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海经开区:

“二次创业”谱新篇 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4年06月28日        版次:TK14    作者:

  珠海高栏港,碧波万顷,万吨货轮往来穿梭,各色集装箱堆积林立,吊装作业一派繁忙……这里是珠江口西岸第一个国家级经开区——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珠海经开区”)所在地,一季度2660万吨的货物吞吐量,15.3%的同比增速,33.1%的外贸增速,见证了港口经济的澎湃活力。

  从亿吨大港出发,沿蜿蜒的海岸线向东,一条涌动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带铺展开来,精细化工、油气仓储、绿色新材料、清洁能源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等产业集群汇聚。自今年迎来新一轮管理体制机制调整优化后,珠海经开区以“管委会+公司”运营架构,正奋力谱写“二次创业”崭新篇章,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改革赋能交出亮眼“成绩单”  

  翻开地图,珠海经开区宛如镶嵌在珠海西南端的一颗明珠,西江黄金水道在此奔流入海,港口、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通达全球,坐拥高栏港和高栏港综合保税区两大国家级对外开放平台,交通区位优越,产业基础扎实,是珠海对外开放、面向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枢纽”。

  2024年,在珠海市委部署推动下,珠海经开区管理范围、体制机制进一步调整优化,并被赋予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实行“管委会+公司”架构运营,全面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

  聚焦经济产业发展的主业主责,珠海经开区加快提升发展能级量级,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今年一季度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73.50亿元,同比增长11.3%;规上工业增加值69.86亿元,同比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53.62亿元,其中工业投资46.26亿元。

  当地现已形成“3+2”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即绿色新材料、清洁能源、海洋工程装备三大主导产业集群,电子信息和智能家电两大特色潜力产业,规上企业259家(其中工业企业16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7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2家,汇聚了中海油深海公司、粤裕丰钢铁、英力士化工3家“百亿级”企业,瀚海公司、三一海工、华润化学3家“50亿级”企业,长炼石化、谦信新材料、金湾发电等28家“10亿级”企业,以及恩捷新材料等“独角兽”企业和金发生物等细分领域单项冠军企业。  

  围绕“三件大事”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3月30日,国内领先半导体存储品牌企业迈仕渡集成电路(珠海)有限公司投产。

  5月16日,科隆科技半导体电子化学品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额2亿元。

  优化调整以来,珠海经开区围绕“立柱项目快落地”“盘根计划全铺开”“产业空间大整合”三件大事,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聚焦“立柱项目快落地”,珠海经开区大力推进“项目攻坚年”和“企业服务年”行动,致力通过向外招引与对内挖潜的方式做大产业经济体量,担当珠海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截至6月20日,新引进12个制造业项目,总投资27.2亿元,达产产值67.16亿元。在港航业务布局方面,珠海经开区亦有新动态。近日,该区发布《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港航业务发展奖励办法(2024年-2026年)》,对港口集装箱和航运业务实施奖励引导。

  紧抓“产业空间大整合”这件大事,珠海经开区5.0产业新空间建设跑出“加速度”:华发集团、格力集团在当地建成8个5.0产业新空间,总规划建筑面积约178.44万平方米,为吸引先进产业要素聚集提供了优质载体。

  围绕“盘根计划全铺开”,珠海经开区持续加大对辖区企业的全方位支持,陆续发布《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进一步支持盘活低效产业用地六条措施(征求意见稿)》等系列新政,充分挖掘和释放企业活力;通过多措并举推动产学研紧密合作,营造浓厚科研氛围,落户当地的珠海万通特种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日前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经开区又添“国字号”新成员。

  焕新出发的珠海经开区,当下正奋力建设“全市工业发展主阵地、对外开放新高地、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珠海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贡献更大的力量。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