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板排队给工人挑?就业市场已变,转型才是更好的出路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3月02日        版次:GA02    作者:

  短评

作为务工人员流入大省,每年春节一过,广东各大招聘市场就会人头攒动。近日,在服装加工厂林立的广州市海珠区康乐村一带,出现了老板排长队等着被工人挑的场景。

3公里长的小路上,站满了招工的制衣厂老板,拿着各种衣服样品,举着牌子等着路过的工人挑选。工厂难招工已是老生常谈,尤其是制衣这种工时长、工作劳累的工种,又是在春节后,服装订单旺季遇上工人未返城的空缺,招工难的现象自然更加突出。

制衣厂的招工难有季节性因素,但制衣厂也只是众多难以招工的制造业工厂之一,当前更突出的是就业市场改变以及工人的劳动力供给群体需求改变所带来的结构性问题。

过往,“蓝领”所面对的劳动力市场是非常单一的,进厂,进厂,还是进厂。不是进电子厂就是进制衣厂,不是拧螺丝就是踩缝纫机,不同的只是在不同的厂里做不同的重复体力劳动。

但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获取资讯的便捷程度都与以往大不相同,产业数字化之下,新兴行业出现,就业市场的结构亦就此改变。从前只有一条路的“蓝领”后备役们,如今有了更多的选择。一方面,“蓝领”工作除了进厂还有更多方向,包括外卖骑手、快递员、专车司机等。另一方面,“蓝领”转型做“白领”也有了不同于以往的选择。以前,“蓝领”要变成“白领”,要么提升学历,要么从销售等岗位做起,收入很可能不高但成本却很高,但现在,“蓝领”预备役们通过一定的培训,有机会获得更符合他们兴趣的就业岗位。在纪录片《边码故事》中,塑料厂工人温雪贵就是通过上网课学习编程,转型成为广州一名负责小程序管理后台开发的前端程序员,而像他一样从工厂走进写字楼的“新上楼青年”已经形成一个不小的群体。

由此回看制衣厂招工难的现象,就会发现问题远不是最多网友留言的“不舍得给钱”这么简单。实际上,制衣厂技术工人的收入并不低,据招工老板介绍,日薪至少700元才能请到人,即使是一般的工人日薪也要300-400元,做了十几年的烫衣工李先生表示,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的话月薪能有两万多。无论是日薪700还是月薪两万,都算是高薪了,但为什么大量90后、00后还是不愿意进厂入行?因为这一届年轻的劳动者们,要的不只是钱,在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中,他们综合考虑的还有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职业前景以及社会地位。做外卖骑手或快递员,要拿到两万多的月薪也需要较长的工作时间和不小的工作强度,但比起封闭的工厂环境和收手机等严苛的管理制度,他们更愿意从事工作内容和合作形式都较灵活的工作,被“困在系统里”也好过被困在流水线上。至于通过技能培训“上楼”做“白领”,除了收入,更多考虑的则是职业发展前景、潜在可能性和社会地位的问题了。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一届年轻的劳动者或许已经在第五层追求“自我实现”了,工厂老板们如果还停留在满足温饱的“生理需求”这第一层,只会越来越招不到工。就业市场已经改变,对于制造业工厂的老板们而言,如何在雇佣关系上实现转型满足劳动者的多元需求,已经十分迫切。或许更深层的问题是,制造业工厂本身要如何积极转型,才能拥抱产业数字化,不被社会发展进程所抛下?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