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裹挟技术流元素的有趣文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11月14日        版次:GA15    作者:半夏

  《感觉的记忆》,秦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6月版,69.00元。

  □ 半夏

  秦颖兄的新作《感觉的记忆》,起码从书名上,较之此前的《貌相集:影像札记及其他》,似乎更放松,自然也愈发具有随笔的器质,令人不免想到他曾主政《随笔》杂志的因缘。

  前人有“缘悭一面”的说法,我与秦颖兄的结识,虽然不如为本书作序的缪哲古早,却也颇有些年头,姑且可以缪托为足以谈心的老友,然线下见面,却只有一回。此前曾提及第一次见面便被他收入镜头,其实那之后,记忆中似乎并没有再次以及N次。于是我与他,印象中便是“缘悭于一面”。当然,可以确定的则是,他是我真正认识的最好的人像摄影师。

  读本书的序而印证,秦颖是个认真的人,这正符合我第一也是唯一见面的印象,以及见面之外积年交流的体会。前面提到的《貌相集》,其中许多内容,正是他在与所写人物见面后,返回旅舍掏出小本子录得梗概的延伸产品。他还有将相关文件善存建档的习惯,这应该是学术训练落下的极辛苦、极琐碎,却极有建设性的雅好,缪哲称他是老式出版人,乃至“遗老编辑”,果然是腻友才有的犀利评。

  所谓“遗老”,自然并非一部胡须笼脸阴丹士林细布长衫罩身的出镜效果。秦颖严父慈母培育,貌相端正,待人诚笃,性情温厚,做事低调,完全民国范儿的文士气质,并没有丝毫的时代游离感。这实在是缪哲的文法拖刀计:他所谓遗老编辑的特点,一是博识,二是广交——这却是当下稀缺而并无丝毫违和感的硬核元素。

  秦颖说他这一辈子只做过一件事:编辑。这话当然饱含情有独钟的期许,然而也有待商榷。首先他尚未荣休,即便荣休,一辈子云云,也所言尚早。再则,编辑之外,他其实还有诸如管理之类的行政他务,于是只做云云,也属不确。不过他说对写作一直心存敬畏,却是不容置疑的。其实,于他所认真对待的编辑行业,他也是秉持此心的——说初心也许更其确凿。

  缪哲提到,自然志乃秦颖最集中的选题类别,其中他较为得意的,是法布尔的《昆虫记》,与怀特的《塞耳彭自然史》,而后者是缪哲译出《钓客清话》后秦颖“塞给”他的“作业”,理由是“《钓客》谈鱼,《塞耳彭》谈鸟,鱼鸟不分家,你便一起译了吧”。而缪哲此时正译柏克的《美洲三书》,精力有未逮,颇欲推托,秦颖则劝云:柏克太闹,怀特太静,单译一书,皆未免偏枯;转不如交叉着译,一动一静,于吾兄的心绪为大好也。如此说辞便给诱人入彀的缪哲所谓“伎俩”,会心者读来不免莞尔一粲,也正透露出秦颖初心驱动下左右逢源孜孜矻矻不懈于役的良苦用心。他自承,入行当编辑后,有好多年,每天去上班都兴冲冲,对新的一天充满期待,像等待情书一样,期待收到作者的回信。由此也见出他的性情。

  本书第一部分的书评,秦颖以为是图书编辑的基本功。这自然是认真持正之论。当然,写书评是个费力而未必讨得好的差事,于写作者而言,是性价比低迷的劳作。记得止庵兄曾说过大意如下的话:如果为一大套文集写篇书评,翻阅一过就颇耗时间,何况还要对其进行评判。不过,作为出版从业者的编辑,唯其如此,才最当不劳他人,亲操井臼才是——这姑且算是一个职业操守吧。

  此外,如秦颖所云,这也反映编辑的水平和能力。一本书一套书千辛万苦编下来,如果竟然不能说道出个什么来,这从业者便不免失了些许文字能力方面的成色,而这成色偏是与文字近身肉搏的本行业最不宜缺失的。秦颖以为,近十年出版系列评职称,书评不被承认,逼着大家硬着头皮去写图书出版专业论文,其中不小的一部分变成了论文体的工作总结。

  这当然不是论文的错。作为衡量文化行业专业技术水准的职称评定,论文自是题中应有之义,而书评与它本当兼得,而绝非非此即彼的取舍。这是需要另做讨论的大题目,限于篇幅不做展开。不过从秦颖的感慨倒也可以有所延伸:当下不小的一部分从业者写书评,也不免是选题申报表格相关内容复制粘贴后的呆板扩展,一二三骨感罗列,公文的气息浓郁,书评的味道寡淡。于是,秦颖这些他谦称真正满意不多却是倾情而作的部分,无疑是他“感觉的记忆”中,最适于从业者案头参照的文本。

