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车谷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春芳(前)。
河北省张家口市东望山乡元子河村党支部书记郭建仁。
福建省将乐县高唐镇副镇长,常口联村党委书记张林顺。
湖北省鹤峰县金泰牧家庭农场主宋庆礼。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成功之道,为我们在新征程上继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贯彻新发展理念,重在真抓实干,将其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今年3月,南都、N视频推出“追梦者答卷——回访和总书记两会面对面的代表委员”,听他们讲述如何牢记嘱托以实干作答,以及在奋斗路上见证的发展变化。该组专题报道发出后,被“学习强国”等多个主流平台转载,并通过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驻大阪总领事馆等渠道转发推荐,向海外用户全面介绍了中国在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创新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一系列成就。时至年末,南都、N视频再度回访多位人大代表,聆听他们自全国两会以来,如何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继续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及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医养结合中心落成 猕猴桃成“明星产品”
前不久,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南营乡车谷砣村迎来了一件“大喜事”——随着筹备了近三年的医养结合中心顺利落成,该村重点打造的医养结合大健康项目迎来一大关键性进展。
车谷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春芳告诉南都记者,车谷砣村山美水美、空气优质、野生中草药材资源丰富,因地制宜打造集健康、养生于一体的大健康产业再合适不过。最新落成的医养结合中心,为车谷砣村与当地中医院合作建设,集老年人托养、康复训练、健康运动等多项功能于一体。陈春芳相信,明年中心正式启动后,将成为车谷砣村的又一金字招牌。
说起车谷砣村的发展变化,陈春芳总是有很多话要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十年前的车谷砣村还是人均收入不到800元的国家级贫困村。2011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陈春芳带领村民在产业增收之路上不断尝试,种过菊花、寿桃,收效都不理想,直到后来改种猕猴桃,一下子成了“明星产品”,常常在地头就被抢购一空。自此,陈春芳认准了发展特色产业的路子。
陈春芳向南都记者介绍,车谷砣村有长城遗址、古栈道、千年古茶树,还是晋察冀革命老区重点村,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氛围浓厚。近年来,他带领乡亲们筹建古茶文化园、开展“医养结合”大健康产业、修建具有太行山特色的民宿、发展红色旅游……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21年,车谷砣村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3万元。
“脚下沾了多少泥土,才能绽放多少芬芳。”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十余年,陈春芳的每一步都迈得踏实。谈及未来,陈春芳向南都记者表示,车谷砣村会继续将医养结合项目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并将特色农业融入其中,打造属于车谷砣村的立体标签。“我们计划为野生猕猴桃和龙井茶等特色农产品注册商标,将大自然赋予车谷砣村的原生优势充分运用起来,让绿色成为革命老区最美的装点。”
抓住体育文化旅游机遇 享受冬奥红利
同样将大健康产业作为乡村振兴重点抓手的,还有河北省张家口市东望山乡元子河村党支部书记郭建仁。在今年全国两会的“代表通道”上,郭建仁讲起,北京冬奥会的举办,让家乡张家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穷山沟建起了机场高铁、高速公路、世界化的冰雪小镇。
郭建仁亲身经历了奥运会的筹办,三个赛区之一的张家口也实现了奥运梦想。他说,元子河村就是享受冬奥红利的一个缩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冰雪运动在我们那儿扎下了根”。
2021年年底,冰雪运动“六个一”示范点创建走进了元子河村,不少在村里的老人饶有兴趣地玩起了旱地冰球和旱地冰壶,体验了一把冰雪运动的乐趣。这也给郭建仁带来了新的启发:推动元子河村进一步发展必须抓住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机遇。
“我们以康养产业做强绿色农业为发展思路,康养产业不仅要为老人打造一个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可以就近呼吸到清新的空气,还要让他们吃到新鲜、绿色、有机的农产品。”郭建仁介绍,围绕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建设,下一步元子河村将借助生态资源优势发展,不断提升康养小镇景观,发展生态循环种养等。
郭建仁告诉南都记者,截至目前,元子河村的康养工程已经投入5000多万元,明年会继续按照规划,通过农业旅游引流市区游客,深度融合康养小镇。同时结合康养产业开发元子河村及周边乡村农家乐、民宿等旅游业态,为村子带来更多产业发展机遇。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碳票把“空气”变成“真金白银”
喜事连连的,还有福建省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的村民们。今年,村民们领到了一个特殊的红包——每人150元,是村里去年卖“空气”的14万元分红。高唐镇副镇长、常口联村党委书记张林顺深知这笔分红的意义重大。
三年前,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张林顺曾在福建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向总书记道出家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今年3月,他对南都记者说,自己始终记得总书记当年的嘱托:“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近年来,常口村不仅大力整治村里环境卫生,牵头建成污水处理站,同时还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发展生态产业。
