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风起湾区,深圳开启创建世界一流教育新征程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12月26日        版次:NA02    作者:朱倩

2020已经进入倒计时,全人类在今年遭遇了新冠肺炎的侵袭。疫情之下,远程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普及,深圳教育在2020年为应对疫情做出了调整和提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在线教学,实现“风险不进校,校园无风险”,确保“停课不停学”的全覆盖、高质量。

疫情之外,这座刚刚走过40年发展历程的活力都市,也面临着自己的问题。“年轻深圳”不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切切实实地体现在每年深圳涌入的七八十万新深圳人以及24万新生儿。深圳教育因为学位等矛盾让家长焦虑,每年9、10月份,深圳各区教育部门就会发布学位预警,也因此,除了房子,最牵动深圳人神经的就是小孩的教育问题。

深圳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多次表态将增加学位供应。今年10月,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在央视的访谈中透露,深圳学位供给压力较大,最近3年已投入约2200多亿元规划建设从幼儿园到初中的学位。未来5年,还要投入4000亿、5000亿,新建、新提供近百万学位。

12月3日,深圳发布《关于加快学位建设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发展的实施意见》,到2025年深圳将新建学位近百万个,其中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74万个,新增幼儿园学位14.5个,此前还规划新建公办高中阶段学位9.7万个。

除此之外,规划新增100公顷的教育用地,新增中小学教师5万-6万名。通过引进、输出、区校合作,深圳基础教育学位建设的热潮将奔涌而至,家长们的学位焦虑可以稍稍缓解一下了。

回顾2020年深圳教育,在教育制度的顶层设计上已有重要突破。教育先行示范规划纲要、高教行动方案、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民办行动方案等纲领性文件起草发布已提上日程,系统谋划深圳教育先行示范,积极争取综合授权,为“双区”建设贡献力量。

学前教育打出“组合拳”,吹响“集结号”。督促各区加快落实公办园建设,通过新建、补建、改扩建及民办园转型等方式,超常规推进公办园建设,超额完成“5080”攻坚任务;中小学基础教育以创新教育、智慧教育为特色,创建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已获教育部支持;积极打造职业教育发展高地,得到国务院领导高度评价;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扩大在深高校办学自主权、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纳入《中央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

目前,深圳正积极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谋求新一轮更高质量的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打造民生幸福标杆的必然要求。

风起湾区,逐梦未来。四十不惑的深圳,在2020这个划时代的转折时刻,将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开启创建世界一流教育的新征程,让每一所学校都优质,让每一位教师都精彩,让每一个孩子都幸福。

深圳进入学位建设5年窗口期

新增学位近百万提供更优质教育

12月18日上午,龙华区为100所转型公办园揭牌,通过“建、转、租”等方式,稳步推动百所民办幼儿园转型为公办幼儿园。其中,政府产权园转型55所,国有、集体产权园转型26所,私企、个人产权园转型19所。公、民办幼儿园均衡布局后,龙华区将通过公办幼儿园辐射带动民办幼儿园优化提升,促进学前教育整体高质量发展。

不久前,南都街坊口碑榜深调研团就走进龙华区壹成中心鸿悦幼儿园,师资力量、硬件设施配备、办学质量等变化让人眼前一亮。壹成中心鸿悦幼儿园是龙华区一所高品质建设的公办幼儿园,该园今年9月开学,目前有在园儿童547人,教职员工90人。全园占地面积5400.44㎡,户外活动面积2565.24㎡。幼儿园音体室、创客空间、户外空间的区域设施也十分齐全。

调研团成员们走进孩子们的教室,孩子们上课活动的各区域整洁有序,生活区、角色区、美工区等有序划分。在教室内可见明确的指引和各种小提示,“各岗位流程指引明确,操作标准规范”。调研团还走进洗手间查看细节,洗手间整洁,物品有序放置,且区分男女区域,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性别意识,教室内还设有温馨的主题墙。

