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开发区新旺农民合作社水稻基地。 火炬开发区供图
要敢为人先、勇于探索,将“百千万工程”作为谋求高质量发展重要的“切入点”“突破口”和“主抓手”。
今年5月份,《火炬开发区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描绘出一幅行动蓝图:推进打造“一核两园四带多区”的“1+2+4+N”城市空间布局,逐步形成“南北协调、城乡一体、差异化发展”的跨江融合新格局。
持续深化改革
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激发新动能
5月18日,中山火炬开发区举行民众沙仔低效园区改造升级启动仪式。沙仔工业集聚区是火炬开发区5个“工改”片区中规模最大的片区。未来3年,这个紧靠洪奇沥水道的传统村庄内,将聚集起小分子化学原料药、化学药中间体、特种药、生物制备等产业。
沙仔村是民众街道的缩影。这里一方面有大量的耕地保有量,过往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另一方面位置优越,深中通道通车后将直连前海和南沙,串联起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
2021年,在中山一轮行政体制改革中,部署由火炬开发区统筹民众街道发展。一个是国家级高新区,一个是传统农耕区,如何协调区域发展是摆在火炬开发区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落实“百千万工程”需要交出的一份答卷。
深化改革是解锁发展动能的“金钥匙”。当前,火炬开发区持之以恒深化市直管镇体制改革,积极争取省市下放权限,大力推进机构改革,持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和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改革。今年来进一步加大统筹民众街道力度,构建“统筹区—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机制,倾全区之力全面统筹民众街道发展。
坚持制造业当家
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构筑新优势
火炬开发区是中山创新发展的“主引擎”,两大市级主题产业园和一批重大工程项目正在快马加鞭建设中。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如何构筑新优势?前瞻布局与火炬开发区产业配适度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火炬开发区坚持制造业当家的行动准则。
当前,火炬开发区对标深圳“20+8”产业体系,正在培育壮大健康医药、智能装备、光电信息、检验检测、数字创意、都市农业“3+3”现代产业体系。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三产融合”思路和“一村一品”要求,火炬开发区因地制宜培育壮大农村特色产业。比如,推进5G智慧肉类冷链集配加工中心和兴中预制菜融合创新产业园动工建设,推进民众岭南水乡生态示范区“湾区之眼”和万亩现代农业智慧谷建设。
与此同时,火炬开发区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通过鼓励村集体多种形式盘活闲置资源资产,促进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开展村集体低效物业改造升级,建设高标准厂房,促进租赁型经济转型;鼓励村(社区)发展管理服务型经济、开展创业创收项目,创造更多家门口的就业岗位。通过这些方式,村集体收入增加了,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强了。
加快城乡融合
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实现新跨越
村道“白改黑”,湿地公园开建,文化广场靓化升级……近日,中山市“岐水流芳”乡村振兴示范带民众启动段全面动工,民众街道7个美丽乡村开始了新一阶段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推动高质量的乡村振兴是关键。火炬开发区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以岐水流芳示范带沙仔、浪网片示范段建设为契机,利用新建村“万亩农田”建设项目,搭建新型农业生态区,打造岭南水乡醉美绿洲。
高质量的城乡融合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公共服务配套。今年来,火炬开发区坚持“软、硬”结合,持续改善城乡环境新面貌。接下来将大力开展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力争2025年全面完成全区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存量农房微改造,打造农房建设试点示范;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力争到2027年实现100%村(社区)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交通建设方面,将加快民众街道民平、新伦、沿江片区等六大片区开发建设;加快“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和村(社区)内道路建设,重点改扩建一批老旧村(社区)道路,畅通城乡交通“毛细血管”。
文:吕婧 制版:易福红 刘艳兰 凌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