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地铁

做“加法”激活老旧线路“软服务”呵护市民出行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06月30日        版次:TK11    作者:钟丽婷 吴函 李露莉 吴博斌

  广州地铁珠江新城站厅打通三、五号线的换乘路径,实现无障碍换乘。

  东山口站D出口新加装了两部双向扶梯。

  “服役”近25年的一号线实施了信号及接触网系统设备的首次升级改造;东山口站D出口新加装了两台自动扶梯,乘客轻松进出站……轨道交通,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系着民生所盼。31年间,广州地铁从“一条线”变成“一张网”,快速发展的同时,老旧线路正在悄然蝶变,不断为市民乘客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的高品质出行空间。

  小电梯系大民生 77级步梯“下岗” 双向手扶电梯“上岗” 

  “东山口站D口加装了两台扶梯,再也不用担心爬楼梯汗湿透衣服。”近日,乘客们频频为此事点赞。

  一号线东山口站D出口,位于农林上路路段,四周是老城区密集建筑,辐射农林上路、农林东路、褔今路和梅花村等周边群众。东山口站日均进站客流约3.5万人次,其中D口客流约占10%,而在该口出行的老龄乘客占比较大。日前,D口不仅新加装了两部双向扶梯,解决了老年人、身体不便乘客、孕妇、携带大件行李乘客等人群“爬梯难”的问题,地铁站从站厅到地面的转换平台也新建了行李坡道,进一步方便携带大件行李的乘客出行。

  在新电梯还没“上岗”前,这里供行人出入的是77级台阶的步梯,对于残疾人、老人、孕妇等行动不便的群体,这77级台阶步梯一直是出行的“拦路虎”。有女乘客曾表示,她怀孕的时候,每次从这个站口出站都是数着台阶爬上去的。

  为何这里此前一直不装手扶电梯?原来,像东山口D口这样一些出入口未能设置扶梯主要有两类原因:一是不同时期设计规范要求不同,地铁一号线于上世纪90年代建设,1992年实施的《地下铁道设计规范》对扶梯设置原则等要求与现行标准不同;二是受征地拆迁、管线迁改等条件限制,特别是市中心城区部分车站限制条件更多,导致出入口建设空间不足,无法安装扶梯。

  一部小电梯,安装却不易。广州地铁基地维修中心副总经理谭林介绍,经多方协调,广州地铁克服土建结构受限、施工场地狭小、管线迁改复杂以及材料进场难等系列难题,加快推进工程施工进度,项目于2022年10月动工,最终工程在今年5月15日顺利完成并启用。  

  微改造提升CBD通勤效率

  迁移37台闸机 出入口实现互通  

  从解决乘客出行“最不便”的基本需求出发,近年来,广州地铁陆续开展珠江新城、北京路等车站站厅站台改造,以优化进出站、换乘路径,对一号线西塱、芳村、黄沙、陈家祠、公园前、体育中心等车站客运流线布局进行优化调整等。

  三号线是众所周知的“客流线王”,当中的珠江新城站是三、五号线间唯一的换乘车站。广州地铁基地维修中心副总经理谭林说,此前,受制于站内三、五号线的“十”字形侧岛换乘方式,站厅的付费区并不连通,搭乘三、五号线的乘客只能从相应的线路付费区进出。随着逐年增长的客流量,珠江新城站出现了换乘客流交叉,楼梯、扶梯拥堵的情况。

  2019年10月起,地铁对珠江新城站厅的布局进行了全面调整,将站内各出入口共37台闸机整体迁移,扩大付费区面积,打通三、五号线的换乘路径,实现无障碍换乘,从而解决乘客进错付费区、错上站厅无法换乘的问题,给予乘客更加便利的换乘选择;车站还将闸机改为双向闸机,根据早、晚高峰情况实时调整进、出闸方向,减少了拥堵风险。

  此外,有细心的乘客观察到,车站付费厅和换乘平台上的导向灯箱,并不是传统的贴覆式灯箱,在不同的时间点,这些灯箱上的引导信息会随之改变。珠江新城中心站的站长张水晶称,这种新型电子导引式灯箱,使车站能够根据现实的需求临时调整灯箱展示内容,如配合双向闸机,实时为乘客们展现进出闸、换乘路线方向的信息。  

  推进“老线路,新活力”

  与时俱进对地铁硬件软件进行改造升级  

  近年来,广州地铁对老旧线路设备和环境设施陆续开展了或大或小的改造,包括对“服役”将近25年的一号线实施了信号及接触网系统设备的首次升级改造,这项触及一号线“大脑”和“动脉”的工程竣工,让开通运营二十余载的“元老级”一号线得以脱胎换骨,以更好的状态继续为市民服务;对一号线A1型车进行电气系统更新改造,让一号线“小黄车”全新面貌投入运营;完成覆盖16条地铁线路、820个工点的防洪加高工程;完成二、八号线信号专业连锁站一体化电源系统升级改造;完成八号线信号ATS系统站级改造;开展一、二、八号线172台自助售票机触摸屏改造;完成三号线18个站19套站台门UPS系统改造等等。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广州地铁把“激活”老旧线路重要举措一一落到实处,实实在在地为乘客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

  除了硬件的提升,广州地铁一直坚持在“软服务”上下绣花功夫,从细节处呵护市民的出行,不断拉近乘客“心距离”。设置爱心专座及爱心候车区,倡导把“爱心专座”留给老弱病残孕妇抱婴者等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主动发现及引导特殊群体乘客优先通行,允许视障人士携带导盲犬进站乘车;持续推行“爱心预约”“准妈咪徽章”“爱心踏板”等贴心服务,并结合车站实际情况,将车站无障碍设施、公共卫生间、母婴室等信息汇编整理,通过车站出入口通道小画框海报、宣传折页、官方APP及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发布,便于市民自行查阅。

  “广州地铁一些老线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规划建设的,与后来建设的线路相比标准较低。而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出行的需要也不断提高。面对这种情况,广州地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硬件上做加法,通过增加智能服务中心、母婴室、AED等设施设备,对信号系统、供电系统、支付系统、乘客服务中心等进行改造升级等,与时俱进地满足乘客出行新需要。”广州地铁集团党委宣传部部长许坤杰表示,以人民满意作为标准,坚持把推进“老线路,新活力”为调研着力点,让老旧线路历经岁月仍能为市民乘客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的高品质出行空间,也是广州地铁持续发力的重要民生课题。  

  专家声音

  建议在以后的车站设施调整中更多考虑视障人士出行提供更多便利,例如在“广州地铁APP关怀版”里面增加视障人士出行的界面,增加车站内位置定位语音播报,让视障人士进站就可以通过手机语音播报定位,清晰知道自己位置,凭借定位语音指引,可以独自换乘、出入车站。

  ——广州市政协委员、九三广州市社会服务委主任徐强

  急民之所急,服务于民之所需,充分体现了广州地铁的国企社会责任和服务意识。地铁作为城市居民的主要出行工具,服务效能、服务质量与民生息息相关。地铁老旧线路优化升级要以促进居民出行便利,完善运转机制,提升安全质量,保障各类人群出行为目标。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黄冬娅  

  希望广州地铁在今后的改造中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提升其服务水平,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便民措施,同时完善反馈机制,听取市民呼声,采纳市民意见,以此促进广州地铁在市民出行方面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华南城市智库副会长、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律师马新国

  文/图:钟丽婷 吴函 李露莉 吴博斌

  制版:董淑云 刘艳兰 刘俊文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