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塱头模式”初露头角

文化振兴助力古村蝶变新生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06月30日        版次:TK89    作者:邱康正

  春阳台俯瞰全貌。

  一位游客带着孩子来看展。

  6月20日,恰逢蝉鸣夏至时节,在素有“科甲村”美誉的广州市花都区塱头古村中,大片的荷花正悄然盛开。还未到周末,接踵而至的游客已在村中漫步,而坐落在天然荷塘上的全新多功能艺术文化中心——春阳台,自4月20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后,也成为了游客们来到塱头古村后新的打卡地点。

  作为广州市花都区塱头乡村振兴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春阳台由唯品会与广州市花都区政府携手众多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打造而成。在业内看来,春阳台是通过文化振兴“唤醒”古村落的一次全新尝试,也有望开启乡村振兴的“塱头模式”。

  荷塘之上的岭南特色新地标

  打造古村文化新盛宴  

  穿越过百余年的烟波,塱头古村矗立至今。

  塱头村早在南宋已有人定居,村庄整体定型于明清,如今仍保存着黄姓单姓家族聚居的状态,其拥有目前珠三角大规模保护尺度完好、极具岭南特色的明清古建筑群。

  诗礼传家、崇文重教是塱头村历代传承的良好家风。历史上,塱头村人才辈出,素有“科甲村”的美誉,而“初试啼声”的春阳台,正为这座曾经书声朗朗的古村打造一场新的文化盛宴。

  塱头乡村振兴项目是唯品会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打造的公益项目,春阳台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春阳台坐落在塱头古村东南角的天然荷塘中,总建筑面积达8602平米,由张永和/非常建筑设计。该建筑采用红瓦、青砖和素混凝土为材,以塱头古村梳式街巷为灵感设计步道,并在屋顶建有25个荷塘,与古村荷塘共同构成“立体荷塘”,融合了岭南风貌、乡村特色和现代气息于一体。

  据介绍,春阳台的名字源自岭南大儒陈献章的书舍。走进其中,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与现代建筑风格交相辉映。春阳台设有文博展馆、藏书楼、善本室、阅览室、剧场与艺博活化等多样空间,为村落多元文化活动提供全新场所。

  穿过曲线优美的“高楼”,走进春阳台的文化高地——藏书楼,设计师用人字形大阶梯将整个空间划分为上下两层,开架陈列着近3万册图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特色,经史子集皆备,西方经典俱有。文澜阁《四库全书》珍本、崇宁万寿大藏经本、宋版书页、中世纪羊皮纸手抄本、欧洲“摇篮本”等中西方文化典籍点缀其中,共同构建一个书山有径书香氤氲的世界。

  同时,藏书楼附设公共阅览室与深夜阅览室,可供不同需求的游客们在“半日静坐、半日读书”的主题中,享受或读或思的阅读趣味。而走进藏书楼中另辟的善本室,映入眼帘的除了琳琅缥缃的古籍珍本,还有落地长窗外的荷塘野意,构成春阳台里野幽清越的一帘风景。

  依托古村文化底蕴

  开展特色文化展览与活动  

  春阳台除了本身丰富的空间内涵以外,其各式的文化展览和特色活动也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端午时节,这里俨然已经成为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新打卡地。

  陈舒(化名)来到春阳台是为了在荷塘的掩映中拍摄照片,但让她流连忘返的,却是春阳台里的一场场展览。

  “与道大适——中国读书人的安身与立命”是春阳台的开幕特展,也是常设展览。这是一个精心策划的艺术性文化观念展,将目光聚焦于中国传统社会的读书人,关心他们如何活着、活得好、活出意义。展览带来了65件珍贵文物,如曾国藩、林则徐、陈献章、翁同龢、骆秉章、张謇等历史名人的墨迹与信札,引起了业内的极大关注。

  同时,塱头古村作为一个空心化的城乡临界空间,旧与新两种秩序共存于此,形成了差序格局,“临界与差序”展览也因此诞生。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王志磊老师担任策展人,邀请了张永和/非常建筑、博风建筑、个别建筑、赵星&孙蕙、罗宇杰、王宝珍、郭廖辉、李诗琪共9组参展建筑师,以《独木能支·挂顶》、《洞见·欢乐谷》等系列展具为载体,通过分布式差异化营造带来了空间关系的改变,也预示了社会关系的再生产。