家长黄雅慧的小孩目前在鸿悦幼儿园上中班,她说,现在幼儿园政府投入很大,软硬件配套、教学水平等不亚于以前上的私立幼儿园,孩子开心家长放心。家长邹志苗是一位两娃的全职妈妈,也曾从事过幼教工作,她感慨说,深圳市教育局对学前教育这一块下了大功夫、做大工程,民办园转型公办园,真的是为家长解决了一大难题,期待越来越多的优质幼儿园拔地而起,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

透过上述家长们与媒体调研团的反馈,可以看到,在“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深圳迎来了适龄儿童入园高峰的背景之下,深圳教育部门持续发力,打出“组合拳”,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品牌建设。全市各区通过新建、补建、改扩建及民办园转型等方式,超常规推进公办园建设,在经费保障上,全市财政公共预算学前教育投入从2018年初的20.79亿元,增至2020年年初的72.14亿元。

学前教育的普惠优质发展,不仅仅是公办园数量和比例上的提升,更重要是质量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在办园体制上积极创新,今年涌现出一批小学、大学、教科院乃至教育传媒集团附属幼儿园。

公办小学举办幼儿园,福田区实践《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的意见》提出的“创新发展公办幼儿园,多途径扩充公办幼儿园”的政策措施,为扩宽公办园建设途径进行有力探索。作为区内名校,福强小学积极主动、真诚务实地展开前期转型筹备工作。转型工作也得到了盈颖幼儿园的积极响应和全力配合。龙岗区布吉街道慢城幼儿园发布了闪亮的“公办园招聘”信息,这所民办园转制后,由片区内的公办学校——龙岗区吉祥小学托管。

深圳新办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圳技术大学,开办了深圳技术大学幼儿园。该园是深圳市坪山区政府委托深圳技术大学管理运行的公办幼儿园,园所位于深圳技术大学校园内部,将充分依托深圳技术大学先进的办学条件与高校教科研优势,立足实践,潜心研究,建设一所既具国际视野又有实践精神的幼儿园。南方科技大学也有了自己的幼儿园,而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也有幼儿园的相关规划。

近年来,随着深圳各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成立,区教科院的附属中小学、幼儿园也不断涌现。此前,南山区、罗湖区、龙华区等区的教科院都有自己的附属幼儿园。今年5月25日,深圳市盐田区教科院幼儿园正式开办。5月19日,广东省首个教育传媒集团——深圳报业教育传媒集团正式成立。在成立大会上,教育传媒集团与福田区莲花街道就合作开办教育传媒幼儿园进行签约。

经过全市上下积极努力,深圳公办园数量快速增加,截至2020年11月,公办园在园儿童占比从2018年底的不足4%跃升到50.85%,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6.4%,各区均提前完成“5080任务”,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大幅增加。

从学前教育到基础教育,学位数量的激增体现的是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今年10月,深圳市市委书记王伟中在央视的访谈中透露,未来五年深圳要新增74万学位。不久前,深圳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学位建设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圳副市长聂新平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未来五年,深圳要新增百万学位。“到2025年,深圳全市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74万,新增幼儿园学位14.5万,加上此前规划新建公办高中阶段学位9.7万,到2025年,深圳共将新建基础教育学位近百万。”

学位建设在今年已初见成效,2020年全市新改扩建59所中小学,新增公办学位7.7万个,创下历史新高,大班额比例进一步降至0.35%。基本建立“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2020年全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安置)率为96.75%。

学校和学位增加了,如何保障教育质量也是家长们关注的重点。深圳打造以创新教育、智慧教育为特色的高质量基础教育,创建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已获教育部支持。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意见》《中小学创新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先后颁布中小学创客教育课程建设指南、创客教育实践室建设指南等文件。

全市首批创建100所智慧校园、建设200个创客实验室,组建800个学生创新社团,由深圳中学牵头,先后组建深中南山创新学校、深中坪山创新学校,探索创新特色学校建设,在全国产生较好影响。基础教育领域的探索得到教育部、省教育厅充分肯定,2020年深圳被确定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的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全国仅3个副省级以上城市整体进入)。

