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鲜明提出“锚定一个目标,激活三大动力,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的“1310”具体部署。第二天,佛山市委常委会迅速召开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部署要求,以“走在前列”总目标统领佛山各项工作。
部署下达,强音传至,禅城立即行动。作为广东第三大经济强市的中心城区,禅城将如何做到“走在前列”?禅城给出的答案是:勇挑大梁、闯出新路,全力打造“佛山之心”、奔赴“六最”现代化禅城,高质量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禅城篇章。
以“走在前列”总目标为统领
全力把“佛山之心”蓝图转化为实景图
坐拥佛山初地,曾为“天下四大聚”之一的禅城,历来都是工商业高度发达、要素资源高度集聚并辐射带动佛山全域的中心区域。去年12月30日,禅城区委五届四次全会胜利召开,重新审视佛山所需、禅城所能,科学客观地提出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锚定打造“佛山之心”的使命任务,全力奔赴“六最”现代化禅城。
远航已半年,灯塔愈光辉。一段时间的“佛山之心”建设实践,让禅城迸发出源源活力,以全新面貌屹立于万亿GDP城市之芯。阳春三月,“工业上楼”成为热词,“三年千万”都市型工业载体破土动工,城市招商合伙人大会盛大启幕,为禅城“重返制造业”注入强心剂;民俗文旅周、文化高质量发展大会接连召开,省级保险产业聚集区、市级上市服务生态聚集区相继落地,产城文商交相辉映,折射出禅城的发展新局。
实践证明,打造“佛山之心”是一条符合禅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正确道路,是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部署要求、以“走在前列”总目标统领禅城各项工作的“法宝”,这已在全区上下形成共识,也成为禅城发展建设的“主旋律”。
“走在前列,既要有走在前列的担当,也要有走在前列的标准,更要有走在前列的作风,就是要做到最好、最优、最极致。”禅城区委书记严冰表示,“要以‘走在前列’的总目标为统领,重新审视发展基础、条件、优势以及问题和短板,准确标定着力点、突破点,树立‘最高’的标准,扛起‘最中心’的担当,拿出‘最铁’的作风,坚定打造‘佛山之心’、奔赴‘六最’现代化禅城。”
全面激活“三大动力”
拼出大干现代化的“加速度”
站位越高,越需要定力。禅城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必须保持锐意进取的劲头,重新审视自身的基础、条件和优势,直面深层次问题和短板,才能从高位迈向更高。
具体来讲,禅城将从自身出发,着力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推动思想再解放,抓深抓实6大领域29个改革项目,激发机制体制活力,同时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内对外开放中拓展经济纵深,更加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持续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创新、勇于创新的浓厚氛围,补齐科技创新短板,重塑大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系统。
紧扣“十个新突破”
奋力开创禅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佛山之心”建设初见成效,目标方向清晰坚定,禅城接下来将如何主动对标省委“1310”具体部署,细化各项工作,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
禅城区委书记严冰表示,“要对标省委‘1310’具体部署细化实化具体化,进一步完善现代化建设的思路举措,一锤一锤接着敲、一件一件钉实钉牢,全面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禅城篇章。”
一是扛起主阵地的使命担当,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新成效。积极参与“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深化禅港澳交流合作。二是坚持制造业当家,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发展高端都市型产业,推动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现代金融、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专业化发展。三是强化科技创新,推动创新中心强核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和“禅聚英才”五大行动,构建科研公共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四是深化落实“百千万工程”,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高水平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高质量推进千亿镇街建设。五是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绿美禅城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统筹做好绿化、美化、净化和产业化“四张答卷”,一体实施八大行动,全面提升城市格调。六是锚定“五地四品”,推动岭南文脉之城建设取得新成效。高质量打造岭南印象标识地、文化创意引领地、全域旅游目的地、公共文化示范地、文化交流新高地。七是加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民生事业取得新成效。用心用情做好“十项民生实事”,推动“民生七有”向“民生七优”迈进,不断提高“最幸福”的含金量。八是聚力构建新安全格局,推动平安禅城、法治禅城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化智慧化社会治理改革,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争创省级安全发展示范试点城市。九是纵深锻造“禅城铁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以主题教育为牵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纵深锻造“禅城铁军”。
“佛山之心”建设如火如荼,禅城正以全新的姿态奋勇争先,迈步挺进全市、全省前列。
采写:南都记者 孙振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