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新能源产业版图上,丹灶氢能产业爆发力十足。
氢能属于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领域里的“前端派别”,是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重要途径。在中国氢能业界有一个说法:全国氢能看佛山,佛山氢能看南海,南海氢能看丹灶。在推进氢能源发展领域,南海丹灶“担当”体现在一个“早”字:主动作为、提早入局。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发展,氢能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让丹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氢能产业发展的重镇。
如今,丹灶手握两张“王牌”,一张是体现“硬实力”的氢能产业,另一张则是凸显“软实力”的“金沙户外”。接下来,如何“出牌”,实现城产人文融合,建设大湾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标杆镇,成为丹灶在这个时代的“命题”。这不仅关乎丹灶制造“基业长青”,更将检验现代化活力新丹灶的建设成色。
百亿级央企项目落地
氢能产业集聚成强大“磁场效应”
当前,在“双碳”背景之下,新能源风口正热。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发布了氢能相关战略,并将绿氢作为中长期发展战略。在国内,也已有30个省份将氢能产业写入了“十四五”发展规划。
从全国来看,佛山南海是较早抢滩氢能产业,抓住万亿蓝海的机遇。经过十余年探索发展,如今,南海区氢能产业迎来了“高光时刻”。在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上,南海区获授“中国氢能产业之都”。这背后作为氢能产业重镇的丹灶“功不可没”。
丹灶是南海氢能产业发展“头号兵”。2009年,广顺新能源落户丹灶。作为国内唯一具备生产氢燃料电池压气机等核心部件能力的企业,它为南海氢能产业带来了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南海区已经聚集氢能企业和机构150多家,其中有超过120家在丹灶仙湖氢谷周边布局,基本实现氢能“制、储、运、加、用”链条全覆盖。
毫不疑问,丹灶不断锤炼“氢”功,壮大产业,已经从“头号兵”变成“主力军”。正因如此,在业内流传这样的佳话:中国氢能看南海,南海氢能看丹灶。2022年,以丹灶为主阵地的南海氢能产业集群入围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国家队”,是佛山唯一、全省首批五个之一。
正是有了这份“底气”,今年初南海提出了全力打造“中国氢能产业第一区”。丹灶也信心满满地提出要成为名企湾区投资第一棒、氢能产业全链第一镇、院士成果转化第一站。
实际上,今年的“开局”,丹灶的表现可是十分“生猛”。4月3日,南海首个氢能百亿央企项目——国家电投华南氢能产业基地摘得丹灶75780.41平方米地块,项目将加快质子交换膜、碳纸等核心关键材料国产化进程,突破产业链“卡脖子”问题。
4月28日,作为国内最大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备生产基地,康明斯恩泽(广东)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PEM制氢设备制造基地在丹灶投产。这将补足中国氢能产业链最上游制氢板块的短板。
5月22日,润谷斗山燃料电池(佛山)有限公司斗山M400燃料电池105兆瓦项目在丹灶启动建设。该项目是全球首座以副产氢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发电站,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燃料电池发电站。
“百亿级项目”“国内最大”“全球首座”……一个又一个重磅项目落地,展现出丹灶氢能产业集群的强大“磁场效应”。可以预见的是,在中国新能源产业版图上,丹灶氢能产业爆发力十足。
潮玩丹灶
“金沙户外”文旅IP火“出圈”
如果氢能是丹灶硬实力的“名片”,那“金沙户外”则是它软实力的一张崭新“名片”。
户外、露营已经成为年轻人旅游的热门词和流量密码。如今,夏日的金沙户外休闲运动岛,一片热闹欢腾。龙舟竞速、活力飞盘、花式篮球、滑板陆冲……传统和潮流的户外活动碰撞出新风潮;车厢集市、舞蹈和乐队演出,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人们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沉浸”感受金沙户外休闲运动岛的新变化和新活力。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丹灶金沙滩是很多佛山人心目中的长隆乐园和迪士尼乐园。30多年后,金沙滩辉煌再现。在南海实施“水上南海”计划,构筑“三带三区”文化发展新格局的背景下,丹灶在今年初正式发布“金沙户外”区域公共品牌,启动建设集“户外生态、户外运动、户外艺术、户外产业”四位一体的国际化金沙户外休闲运动岛,力争成为南海大型赛事经济的起航站,形成超200亿元产业集群。
今年以来,在金沙户外休闲运动岛上,向阳艺术工作室开放启用,“新南海一号”全球艺术航海启航地标揭幕以及首届金沙户外生活节火热举行。在这个月初,更是迎来了大湾区桨板俱乐部联赛(南海站)暨“金沙户外杯”桨板邀请赛。120余名来自大湾区各地的桨板运动员和爱好者齐聚金沙户外休闲运动岛,感受当地的生态与活力,带来水上运动的速度与激情。一场场“出圈”的文体艺活动,聚集了众多年轻人,树立起“潮玩丹灶”的“人设”,也让“金沙户外”文旅IP在大湾区乃至全国迅速“火”起来。
实际上,“入局”户外生态,既是消费升级的大势所趋,也是丹灶五金产业深耕的延续。金沙户外休闲运动岛的建设,为“中国日用五金之都”丹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随着户外用品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丹灶制造”找到全新的应用和消费场景。
切入千亿产业新赛道,丹“造”未来可期。
产业与人才“双向奔赴”
打造“近者悦、远者来”品质之城
如今,丹灶是粤港澳大湾区日本中小企业集聚度最高的地方之一,也是中国安全应急产业的集聚地,成为这个领域的“超级明星”。丹灶还是中国氢能产业的策源地,走在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的最前列,正成为南海氢能产业的闪亮名片。
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兴。在丹灶,早已开启产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面积约140平方公里的丹灶是佛山院士项目最多的镇之一;而丹灶镇仙湖片区更是佛山“博士浓度”最高的社区。自2019年底成立以来,仙湖实验室至今已吸引近200名在职人员进驻,其中近90%为研究生以上学历,过半数是博士研究生。
城兴人,人兴业。有人才的活力涌流,才有蓬勃的城市脉动。为了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丹灶启动建设金沙户外休闲岛,持续推出各类文旅活动,丰富休闲消费场景,完善城市配套,引领丹灶生活新时尚,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品质之城。
城市是否宜居,人才“用脚投票”。2021年8月,仙湖实验室战略科学家程一兵携妻定居仙湖社区。他评价说:“澳洲以一流的人居环境闻名,对比我此前在澳洲的生活工作环境,丹灶仙湖毫不逊色。”
当前,丹灶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渐入佳境,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在粤港澳大湾区迅速崛起。
文:胡嘉仪
制版:董淑云 王娟娟 刘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