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龙华区教科院幼教集团附属幼儿园:

美育根植中华传统文化土壤 树立新时代接班人文化自信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12月30日        版次:TA99    作者:王童

  龙华教科院附属幼儿园注重儿童美育。

  龙华教科院附属幼儿园场景。

  龙华教科院附属幼儿园场景。

  教育自身立美,以美育人。深圳市龙华区教科院幼教集团附属幼儿园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幼儿的生活有机渗透,生成丰富多元的传统文化课程,以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各种传统节日为依托,从环境、课程、大型活动入手,让幼儿了解中国之美,传统文化之美,培养幼儿作为新时代接班人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在此基础上,该园通过幼儿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大自然的多姿风貌,以及音乐、美术、文学艺术美的熏陶,通过文化美、自然美、艺术美为抓手,实现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陶情,塑造和培养具有社会美的幼儿,最终促进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

  以美养德

  环境与课程的传统文化之美渗透幼儿生活与感知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的文化元素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独有的浪漫。深圳市龙华区教科院幼教集团附属幼儿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美育环境创设与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当中。

  龙华区教科院幼教集团附属幼儿园园长杨洁茹介绍:“我们将中国元素如:端午包粽子、清明做艾粄、二十四节气的课程探究,年的文化等等带入教室,以此让幼儿在探究、体验中,都能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室内学习环境创设上,我们幼儿园将中国元素带入教室,孩子们目光所及,都能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如元旦,还会运用透明pvc盒子、彩色pvc、黏土、青花瓷等与孩子们一起设计制作元旦热闹喜庆的场景。通过这些场景的布置让孩子的审美心理体验和审美实践行为互动、交织、融合过程中共生,在亲身经历和体验的过程中,使儿童在活动中审美心理得以滋养、不断丰富,艺术的创作能力得以积累,不断拓展。

  在这个美丽温馨的幼儿园里,“螺青点出暮山色,石绿染成春浦潮”,石绿点缀,打造了一间符合中国文化气息的墨室;赤色突显,打造了一间符合中国文化气息的赤室;藤编,印染,传统手工作品比比皆是。入门处的小舞台一年四季根据节气进行相应的布置,如白露节气,老师们会和孩子们运用枯草、pvc透明圆球、鸟进行布置,蓝绿色是一种间色,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与竹、枯草相搭配,让幼儿感受到白露时节的天气渐渐转凉,万物也会随之萧条衰败。

  结合一年四季的变化,该园通过诱导桌环境的精心设计,将自然中的色彩、肌理、形状等相组合,老师和小朋友们将生活中四季的自然痕迹缩影到了诱导桌,呈现出他们对自然、节气的感知,进而将诱导桌打造为该园美育课程的一种载体。它让孩子们在宽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自由观察、主动探索,感受生态系统的生存之美。节气的自然之美,给孩子的心灵留下深刻印象,让孩子的感受随季节而动,思考自然的价值,培养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唤醒儿童生命主体意识。杨洁茹认为,“这种美感它是根深于我们中国的文化,但是它可以盛开在国际,它不是一种复古,一种守旧,一种保守。相反的,它是当代的、现代的、前卫的,具有未来性的。”

  以美启智

  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培养幼儿获取科学经验的能力

  每年的十二月,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都在用自己方式了解、体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小班围绕“舌尖上的中国”,中班围绕“指尖上的中国”,大班围绕“文化里”的中国,全方位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随着课程的推进和深入,我们结合各班开展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主题和内容和孩子们共同筹备一场充满中国元素的庙会活动。一年一度的“庙会迎新活动”、捏糖人,舞龙,铜人等传统技艺,纷至沓来。传承与发展,幼儿园希望,办一所“有温暖记忆的幼儿园”,在孩子的童年里,留下一抹传统文化的色彩。

