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谈
近日,一则列车上的视频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视频是在卧铺车厢拍的,拍视频的阿姨指责一名在下铺挂帘子的年轻人,声称他不让一位70岁的老人坐下。视频中,两个相对的下铺都挂上了帘子,帘子背后,一位年轻人低头坐着,似乎并未受到阿姨指责的影响,没有做出任何回应。该视频被放上网后,迅速引发热议。
老人占据着现场舆论的优势,但年轻人占据着网上舆论的优势。网上舆论多认为,卧铺属于年轻人的,他有权利不让陌生人坐,老人不应该搞道德绑架。让你坐是情分,不让你坐是本分。
4月15日,12306官方回应称,没有明确规定不能使用围挡,不影响其他旅客情况下可以使用,但需要跟各位旅客协商好。这个回答显得含糊其词,12306自己可能也没搞明白其中微妙的道理。
此事当然是一个伦理争议,但凡事应先具体事具体议,先做具体的技术分析,再做道德议论。
首先,中国绿皮车的结构是,上中下三层卧铺。其中下铺的高度是全高,人可以舒展地坐着,头不会碰到中铺床板。中层空间就矮很多,人无法坐起来,但高度还可以让人半躺在床上看书。至于上层,空间就更矮了,连半躺着看书都不行,只能全躺。
下铺两排卧铺床位相对,中间有个小桌子。人就可以坐在下铺,用这个小桌子吃饭。挤一挤,四个人也可以用这个小桌子打牌。而靠过道的另一侧,有两把折叠的椅子,椅子中有可折叠的桌子。看起来,这就是为中铺和上铺准备的。毕竟,全程都只能躺在床上,或者站着,肯定是不人道的。有鉴于此,或许会有人觉得上铺更不应该去坐下铺了。
但是,这些桌子配得是不够的。一组卧铺,只对应两个座位。这就意味着,中铺和下铺,不能同时坐,要么有人得站着,要么就得一直躺在床上。如果下铺不让坐,上铺最矮,理所当然地占据了过道的桌子。那么中铺怎么办?那就只有坐在自己的中铺,两只脚就得明晃晃地垂下来,在下铺眼前晃荡,发出气味。这是否也是一种权利呢?毕竟,总不能让中铺全天躺着或者罚站。难道勾着腰坐在自己的铺位上都不行吗?接下来中铺就该理所当然地宣称:放下腿是我的本分,不放腿下来是我的情分。
所以,从整个车厢设计来说,下铺就应该让其他人坐;不然就得忍受腿在自己眼前晃,还发出气味。这么多年,没有任何人点明这个车厢设计背后,隐藏的乘客权益结构,但实际上,票价也是由此而产生的。如果中铺上铺要“罚站”,票价就会更低,而下铺的票价就会更高。乘客虽然更没意识到这一点,但只要身在车厢,就不难下意识地明白其中的必然,因此自然演化出了,中铺上铺可以坐下铺这个习惯。
这背后,正是权利演化、自发秩序之精妙,值得尊重的最佳例子。也正因为这么多年,大家都约定俗成地尊重这个权益空间结构,所以相安无事,没人去关注、去点明,直到这个小伙子挂上了遮挡。但根据以上的技术分析,不难发现小伙子不让人坐,是他错了,他过度地索求了与票价不符合的公共空间。
过度的索求公共空间,近年来很常见。这是权利意识成长的结果,是好事,但好事总可能伴随过度。需要指出的是,高铁、火车等场景,首先是一个公共场所,而不是一个私密场所。这就意味着它隐私程度相对低,也比较嘈杂。这些场所,不是让人安享私密空间的地方。在这些场所寻求过度的安静、私密,本身就是缘木求鱼。
卧铺每个床位有区隔,但火车服务也没有提供围挡,这也意味着约定俗成的较低的私人空间程度。比如上铺上床的时候,穿着袜子,甚至赤脚会踩在下铺的床上,这些都是应该忍受的。在公共空间过度地索求个人空间,在这一点上,年轻人占据网络舆论优势,似乎走得有点过头。
□刘远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