同时,深圳还是全国首批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等,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有重要影响。事关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午餐午休,全市11个区共有778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提供午餐午休,共接纳78万名学生。优质均衡的教育不仅提供给深圳户籍学生,深圳还较好地解决了非深户籍学生入学问题,为保障外来人员子女就读提供了“深圳样本”。

新建高中较2019年增长115%

“办一所优一所”质与量齐飞

深圳高中建设在2020年迎来“大扩容”,近期更是好消息不断。12月16日,东北师范大学、深圳市教育局、坪山区人民政府和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四方代表齐聚五洲宾馆,举行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深圳学校(高中)合作项目签约暨东北师范大学深圳研究院、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深圳基地和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工作站(深圳)揭牌仪式。

由深圳市教育局和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合作举办的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深圳学校,即为原规划的深圳市第十八高级中学,是深圳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学校,拟建于坪山区,项目用地面积3.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规划建成36个班的普通高中,可提供1800个学位。按估算,明年招收高一新生12个班,预计600余人。

近年来,人大附中深圳学校、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等带有名校基因的学校先后落户深圳。2020年,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学校、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附属实验高级中学也相继展开与深圳的合作办学,将在明年9月正式招生开学。深圳加快速度加大力度引进国内外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来深办学,成为确保新建高中高起点办学、“办一所、优一所”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发挥优质名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深圳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据统计,深圳市现有高中阶段学校114所,其中普通高中88所,包括47所公办普通高中和41所民办高中。2020年全市符合中考报名条件的考生8.9万人,公办普高招生4.1万人。如何解决公办普高学位的“供需矛盾”?根据《深圳市高中学校建设方案(2020-2025年)》,未来五年深圳将超常规推进高中建设。到2025年,深圳全市将拥有公办普高93所,学位数将达21.65万个,较2019年增长115%,公办普高录取率达到56%左右。其中,2021年至2022年,计划完成新改扩建27所公办普高,新增学位近6万个,到2022年公办普高录取率达53%左右。2023年至2025年,计划完成新改扩建25所公办普高,新增学位约5万个。

除了全力以赴学位攻坚战,深圳还将针对目前存在的“民办普高整体办学水平不高”、“中职学校缺乏吸引力”等问题和现状,加快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建立非营利民办高中建设、办学的奖补机制和学位补贴制度,提升现有民办高中办学质量,推动民办教育高端发展;充分调动本市龙头企业与中职学校的合作积极性,为中职学校不断注入新的优质资源,做强做优做大现有中职教育,高起点高标准举办多种形态的新型中职学校。

不久前,深圳教育部门组织全市知名高中校长进行座谈,基础教育既要“讲情怀”,也要“讲实际”成为校长们的共识。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应当进一步保障教师的权益,建立教师激励制度,制定全市统一的基础教育人才的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积极引导教育多元化发展,建立起由普高、中职学校、特色学校构成的丰富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得每个孩子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点,选择不同的成才途径。不仅要有得选,更要有优质教育资源可选。

深圳市教育局局长陈秋明表示,未来深圳要改变目前普高分层建设的模式,向分类发展的模式转变,比如说科学高中、理工高中、人文高中、足球学校、艺术学校,每一所都办出自己的特色。到2022年,支持15至20所高中完成特色高中创建。引进一批国内品牌高中来深办学,打造1至2所世界知名高中,实现高中教育“量”与“质”的双提升。

新建大学和高水平大学连获重要突破

成为深圳创新驱动“源动力”

12月20日,南方科技大学举行了盛大的建校十周年庆典。南科大的发展,是深圳发力高等教育的缩影,更是新建大学和高水平大学连获重要突破、实现历史性跨越的生动例证。正如南科大新校长、中科院院士薛其坤所言,南科大最大的优势就是扎根深圳,敢闯敢试、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追求卓越,形成南科十年的精神内核。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在致辞中表示,十年里,南科大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是深圳奇迹的精彩演绎。

