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强小学STEM课程广受学生欢迎。
福强小学校内构建了一个四层楼、近一千平米的STEM综合空间。
福强小学推动STEM课程常态化实施。
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Math数学,这4个词开头字母的组合,就是近年来广受各大中小学欢迎的网红课程——STEM课程。从字面意思理解,所谓STEM,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程,它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种跨领域综合课程,是一项重要的国际化课程。
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STEM课程却存在难以普及性常态化实施的问题。因为缺乏扎实的土壤,许多学校的STEM课程都出现了难以普惠式、常态化的情况。如何让这个国际化的重要课程在实际教学中落地?深圳市福田区福强小学给出的答案,是“STEM课程本土化”,结合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本土化实施STEM课程,目前,这一做法已显成效。
以课堂情境为基础
打造福强特色的乐木STEM课程
福强小学2016年10月成为国际技术与工程教育协会(ITEEA)会员学校,2018年正式开启了学校STEM项目——乐木课程建设之路。乐木课程即乐高+木工项目课程。一至三年级以乐高为项目,分别进行“科学+乐高”以及“数学+乐高”课程的学习,以4点半社团课程进行STEM+课程的提升,从而形成具有福强符号的特色课堂改革;四至六年级以木工为项目的STEM课程,联合科学、信息、美术老师、数学老师等学科老师共同完成课程开发及相关的教学任务。
乐木课程涉及领域包括校园、社区及城市,项目包含教学楼、动力小车、立体停车场、钟表等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元素。这样的设计,让STEM课程不再是科学、技术、艺术、工程和数学的简单叠加,而是强调学科知识的自然融合所形成的综合实践探究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认知、探索能力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真实场景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福强小学校长柯坚林认为,良好的课程情境,对课程的实施和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真实性、便利性和持续性,是良好课程情景的三个标准。为此,福强小学在学校建立起STEM课程空间,让课程情境激发兴趣,让课程资源唾手可得。2018年以来,为了常态化实施乐木课程,福强小学校内构建了一个四层楼、近一千平米的STEM综合空间。其中两层为乐高教室、两层为木工坊。乐高教室配备了多个系列的乐高器材,满足一至三年级所有学生轮流使用;木工坊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设计区、打印区、制作区。让学生在制作前设计,在设计中制作,把创意和动手结合起来。校本化的STEM课程空间,为STEM课程的普及性常态化实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教学+行政改革
推动STEM课程常态化实施
虽然STEM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非常有利,但目前绝大多数的学校和机构开设的STEM课程仍以社团课等小班形式进行,这对于发展STEM教学的作用是十分有限。为此,福强小学致力于打造面向全体学生的STEM教育的惠普性课程和面向突出学生的四点半社团课程。
STEM课程难以持续开展,究其原因,其实就是能力和精力难以胜任STEM课程普及性常态化的需求。柯坚林提到,单靠一个老师去完成STEM这样综合课程的普及性和常态化,确实有些勉为其难。为了弥补教师精力和能力的不足,福强小学需要倡导协同文化,实施协同教学。据介绍,协同教学是一种教学组织的形式,包括教职工和他们所担任教学的儿童或学生,在两个人乃至更多教师的合作下,负责担任同一组学生的全部教学或其主要部分。
福强小学在去年就推行了协同教学模式,首先组建了学校和年级组两个协同教学团。学校层面由校长、教学副校长、分管主任以及各学科组长组成。负责制订学校STEM课程规划和项目学习方案。年级组的协同教学团由年级组长牵头,年级各学科教师参加,主要职能是实施开展协同教学。这两个教学团相互配合,共同实施协同教学。以五年级开展的《我喜欢的钟表》为例,校级的协同教学团制定了项目学习的课程方案,分四个环节来开展项目学习:了解钟表、探究钟表、设计制作钟表、展示钟表,也确定了各个环节的评价要点和实施细则。年级组的协同教学团在此课程方案的基础上开展多学科整合并进行学科分工,每一个承担教学任务的老师都围绕主题并结合本学科的知识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
此外,为持续推进STEM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柯坚林认为,必须把STEM课程作为“一把手”课程,也就是校长要重视,要亲自抓。课程实施的行政化,是STEM课程本土化重要的保障。一个没有课程意识和课程建设能力的校长是不可能推进STEM课程的,其次是行政课程执行力,推进融合教学还需要其他行政,尤其是中层行政执行力至关重要,因为协同教学经常需要课时调整、场地协调、教学内容调适以及教学进度跟踪等等工作。最后才是教师课程行动力,如果协同教学得不到教师的支持和落实,再好的理念也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
课程内容项目化学习
STEM本土化已显成效
课程内容项目化,是福强小学STEM课程本土化的一大关键。柯坚林认为,STEM课程的项目化有两个含义。一是构建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内容。选择项目的方法有新建、共建和扩建。例如福强小学新建了乐高和木工坊,构建以乐高和木工为项目的STEM课程;例如有些学校与红树林保护区共建,构建以红树林为项目的课程等。
STEM课程的项目化另一个含义,是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即项目化学习。学校的项目确定以后,学校按照年龄特点和认知差异细分成不同的小项目,每一个小项目对应不同年级和不同学期,再以小项目为中心,统整各学科的内容,实施项目学习,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项目课程在设计上凸显STEM理念,根据STEaM的跨学科、综合、整体、终身、面向未来等特点,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世界、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开展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目标、基于场景的学习方式。
以福强小学的木工课程为例,目前已经开放了三个项目:四年级(上学期)《我喜欢的钟表》、五年级(上学期)《方寸之间,创意无限——印章》、六年级(上学期)《鲁班锁的奥秘——榫卯》。每一个项目为期一个月,由相关学科和教师协同完成。项目学习完成后,学校会整理并形成案例,每一个案例都会成为下一学年的课程内容,这样循环往复,课程不断优化,研究不断深入,不但节省了教师的精力,也保障了课程的常态化实施。
聚焦
力争成为中国STEM课程 教育的先行典范
迄今为止,福强小学已被授予教育部——乐高“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基地实践学校、深圳市首批教育学会综合实践委员会成员校等称号,2020年,福强小学《以乐高为项目的小学STEM课程建设研究》申报中国教科院课题。2018年,福强小学《以木工为项目的小学STEM课程建设研究》获批广东省教科院首批STEM教育课题。福强小学的这一套STEM课程本土化方案,以课程情境校本化为基础,以教学文化的协同化以及课程内容的项目化为关键,以课程实施的行政化为重要保障。未来,福强小学将在STEM课程本土化这一课题上持续探索,打造具有福强符号特色的课堂改革,力争成为中国的STEM课程教育的先行典范。
文/图:吴灵珊 制版:李斌 邓诗君 刘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