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活水灌溉田间 智慧农业擦亮品牌

——平安银行发挥“金融+科技”优势,探索一体化服务方案赋能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06月30日        版次:TK74    作者:

  平安银行阜阳分行客户经理在田间做贷前尽调。

  芦蒿是安徽省阜南县新村镇的传统“土特产”,适宜的气候和土壤让这里的芦蒿形成了特有的高品质。阜南县新村镇拥有悠久的芦蒿种植史,“新村芦蒿”已申请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目前种植面积1.6万亩,种植主体800多家,是当地大力发展的致富产业。

  当前,新村芦蒿处于全产业链完善升级的关键时刻,中国平安发挥综合金融与科技优势,携手当地合作共建中国平安数字芦蒿产业示范基地,助力当地实现芦蒿产业规模化、数字化、品牌化发展,让“小芦蒿”种出大效益,擦亮“新村芦蒿”金字招牌。

  实际上,“新村芦蒿”品牌出圈的背后,正是金融行业助农机制创新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平安成立35周年司庆的最美“礼物”之一。近年来,国家多次发布相关文件指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领域的金融支持,日前人民银行等五部委更是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要求建立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包括平安银行在内的各家银行,纷纷通过打造服务乡村的普惠金融新样本,铺就乡村振兴之路。那么,平安银行到底如何依托“金融+科技”,加大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金融资源投入,探索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

  金融活水灌溉田间,破解“新村芦蒿”融资难题

  位于阜南县西北部的新村镇,近年来因地制宜挖掘资源优势,发展芦蒿产业,据统计,目前该镇芦蒿种植面积已达1.6万亩,年产量超过3.2万吨,年产值突破3亿元。然而,在芦蒿产业发展过程中,当地种植户却面临着资金、技术、市场等多重困难。“以往芦蒿种植户很难获得前期的融资支持。”新村镇党委书记张亮坦言。

  获悉这一问题后,平安银行阜阳分行普惠金融队伍深入当地展开调研,发现当地种植户的资产主要为自建房,缺乏传统抵押物、无开票纳税,同时受交易环境的影响,较难提供银行流水,缺乏体现经营状况的客观数据,难以佐证年销售额。与此同时,种植户缺乏金融常识,收入来源单一,家庭抗风险能力薄弱。一些种植户个人征信保护意识不强,在银行系统评分不高,较难获得贷款。

  为了让新村的芦蒿产业能做大做强,平安银行阜阳分行突破传统授信产品框架,为芦蒿种植户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我行扩大了对种植户的资产认定范围,将自建房、大棚、在种农作物等经合理调研佐证后纳入认定。同时,鉴于他们有不少现金交易,不要求他们银行流水全覆盖年销售额,以他们的种植规模、平均每亩年产值作为收入依据,根据实调经营数据定制出服务当地芦蒿种植的授信核额方式。”平安银行阜阳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基于农户的种植面积、种植经验、历史产销等客观数据,平安银行核定了首期2000万元“惠农贷”(小微经营贷-芦蒿定制化项目)授信额度,目前已完成5户授信300万,放款210万,支持芦蒿种植经营升级。在加工生产端,平安银行向芦蒿生产加工企业提供授信额度支持,实现100万元“小微经营贷”款项的发放,专项支持芦蒿产业深加工延长特色农业产业链条。

  全流程帮扶乡村振兴,奉献平安力量

  融资的背后,还需要融智赋能、品牌赋能和科技赋能的全流程帮扶乡村振兴。

  “智慧农业”正是平安银行助力新村镇芦蒿产业升级一个着力点。近年来,平安发挥科技优势,与新村镇合力共建高质量、科技型芦蒿农业基地,全面提升芦蒿种植产业科技含量,促进降本增效。

  据介绍,平安有针对性地为芦蒿产业定制了土壤、大气监测和水肥一体化系统,当地农户足不出户,便可在平安“数字村”平台实时获取芦蒿基地监测数据,并实现了“远程控制水肥一体化”。

  科技的魅力,一直植根于这家银行的DNA里。自2020年以来,平安将星云物联网平台、卫星终端优势与农业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应用卫星通信传送经授权的农业物联网设备采集数据,把数据接入到平安星云物联网平台,构建“上有卫星、下有物联网设备、中有数字村平台”的数字农业服务体系,以科技为农户创造价值。

  诚如董事长马明哲所言,专业没有捷径,在这庞大而复杂的服务体系中,唯有一步一个脚印,“复杂事情简单做,简单事情重复做,重复事情用心做”。从单一的土壤监测系统,到“土壤监测+大气监测+水肥一体化”三位一体,从云南怒江精品咖啡到安徽阜南芦蒿产业,平安智慧农业在田间地头一点一点扎根、一个一个复制。截至目前,平安银行已在全国各地打造10个智慧农业基地,新村镇的芦蒿产业园是“智慧农家族”最新一员。

  据平安银行乡村振兴金融办公室总经理徐岗介绍,平安银行乡村振兴的长串脚印中,不仅有“智慧农业”,更有系列“金融产品”。在水力资源丰富的云贵川等地,平安银行的“水电贷”走出一条资源开发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的新路子,助力国之重器白鹤滩水电站“展翅高飞”的同时,促进白鹤滩库区群众脱贫致富,为国际减贫事业提供中国案例;在海南文昌、广东中山、福建泉州等沿海地区,平安惠农贷与渔业场景深度融合,为蓝色海洋经济提供金融活水,助力打造“蓝色粮仓”。

  贷款之外,平安银行以更安全、便捷、高效的金融载体服务广大村民。2021年,平安银行充分运用平安综合金融优势,发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首张乡村振兴借记卡。该卡为客户提供一年期、保额10万元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一份,或无限次线上问诊及50元购药券一份。同时,中国银联还为“乡村振兴卡”持卡人提供涉农保险权益、话费、加油卡等好礼。

  时间是最好证明。截至2023年5月份,乡村振兴卡已发放15万张。今年5月23日,董事长马明哲在阜南县新村镇白郢村办卡点参与见证第15万张乡村振兴卡发放,并亲手将乡村振兴卡交到村民手中。

  未来,平安银行将持续践行五部委“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为乡村振兴提供融资赋能、融智赋能、品牌赋能和科技赋能,打磨每一个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细节,不断为各方追寻价值、创造价值,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奉献“平安”力量。

  读数  

  “金融作为经济血脉,如何才能深度赋能乡村振兴?”——面对这道乡村振兴开放式考题,平安银行给出了这样的答案:2023年一季度,平安银行投放乡村振兴支持资金达95.57亿元,累计投放788.11亿元;平安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累计发放额1230.55亿元,同比增长23.9%。

  观察  

  专业创造价值,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华章中也有平安的一笔。平安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普惠金融,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以“专业创造价值”的核心文化理念,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元化、个性化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带来“省时、省心又省钱”的服务体验,在支持小微实体经济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谱写出更多新的篇章。

  推广

南方都市报App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
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