作为深圳高等教育“长子”,近年来,深圳大学在国内外权威高校榜单中持续表现生猛,成为中国进步速度最快的高校,在公认的四大权威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和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深圳大学均已进入主榜,平均排名已进入内地高校前30名。可以说,以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和深圳技术大学等深圳高校代表近年来发展愈加迅速,办学逐步成熟,已是繁荣发展中的深圳高等教育缩影。

从一个边陲小镇变成GDP全国第三的新兴城市,深圳不断拓展其自身的发展活力。为了保有其活力,深圳需要不断补足高等教育不足的短板,不断拓展高等教育的潜力,走和其他城市不一样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近10年来,深圳通过独立建设、引进国内外名校合作办学等方式,新建了一批高水平大学。

目前,深圳已开办高校15所,且各具特色。不仅有清华、北大、哈工大、中大等国内名校深圳校区可选。也有深职院、深圳信息学院等高水平高职院校可选。此外,深圳还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共建了一批“小而精”的特色学院,如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等等。

未来五年,深圳高校版图还会持续扩张。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获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山大学·深圳首批36万平方米校舍投入使用,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校园建设获批立项,创新创意设计学院、音乐学院成立筹备办,海洋大学编制形成办学方案。

近期又有双一流大学落户深圳,12月9日,河南大学与深圳市大鹏新区管理委员会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建立“战略性、紧密型、创新型、全方位、开放式”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协同创新、人才配合和成果产业化,大鹏新区全面支持河南大学深圳研究院落户大鹏新区,推进大鹏新区国际创新中心城区建设。

这不仅意味着,深圳高校种类会更多,规模会更大,学生们的选择也会更多。更意味着,深圳朝着力争2025年高校达到20所左右、成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一流大学反哺一座城市,而一座城市孕育一流大学。十年间,南方科技大学获批建设科研平台58个,包括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20日当天,南科大首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深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正式启动建设,这是深圳首个国家级数学中心,也是南科大面向未来在基础研究中布局的重要平台。

2020年初,深圳大学制定了《深圳大学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工作方案》,推动学校在人才培养、师资力量、科研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发展、治理能力等领域“从高原攀上高峰”。值得一提的是,深大学科建设发展迅速,工程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已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计算机科学进入前0.3%,材料科学进入前0.5%。

从2012年到2019年,深大用了8年时间夯实基础,打造学科高原。那么在下一个阶段,学校将致力于发展特色、形成若干个高水平学科高峰,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这一势头已经出现。今年4月7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官方网站公布2019年国际专利申请情况。在全球PCT申请教育机构中,深圳大学表现不俗,以PCT申请量247件的数量继续保持全球第3的位置,仅次于加州大学系统和清华大学,其创新能力令外界刮目相看。

深圳技术大学、筹建中的深圳音乐学院、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和深圳师范大学等新建深圳高校,更注重行业性特色。深圳技术大学是面向高端产业发展需求,培养本科及以上层次具有国际视野、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水平工程师、设计师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着力打造的应用技术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是为开展高端音乐人才培养而设立,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也将打造成创新创意设计人才培养基地。

深圳高校的跨越式发展也获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2020年深圳各所高校招生人数稳中有升,在招生规模扩大的情况下,招生质量依然一路走高。深圳市内本科高校录取线全部超优先投档线,港中大(深圳)、哈工大(深圳)、南科大、深大等多所高校录取线居省内前列。可以预期,它们不仅将会成为深圳基础研究的高地,未来将迸发出更多的原始创新成果;这里不仅是深圳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摇篮,更将作为深圳科研力量的后备军,在社会各界施展才能。

深圳要打造全球标杆城市,必然要成为全球职业教育的标杆——因为这是与产业、与经济结合最紧密的一个教育领域。在高等教育发展的版图中,深圳职业教育在2020年率先迈向世界一流水平。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均为广东省首批一流高职建设院校,双双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通过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在全国率先探索“政府出补贴、企业出场地、校企共建共享”建设模式,目前已建成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19个。2020年,部省共同推进深圳职业教育高地发展,编制完成《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深圳建设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标杆城市行动方案》,努力率先形成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格局。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 朱倩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