2021年5月18日,在三明林业碳票首发仪式上,常口村领取了编号为“0000001”的全国第一张林业碳票,成为中国碳票第一村。常口村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95%。过去,变现只有砍树一条路。碳票则为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开辟了新路。
张林顺向南都记者介绍,这张碳票涉及村里3197亩公益林,经第三方评估测算,监测期碳减排量12723吨。碳票把“空气”变成可交易、可收储、可贷款的“真金白银”,常口村一棵树没砍,就卖出了14万多元。
充分利用生态优势 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这在张林顺看来犹如一剂强心针,“让我们更加坚定了绿色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张林顺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常口村第二期碳票已经制发,涉及林地面积7181亩。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核算,可达到约2万吨的碳减排量。“按每吨15元的价格,这期碳票预估能有30多万元的收益。卖出去后,村民又能拿到一笔分红了。”
张林顺还告诉南都记者,如今除了盘活林业资源,当地也一直在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常口村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发展生态产业,云衢山漂流项目成为当地特色“名片”。此外,常口村积极探索“党支部+旅游”发展模式,与福建省旅游集团合作,成立常青旅游公司,建设森林氧吧、金溪畅游和“两山”学堂等旅游项目。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张林顺还特地带着常口村里林下种植的中药黄精到北京,向大家展示了当地林下经济实体的发展成果。
据张林顺介绍,常口村几年前开始发展林下经济实体,种植黄精,如今村里已种植近百亩黄精苗木。接下来,他要把种植黄精的技术带到各个联村里去。“要把联村的生态资源利用好,做到资源共享,共同端上‘生态碗’,吃上‘生态饭’,享上‘生态福’。”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一个村富不算富,整个沟域富了才叫富”
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能只是少数人富裕,而是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车谷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春芳对此高度认同,在他看来,“一个村富不算富,整个沟域富了才叫富”。由车谷砣村党支部牵头,联合沟域内4个行政村,成立了车谷砣沟域联合党总支,通过建设“中国·车谷砣康养旅游度假区”,联合周边村谋划2000余亩地用于特色产业种植。经过不懈努力,村民们都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目前,4个村子正根据地理分布与自然环境优势,继续按照“一村一品、一庄一特、一沟一景”的建设思路继续发展旅游产业。“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到沟沟有产业,村村有特色,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最终带领大家达到共同富裕。”陈春芳向南都记者表示:“看着乡亲们热火朝天的干事劲头,我的心中也充满了信心和力量,只要能为老百姓谋福利,我一定全力以赴。”
让先进的农业科技作用到田间地头
“带领乡亲们一起富起来”,也是湖北省鹤峰县金泰牧家庭农场主宋庆礼的心愿,更是他一直以来的坚持,他常说:“作为一个农民代表,我认为自己富了不算富,带动乡亲们一起富才是真致富。”
宋庆礼的家乡鹤峰县地处鄂西南,交通、饮水、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薄弱,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湖北省最后一个通高速公路的县。2008年,退伍后的宋庆礼回到家乡鹤峰县,承包了两个山头,以家庭农场模式养殖“六趾鸡”,带动鹤峰县五里乡南村周边近200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鹤峰是一个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采访中,宋庆礼自豪地介绍起家乡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优质的特色农产品。宋庆礼说,近年来,在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帮助下,乡亲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交通的改善,让山区人民的生活迈上了新台阶。以前是“山路弯弯走半天”,现在是“村村通车很方便”。
路通了,宋庆礼仍不满足,他还想带乡亲们走得更远。2021年,宋庆礼在武汉开办了“鹤峰特产馆”。他将鹤峰茶、土蜂蜜、葛根粉等来自家乡的300多种农产品带到武汉,面向全国进行销售。“正是这次尝试让我感受到了乐趣,并更加努力打通销售渠道,做好品牌和运营,致力于通过更多方式,助力农产品出山。”
近两年来的探索尝试,让宋庆礼意识到,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让走出大山的农产品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还需在源头上提高质量与价值。“幸运的是,去年我们在上海找到了愿意为鹤峰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出资的投资商,从土壤改良到茶叶的有机打造,再到生物萃取,我们计划对鹤峰的茶产业进行全方位的提档升级,让先进的农业科技作用到田间地头,真正造福于民。”
宋庆礼告诉南都记者,如今这一项目还处于土壤改良阶段,进展还比较缓慢。但看到十几位来自天南地北的农业科学家们来到鹤峰,不断根据当地土壤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良,宋庆礼的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踏实。他相信,这条产业链一旦打通,将带动鹤峰的老百姓们真正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采写:南都记者 翁安琪 何嘉慧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