  值得关注的是,展览试图打造一种融入日常的艺术,所用材料、结构等都以物尽其用、知以日用、巡(循)环利用为设计原点。在展览结束后,展具将会继续用于古村日常康体、休闲设施,供村民和游客使用。

  陈舒平时酷爱逛展,古村的文化底蕴与具有特色的展览活动相结合,这也给了她更新奇的看展体验。时逢高校毕业季以及端午佳节时分,春阳台推出的多种文化体验活动也让陈舒和同伴们心动。春阳台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建筑系专业学生免费参观、高校毕业生全馆开放并提供特别“毕业照”拍摄、端午龙舟与香囊DIY等一系列特色活动,让各个年龄段前来体验的参观者都能切身享受到传统节日与文化艺术的熏陶。  

  乡村振兴的共创之路

  “新塱人”共同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与无数村落一样,随着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的逐年加剧,塱头村也面临着人口空心化的困境,劳动力和人才短缺、村民增收困难等问题一度困扰着古村。

  如何“唤醒”古村,重新激发其旺盛的生机与活力,仅仅依靠村落自身的力量远远不够,还需要政府与社会各方共同努力,走出一条乡村振兴“共建共创”之路。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2021年9月,唯品会与广州市花都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塱头乡村振兴项目正式启动。

  文化是国家与民族的灵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的智慧源泉和内在动力。唯品会在塱头村以文化振兴为切入点,通过公益性投入,探索乡村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可持续模式。

  黄智云作为参与此次项目的村委工作者之一,除了项目工作者的身份之外,他的另一个身份就是塱头村土生土长的村民,而在此次塱头乡村振兴项目正式启动之后,黄智云也放弃了此前的工作,投入到此次振兴家乡的行动中。

  “原先长期在外务工已经很好地改善了我的生活条件,但是此次回来参与家乡的振兴,让我找到了更多的人生意义。”据黄智云介绍,起初塱头村也有其辉煌时刻,而作为一名塱头村民,看着自己的家乡因为各种原因破败,穿梭在村里的羊肠小道中,心中的乡愁难以释怀。在了解到唯品会在塱头的乡村振兴公益项目后,黄智云认为这是重振塱头村的机遇,为了能够给自己的家乡做出贡献,黄智云选择了留下。

  “现在在我们的努力下,该项目切实地改善了村子的环境以及村民的生活条件,村民们在认可之余,也明白了其中的意义。”黄智云表示,在不断的努力下,塱头村逐渐回到大众的视线内,越来越多的塱头村民加入其中,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商资来到塱头村,为塱头村带来了新鲜血液。

  黄智云还告诉笔者,起初塱头村中有超过六成的村民都是非年轻劳动力,而在项目持续落地之后,不仅解决了当地许多“带娃一族”的就业问题,切实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年轻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也逐渐得到了好转。“以往许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租房等问题也困扰着他们。随着现在项目的落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来村里工作,村中的‘带娃一族’在照顾家人之余,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

  据了解,塱头乡村振兴项目总投入超过两亿元,项目的全部收入将用于回馈村民及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带动村民持续增收。

  “由乡村振兴而至古村活化,借古村活化而融合共生。”据介绍,当前塱头乡村振兴项目的整体规划基本成型,除了春阳台艺文中心,古村展览、高端民宿、市集商铺等核心业态也在稳步推进,市场运营全面启动,着力打造文化振兴新典范与乡村振兴新地标。

  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沈旻表示,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是人的振兴,对人的唤醒和赋能,要实现人的发展。塱头乡村振兴项目的目标就是要将人才和利润都留在乡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模式。“我们希望未来有更多‘新塱人’加入进来,投身到村庄的建设与发展中,共同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春阳发草木,美好一同时。由春阳台掀起的这场文化风潮,正在开启岭南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南都·湾财社记者 邱康正

  制版:子衿 王娟娟 黄炽林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