些“大病”。王厚强表示,目前这六大医学中心是能够服务病人更广的方向,是针对发病率较高病种设计且是医院发展成熟的专科。  

  盘活资源、有序推进医学中心建设  

  “现在进展最快的是心血管医学中心和神经医学中心,在高水平团队合作、博士人才引进、新技术开展、医疗质量、管理理念等都陆续开花结果,也展现出旺盛的活力、创造力,并得到老百姓的认可”,王厚强透露,心血管医学中心的定位是打造东莞心血管诊疗中心标杆,计划朝着心血管病专科医院方向发展,“心血管医学中心已有230多张床位,等同于‘院中院’模式”。

  据悉,神经医学中心的重点方向则是创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近几年,该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不断提升专科实力,先后创建为综合卒中中心、国家级神经介入建设中心、神经病学专科联盟中心牵头单位以及东莞市脑卒中质量控制中心副主委单位。此外,继成立神经医学中心之后,为了加快学科高地建设,今年5月30日,为助推医院神经医学中心科研迈上新阶梯,医院举行了首名博士进站及合作导师签约仪式。6月6日,医院正式成立了神经重症医学科(NCU),将神经重症救治水平的提升作为学科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

  “全生命周期在安宁疗护、医养结合方面有一些新探索;肿瘤医学中心则配备了全球顶级放疗设备医科达直线加速器,填补地区技术不足,并将和省内高校、名院携手创建;急救医学中心配合空中救援展开探索”,王厚强透露,目前其他几个医学中心呈现“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

  “同时创建六大中心,如何将有限资源调配好是医院面临的难题,我们要‘好钢用在刀刃上’,让学科发展以点带面、有序推进”,王厚强如是说。他表示,医院将有限的资源用对、用好,在科教研及人才方面积极筑巢引凤,利用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及两个市的重点实验室,不断积极引入高水平团队和高精尖人才。

  文:黄芳芳

  制版:董淑云 王娟娟 刘蔡林

  推广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