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宝安区海韵学校:课程引领师生发展 艺术教育铸造学子幸福人生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12月26日        版次:NA38    作者:谢萌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深圳教育发出“学有优教”的教育强音。作为深港文化之源的宝安,通过高起点谋划,通过大投入建设优质学校,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等举措,切实“让教育成为宝安发展核心竞争力”,树立区域教育改革创新典范,着力打造特区教育高质量发展高地。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安区近年来积极推进艺术教育,在全国享有较高声誉。深圳市宝安区海韵学校是区域第一所定位为艺术教育特色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学生综合素养显著提升,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宝安区乃至深圳市的艺术教育特色品牌学校。

深圳市宝安区海韵学校创办于2013年,是一所高标准规划、建设的宝安区公办直属九年一贯制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是2014年宝安区“十大民生工程”。

开发“博韵”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课程是学校发展的内驱力,课程建设对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办学特色形成有重要意义。

海韵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标,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省级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框架下,开发了海韵学校博韵课程体系。

海韵学校博韵课程体系包含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德韵德育课程、雅韵中华对联课程、声韵竖笛课程、形韵舞蹈课程、书法校本、创客校本课程。

学校在课程理念上,体现“学生立场”,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情感需求和认知经验为基础,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多元需要;遵循“生活视野”,以贴近学生生活为原则,让学生获得真实、快乐的生活体验,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持续成长;注重“故事表达”,从学生兴趣出发,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通过纪实或体验的表达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办学以来,在校园文化、教育质量、办学特色、课题科研、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获得百余项荣誉,艺术教育特色品牌蜚声市内外。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中小学舞蹈教育传统校、全国足球示范校、中国百佳美育名校、优秀少儿美术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实验校、国家级课题《聚焦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的青少年体育问题及对策》实验学校、全国经典诵读工程最美诵读实验基地、广东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深圳市教育改革创新十大领跑学校、深圳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建设》荣获广东省第二届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成果评选一等奖。

以艺辅德,以艺启智,助力学生幸福精彩成长

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学校一直以来所坚持的,海韵学校构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艺术教育特色的“博韵”课程体系,开设了丰富优质的艺术教育课程,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学校坚持“以艺辅德,以艺启智,以艺促美,以艺促个性发展”的艺术教育理念,提出“因材施教,学有特色,发展个性,全面发展”战略。“博韵”课程体系为学生量身定制了艺术教育综合实践特色系列教材,含《德育歌谣》《竖笛》《舞蹈》《美术》等,其中,学校教师编写的“德韵”德育课程、“雅韵”之中华对联赏析课程、“形韵”小学低年级舞蹈课程、“声韵”小学竖笛课程四个课程获评深圳市“好课程”。

学校在开足开齐上好艺术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将书法、形体、竖笛课纳入课程计划,学校还开设了52个艺术社团,重点打造学生管弦乐团、舞蹈团、合唱团、书法队、美术队。每个孩子可以任选参与一个艺术社团,务求人人都能学习和掌握一门乐器。全校创立含“四点半活动”课程在内的92个社团,社团活动全面普及,学生参与率100%,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海韵学校实行“大艺术教育”课程,打破学科本位,在艺术学科教学中育德、育智、育体、育美,将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各方面,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挖掘不同学科所蕴涵的丰富美育资源,充分发挥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的美育功能,深入挖掘数学、物理等自然学科中的美育价值。

海韵学校构建学生自学、交流助学、展示互学、拓展疑思、总结反思、评估笃思“三学三思”韵味课堂,追求韵味课堂的艺术化。学校实现由“知识为本”到“素养为重”的转变,强调课堂教学艺术化,将艺术教育贯穿于人的教育的始终。

在高质量的课程基础支撑下,海韵学子各方面成绩亮眼。学生学业成绩位居宝安前列;学校连续两年获评宝安区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2020年,学校荣获深圳市教育先进单位。

深圳市创客节海韵学子连续两年获得市级一等奖、区级一等奖等好成绩;2020年WRC世界机器人大赛学校学子获得2020世界机器人大赛 AI探索赛项自动赛亚军、手动赛亚军,并取得总成绩一等奖的好成绩;学校八年级学生刘美歧参加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中秋诗会;今年11月,学校受邀参加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周”的非遗传习进校园活动,为大鹏地区学校教授非遗舞蹈。办学以来,学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达4396人次,其中国家级奖项1090人次、省级奖项421人次、市级奖项1325人次;100多个学校和教育团体先后来学校参观考察……

2019年11月,广东省中小学美育改革发展成果交流活动在海韵学校举行;今年12月,2020年深圳市中小学“以美育人 与美同行”的美育论坛在学校举行。

学科融合,强化管理,教师专业提升效果显著

学校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将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有机整合,发挥各个学科教师的优势,围绕美育目标,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的育人合力。学科教师积极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教师队伍专业成长效果显著。

学校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建章立制;为落实校本研训,各科组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确定研究方向,围绕课题展开研训,组内师徒结对、同伴互助,每学期每人上好一节公开课。

学校集体备课制度完善,定时定点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每两周一次科组活动,每周一次备课组活动,集体备课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凝聚了团队的集体智慧,增强了课堂的有效性。实行跨学科听课,跨学科交流,让韵味课堂更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学校深化美育教学改革,建立以提高学校美育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按照国家规定的不同学段美育课程设置方案、课程标准以及内容要求,切实强化美育育人目标;开发利用非遗传承之岭南舞蹈作为美育资源,搭建开放的美育平台,拓展教育空间。

学校现有特级教师1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6人,名师4人,各个学科引领学校美育教育,实现美育工作常态化。

海韵学校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参与省级重点课题《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拓展的实践探索》研究,引领学校美育课题与课程体系的创新发展。其中,艺术组教师成功申报两项市区课题;荣获区级以上荣誉的教师人数达到1204人次;教师发表在国家和省级核心期刊的论文有117篇,教师自主编写了《和风雅韵》论文集。

近两年,学校名师工作室涌现出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及科研型教师,其中,阮晓佳第三届全国双语教学展评活动双语数学优质课一等奖,毛丹仪获得深圳市语文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陈全佳获深圳市首届舞蹈教师综合素养比赛六项全能一等奖,曾颂玲、曾锦花被评为区名教师……

统筹:谢萌 文/图:谢萌

制版:戴越 余加明 黄炽林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