  这部分文字,也透露出秦颖的编书理念,以及个人兴趣所在。由于市场形势所致,出版从业者自然不能仅仅做自己感兴趣的选题,但如果真的没有自己兴趣所在的做书路径,那也只好是泯然众人的庸碌了。此外,类似《〈鲁迅集〉编辑手记》这样明晃晃的实操札记,也十分方便从业者从技术上拿来借镜。

  经典西行记是一个既宏大又有趣的看点。舶来与输出,交流与传播,本是世界文化的正态潮汐,凡是博大精深的文化,都拥有兼容并包不惧拿来亦乐见分享的底气。而五四以降,新文化运动的推波助澜,促使德赛诸先生领衔的外来文化巨量登陆,此于中国与世界的同步,具有怎么估量也不为过的深远意义。然相较而言,传教士们颉颃其间的所谓东学西渐也即本土文化之域外流播,在大众受知界面,则知之有限,确有逆差存在。所以,秦颖忆谈他不吝投入时间精力所作的《英汉四书》以及《英汉对照中国古典名著丛书》,还有他之于《周易》《诗经》《赵氏孤儿》的西行漫记,便颇富诱人一读的吸引。

  秦颖的文字,常常带入自身的经历体味,且不乏呈示情节的叙事性。譬如从家庭珍藏的《英汉四书》出发,连类而及形成《英汉对照中国古典名著丛书》的过程,尤其是《周易》《尚书》《诗经》《四书》《老子》《孙子兵法》《庄子》《坛经》等相当硬核却也颇具翻译难度的书目确定后,顶级译者的寻寻觅觅,带出他于李斌宁萧乾杨宪益戴乃迭李学勤何兆武王宗炎许渊冲裘克安辜正坤诸大家的拜识请益,虽然篇幅不长,却也颇不乏信息量,是裹挟技术流元素的有趣文。

  由《英汉四书》等,也见出缪哲所谓自然志乃秦颖最集中的选题类别云云,略失偏颇:那更落实于秦颖的“花城”时期,而湖南时期,其所属意则当是“经典西行”种种。

  就个人的阅读兴趣而言,我最喜欢的是他因职业而“有机会和当代最有创造力的一群人认识”而诉之于文的诸篇,正可视为上述寻寻觅觅的分镜头展开,亲炙之下娓娓道来,带入自身题中应有,情节叙事正其所宜,确实有看头乃至颇足观。推量起来,秦颖个人于此亦当葆有自信。但鉴于《貌相集》已珠玉在前,我曾不揣孤陋有所置喙,本书虽然部分采录《貌相集》作品之外另有新作编入,但限于篇幅,此处只好割爱从略。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跋》中着意提到,他于这些文字写作的姿态:这组文字是我第一次集中写作的尝试,写作体验从最初的整理资料、拖沓经年的开笔恐惧症、试写若干篇不敢示人,到初刊的兴奋、惯性的写作,再到疲态显现尝试突破……个中滋味,确实饮水自知。

  序跋部分,秦颖自言很看重,理由不外这些文字是本书所收的最早之作,他以为是典型的编辑的文字,于是亦可视为技术流。诚然,如秦颖所言,编辑写序作跋,在行业习惯而言,或许未必合适,作为同行,于此亦深有切身体味,何况那时的秦颖正值初生牛犊。当然,类似文字,换面为“写在前面”“编者的话”,或许便无关“天高地厚”了。其实在阅读者看来,“文简意赅,很有一读的价值”,才是这些文字的意义所在。

  来自《随笔》杂志封二“摄影家小传”的9篇千字文,是早年习画后来从一台富于时代气息的凤凰205出发而浸淫影像积年,我目之为真正认识的最好的人像摄影师秦颖,下足功夫的作品。秦颖自言,为此“仔细研究西方著名摄影家的生平和摄影作品,成为我摄影理论和技巧的高级研修课”。作为享誉积年的名刊,《随笔》《散文》是我由读者而至作者的福地,这些千字文,也是我曾仔细把玩这本名刊的一个元素。

  最后部分秦颖称为“杂碎”,如他所言,见出其写作“兴之所至,随笔记之”的随意性。而《从伊斯塔布尔到特洛伊》以下,《草滩》及记述秦家老太爷碎碎念的“唠叨”诸篇,仿佛片段的家族史乘,愈发体现其带入自身经历体味且不乏情节叙事性的作文症候,也透露出一些私家底细。譬如:祖屋坐落宁乡,原来与少奇同志有乡谊;祖承爱鸟传统,而今秦颖君子豹变伉俪相偕观鸟正其余绪也。而私塾里先生教的写文契念赦文作祭文喊礼种种,读来颇有拂尘旧景的意趣,终篇竟有不餍足之感。秦颖期待今后写作的不确定性,我则期望他依旧保持这种带入自身的叙事风格。

  说到“杂”,其实相较之前《貌相集》的“札记”,本书或者正可称之为“杂集”。一如常言所谓散文不散,本书的所谓“杂”,其实如缪哲所言,多与其编辑经历有关,出其左右而终究不离于他所最为期许的职业,还是那句话,都是裹挟技术流元素的有趣文。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