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

践行“大科学”,科创赋能教育创新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12月30日        版次:TA32    作者:马运程 周正阳

  如何把科学的种子,植入到青少年群体中?怎样潜移默化地把“大科学”的氛围和精神,渗透到日常点滴教学之中?怎样打造沉浸式教学平台,让学子在中学校园里就能体验科幻的魅力?就上述问题,以“科创”立校的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给出了精彩的答案。

  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中学部的一楼科技大厅里,一片浩瀚星空屋顶引人注目。“许多学生会在课间和放学时来到科技大厅,或站在星空下,或坐在台阶上抬头仰望,幻想着遨游太空。”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校长罗灿告诉笔者,这是隐藏在校园中具有科技感的设计之一,身处其中,学生会发现科技在不断与他们的校园生活发生碰撞。

  作为深圳光明区的一所年轻学校,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建校伊始便提出围绕“大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态度,持续探索以“大装置+大项目+大平台”的多维发展路径,而校园中充满科技感的设计也正是该校厚植科技创新、科技报国的种子,将创新教育贯穿校园活动的生动注脚。

    打造沉浸式智慧科学馆 让学子遨游科学知识海洋

  在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的校园里,一幢“黑科技”氛围浓郁的建筑,让步入其中的学子有一种“穿越”般的感受。这是学校精心打造的“沉浸式智慧科学馆。”铺面而来的“科幻感”,让许多学子心驰神往。

  “足不出校,我们就能参观科技馆,能够如此便利地遨游在科学知识的海洋中,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九年级学生谢嘉豪在逛完学校的“沉浸式智慧科学馆”这样感慨道。

  2021年9月,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沉浸式智慧科学馆”开馆。这个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小型“科学馆”,通过科学声像模拟和科普体验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为师生提供参与科学实践的场景。

  迈入“沉浸式智慧科学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山大学”号科考船展示介绍和海底数字资源展示体验;展厅内部展示的有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还有最强大脑“天河2号”。

  随着手掌对上开关,隔门缓缓打开,又一个展示馆显现在眼前,这里则是中山大学“天琴计划”项目的沉浸式体验区。展厅通过声、光、电及3D数字建模技术,构建“弧幕+地幕”的体验空间,从天琴计划起始介绍,到未来天琴计划的完成,以及对人类而言的重要意义;让学生用可触摸的方式,体验天琴卫星的发射过程、引力波探测原理等科学知识,从而全面了解“天琴计划”。

    创设“科学+”课程 为学生量身打造以科技探究为核心的校本课程

  学校选址于光明科学城核心地带,开展科创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为与时俱进地培养学子的综合科学素养,依托于光明科学城的产业优势、科技优势,以及立足于“科学”的城区定位,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创造性地提出“科学+”教育理念,让“科学+”课程横跨小学和初中九个年级,为每个学生量身打造以科技探究为核心的校本课程。

  学校组织学科骨干老师编写了包含物质科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在内的《科学+》系列校本教材,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学校利用周边的光明小镇、依波钟表文化博物馆、光明农场大观园、鹅颈水湿地公园、新陂头南湿地公园等社区资源,开辟多种社会实践活动渠道。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应用,在应用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并立项了《电动车充电防自然装置设计研究》、《日常生活中如何降低建设噪声污染》两项光明区小院士课题,已成功结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也通过多管齐下的手段,创设跨学科整合课程,带领学生探究科学的趣味。科创教育课程包含了拓展课程,实践课程以及科普课程类。拓展课涵括机器人、编程、3D打印、生地融合、医学、七巧板、车模、航模等方面内容。实践类课程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参与,开辟多种社会实践活动渠道,让学生走进科研实验室,进行湿地研究、海绵城市研究、水科技研究等课题研究。大学导师的科普课程,如中山大学王志斌教授的《核聚变——能否通向人类终极能源之路?》,卢亮教授的《国之利刃、大国重器——“加速器”》等科普课程。在保证国家课程开齐开足的基础上,利用各类课堂进行HSA课堂模型建构研究,在主题式教学中淡化学科边界,将人文(Humanities)科学(Sciences)艺术(Arts)进行整合,打通学科壁垒,实现各学科的有机融合,将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具有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特色的“大科学”课程群,其中“科学+”跨学科整合课,如《神舟之旅》《动物笑谈》《鸟》等科技整合课60余节。

  “科创教育既要课程化,也要生活化。”罗灿校长认为,既然要将科创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之中,那么进一步就需要将科学融入实践生活,鼓励学生将课内所学用于实践,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在清洁与卫生中,学生应用洁厕灵等盐酸类清洁剂与厕所污渍中碱性物质的中和反应、洗涤剂乳化作用进行厕所革命,共创最美教室。在农业生产劳动中,学生应用植物学、土壤学、微生物学中蕴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和土壤胶体的毛细管作用等生物学科学知识,进行天台种菜、绿萝种植、中草药种植与无土栽培和社区田园劳作。实现了科学与各个学科的深度融合。

    全体师生深度参与学校科技“大平台”学子成为各大科创比赛获奖专业户

  在学校“大平台”科技活动的路径下,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的科技教育坚持“全体教师参与”、“全体学生参与”的大局面,学校不仅为学生搭建平台,也为教师安排了科技创新创意大赛等项目。

  每年9月份学校举行教师智慧火花、发明灵感和自制教具等比赛;每年10月份学校举办科技节,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全员参与;定期邀请院士、教授到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刘大响院士、刘海峰教授等为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师生作科技教育讲座。

  在课内渗透科创教育理念,倡导创新型智慧课堂中,学校鼓励教师在科技创新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探索科创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在创新智慧课堂、自制教具、发明创造等方面均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在第十四届全国中学物理自制教具展示与交流评比活动中刘绍家老师荣获全国一等奖。第38届深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12项发明获奖,其中一等奖4项,获一等奖数和获奖总数在全市名列前茅。学校有150多项发明申请国家专利,获得授权已有70余项。

  “做科技创新教育,不仅仅是辅导几个优质学生、参与几个活动项目、获得几次竞赛大奖,也不是仅仅在课外科技活动中辅导学生做几个小制作展示。学校的科创教育模式应是面向全体师生,形成‘人人都是科技活动的辅导员,个个都是科创教育的实践者’的局面。”罗灿校长认为,学校围绕“大科学”背景探索科创教育的一系列措施,有效保障了科创教育的推进,让学生拥有体验科技、参与创新的机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创新人才。“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文:马运程 周正阳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