  “植物扎染”是该园开展美育课程的活动之一,以自然植物染料资源为依托,从常见的植物花、草、种子、皮、根等为原料提取染料、以传统的扎染技术等传统科技入手,用植物染料把布料或服饰成品,按照制作设计意图,用折、压、揉、缝等方式捆扎染色,形成一定的图案花纹,激发幼儿对传统科技的兴趣和探究热情,通过多样化的感知体验活动,培养他们主动地获取科学经验的能力。

  虞永平教授指出“经验是最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和规律的,也是最适合幼儿需要的”。《指南》倡导“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建议教师“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达、表现的主题”。因此在课程开展中,该园结合二十四节气将植物扎染课程渗透其中,利用不同节气的植物进行色素提取,如秋分时节吃“秋果”,用石榴皮染布;清明吃艾粄,尝试用艾叶染布,并将孩子扎染的布作为班级的吊饰、桌布、区域材料做手工服饰等。

  以美健体、以美陶情

  各项传统节日活动树立幼儿文化自信

  在龙华区教科院幼教集团附属幼儿园生活化的课程当中,美育不是独立存在在某个特定的美学教育活动当中,而是以园本课程、节日、节气作为载体,渗透园内、班级的各种大型活动当中。让幼儿自然而然地欣赏美、感知美、创造美,且不拘于简单美的创造体验,而是让幼儿在美的浸润中达到身体、心理的洗涤,体验美的品格,美的素养。

  例如该园以舞龙欢庆冬至,喜迎寒冬。迎合幼儿兴趣以及庆祝冬至的传统民间活动,制作舞龙并成功举办舞龙大赛成为大班幼儿的盛典。在了解舞龙的基本结构组成、特点特征之后,幼儿关于舞龙的探究才刚刚开始,美的选择、美的感受在班级舞龙诞生过程中也渐渐发生。以颜色、造型等作为切入点,幼儿参与设计具自己班级特色的舞龙,并在选择材料、制作舞龙的过程中,感知色彩、结构组成、长度大小等搭配的美等,聚焦美、创造美。在这过程中,幼儿承载着自己关于舞龙的理解,呐喊、奔跑在草地上,用身体诠释龙的灵动,龙的风采。

  依托传统节日春节,该园大中小班以春节传统文化作为落脚点,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具有中国传统之美的大型活动——庙会。小班幼儿探究“舌尖上的中国”,在天南地北各式美食丰富的感官体验中,从菜式的颜色、摆盘、味道、营养等感知美食之美,体验舌尖上的中国,爱上各式美食,均衡饮食,以达身体的强健。中班幼儿探究“指尖上的中国”从兴趣出发,探讨各地传统的手艺,并与传统文化相碰撞,感知各地各具特色的手工艺术,身体力行去寻找各式制作的材料,用手指、身体与材料进行互动,在创造各式工艺品的过程中促进精细动作以及大肌肉的发展。无独有偶,大班探究“文化里的中国”则以浸入式感受、体验传统文化之美,在诗词、传统服饰、生肖等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树立文化自信,进一步亲近传统文化,身心健行。

  儿童美育,不是“教”而是“浸润”,是长时间的育化,是在长期宽容的、开放的、丰富多彩的艺术过程与活动场景中熏陶出来的。幼儿园大班毕业展是一份美好的记录与回忆,运用适宜的方式将想法和情绪顺畅地表达出来,是培养孩子们表现力的有效途径。孩子用绘画来表达情绪,他们的每一幅画都是一个故事。因此在毕业画的设计中,该园鼓励孩子运用多种材料,采用中国传统艺术方式,如纸浆画、蓝晒、扎染、水墨画等大胆创造与表达,让幼儿传承传统艺术,鉴定文化自信。“每一幅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们也在过程中学会接纳不同,欣赏他人。在美育启蒙时,不仅要改变单一化的美育认识,更应该关注中美育的人文内涵以及美育背后心灵成长的需要。”杨洁茹说。

  文/王童

  制版:黄亚岚 王娟娟 刘畅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