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迹

瑞芝祠与近代中国第一留学家族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5月10日        版次:GA13    作者:汤涛

珠海市唐家湾镇瑞芝祠外景。 作者供图

  □汤涛

到珠海履新之后,我开始使用学校的通讯地址“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金同路2000号”,渐渐了解唐家湾和西方近代教育的渊源,方才发现北师港浸大这所中西合璧的大学落户唐家湾的历史巧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中产人群日益增多,大家对考大学、上大学的理解和追求开始多元化起来。一个趋势就是,近十年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人数一直呈高速上升趋势,2018年我国自费出国留学人数近60万人。

今天我们可以收放自如。有走出去的,也有留下来的;教育模式可以多样化,让学生和家长有多样的选择。可是在一个多世纪以前,走出去留学是重要的一步,是需要极大勇气的。而这些极具勇气的先驱们一部分就来自珠海。

不久前,应珠海市政协潘明副主席以及几位朋友的邀请,我去参观了瑞芝祠,对唐家湾为中国近代教育所作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瑞芝祠位于唐家湾镇中心一条热闹的街市“山房路”,两边的民房开满小餐馆和各式商店,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充满着小镇特有的烟火气。走在这条街上,很难想象一百多年前,这里曾是名流巨商汇集的地方,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的故居就位于此。在山房路的商铺中间夹杂着一座古色古香的祠堂,格外显眼,大门敞开着,吸引了不少好奇的目光,这里就是瑞芝祠。2018年,经过当地政府的修葺,它作为唐家村史馆对外免费开放。

瑞芝祠(瑞芝唐公祠)建于清光绪年间,是唐家村人、当时著名的茶商唐瑞芝的自建祠堂。祠堂占地面积700余平米,坐西向东,中轴线对称布局,是唐家湾镇保存较完好的清代岭南建筑风格祠堂。据史料记载,瑞芝祠当年祠内装饰多用金箔,并请来晚清岭南著名的壁画家杨瑞石绘制壁画,使其成为唐家村50座祠堂中最富丽堂皇的一座。如今,斑驳的石雕、砖雕、木雕、壁画和装饰,让人仍能领略当年几分遗韵。

祠堂中间的影壁写着“唐家村史馆”几个大字,内无摆设,简朴干净,墙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介绍。这些介绍不仅展示了唐家村的历史演变、民俗文化,也讲述了71位历史名人的生平事迹。

他们包括近代民族实业重要奠基人唐廷枢、民国首任总理唐绍仪、中国律师协会创办人唐宝锷、著名外交家梁如浩、中国电报事业奠基人之一唐元湛、中国第一家内地自来水公司创办人唐杰臣、同盟会女杰梁定慧、粤剧剧作大家唐涤生、农学家唐有恒、政治学家唐悦良等,均为中国近代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名流巨擘。

阅读这些文字不禁让人感叹,这个小小的村落曾经人才辈出,对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对于唐廷枢,国人并不陌生,他是中国第一位近代企业家,创造了许多个“中国第一”:中国第一家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家煤矿开平矿务局、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第一个油井、第一条电报线等。唐廷枢少年时曾在香港的马礼逊教会学堂接受过6年的西方教育,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他后来给港英政府担任翻译,接着做起了买办,后又转型为民族企业家。他的族兄弟唐瑞芝和唐翘卿都是当时的巨商,曾参与中国第一家民族茶叶厂的创办。他们的成功正是基于早年接受的教育和外出打工开阔视野的经历。

在抗日救国时期,唐家湾人也作出了不少贡献。创办“广东妇女传习所”收容无业妇女的同盟会女杰梁定慧,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组织“中山大学抗日战地服务团”,奔赴各地筹款、宣传、慰问战士,也参与宋庆龄、何香凝组织的救国活动。粤剧编剧大家唐涤生与一批热血青年组织抗日宣传队,他以珠江口渔民抗日杀敌为题材,编写了话剧《渔火》,大获好评。唐涤生一生撰写多部名剧,红线女等众多粤剧名伶均有演出他的剧本。

在清朝末年,这个小村落就流行外出打工、留学和经商。在重农抑商、人们不愿意背井离乡的封建社会,这是比较罕见的,非常超前的。珠海由于比邻港澳,得以较早接触西方文化,视野渐开。除了经商,这里的人们也十分注重教育。

得风气之先的珠海是中国近代出国留学的发祥地。珠海的容闳和黄宽分别成为中国毕业于美国和英国著名大学的第一人。而当时出国留学最为集中的地方就是唐家湾的唐家村。据统计,从1872年到1875年,清朝选派聪颖幼童共四批120人赴美留学,整个珠海地区有23人,唐家湾就有14人,其中7人来自唐家村,包括唐绍仪、唐元湛、唐致尧、梁如浩、盛文扬、唐荣浩、唐荣俊(又名唐杰臣)。

1874年,清政府在选派第三批留美幼童时,年仅12岁的唐绍仪跃跃欲试。当时宗族长辈中有不少人反对,唐绍仪的母亲却看准出洋留学前途无量,力排众议,支持他前往大洋彼岸。有这种眼光和勇气的母亲在那个时代实属凤毛麟角。

唐家湾唐氏家族是当时显赫的大家族,据后人研究统计,清末至民国期间,唐家唐氏家族子弟出国留学者超过30人,留学足迹遍布美法日等,堪称中国第一留学家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陆军留学第一人唐宝潮,他在伯父唐绍仪的引荐下,随驻法公使孙宝琦赴法自费留学,被圣西尔军校骑兵系录取,毕业后于1909年4月应召回国,辛亥革命后授少将军衔。唐宝潮的留学经历被认为是“中国人军事留学史上的重要坐标”。

唐家湾的第二大姓梁氏也有不少留学者。除了上文提到的外交家梁如浩之外,还有中国分析化学先驱、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树权,他曾留学德国。

通过公派留学、自费留学,以及侨居留学等,一百多年前的唐家村人留学海外者人数甚众,可以说这里是中国最早“海归”聚集的地方。他们学习现代的工商、法律、军事、政治等知识,为中国近代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今出国留学已成为很多中国学生深造的选择之一。留学确实既能学习语言、开阔视野,也能体验多元文化、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可是难免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中国的家长们尤其担心这一点。

徜徉在瑞芝祠的庭院中,我禁不住思绪联翩。如今,有没有可能让本土学生们不用走出国门就拥有国际化的高等教育?答案是:有。自2004年以来,在中国大地上陆续有了九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或内地与香港合作的大学。而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创新实践者,北师港浸大落户于唐家湾这片对近代教育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土地上,应该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与人和。

今天的唐家湾,已经成为珠海高等教育以及高新产业的聚集地。我期待,莘莘学子以这片土地的先人为榜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肩负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再度谱写唐家湾的光辉历史。

◎汤涛,中国科学院院士,北师大-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