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通过“快”“准”“狠”的出招,确保经济大盘行稳致远。图为东莞市新宏丰服饰有限公司车间。
六月,东莞的朋友圈先后被“购机补贴”“消费券”等消息所刷屏。这是东莞保护经济发展的行动在市民端的表现之一。
行动远不止于此,在企业端,基于不同维度的纾困政策持续输出;在政府端,领导班子下沉一线,调研企业诉求……东莞这座特大城市将稳增长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当前,东莞全市上下认真贯彻省党代会精神,把省党代会各项部署安排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尤其是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东莞提出“一切服务基层、一切服务企业、一切服务民生、一切服务投资”的新要求,通过“快”“准”“狠”的出招,确保经济大盘行稳致远。
快
帮企业“抢时间”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当前,国际环境更趋复杂多变,国内疫情反复,企业等不得,东莞等不得!东莞坚持以“快”应对这场疫情防控和经济稳增长的“压力测试”,为企业发展“输血供氧”。
关于“快”东莞是有经验的。1978年,东莞主动探索外向型经济,迎来全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1984年认清发展实际,提出“实现农村工业化”……凭着一股“敢为人先,快人一步”的干劲,东莞在40余年间,从一个传统农业县发展成为国际制造名城,在2021年更是成为全国第十五个“双万”城市。
因而在国务院33条、广东131条等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措施推出后,东莞快速落实,让广大市场主体应知尽知、应享尽享。而稍早前的3月16日,东莞就结合本土出台“纾困6条”;3月17日出炉“保链12条”;4月1日印发“纾困27条”,预计减免缓返等各类资金约540亿元……为市场投入政策“定心丸”。
镇街层面,多个镇街推出纾困措施。如松山湖管委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疫情防控帮扶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的通知》,为企业送去“及时雨”,抢时间、抢进度。广东博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总监蒋毅就表示,“能减6个月的租金,近200万元的真金白银,省下来可以用于研发投入和规模化扩产。”
东莞在不确定性中寻找最大的确定性。东莞市经济运行监测调度指挥部办公室持续发挥统筹作用;东莞建立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和服务企业不过夜制度;摸清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底数,制定“白名单”,准备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优先保障物流畅通,将相关措施制度化、常态化。
经济的韧性和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系列密集发布的、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下,东莞经济在与疫情反复的对垒中,正走出一条反弹的曲线。
今年1—4月,东莞210家“专精特新”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小升规”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50.5%。“倍增计划”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7.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倍增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成为东莞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准
营造发展“小气候”
东莞多举措营造更加有利发展的“小气候”,而这样的“小气候”打造,需要“精准发力”,以实现“一击即中”。
6月14日,东莞市委领导赴塘厦镇调研重点外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6月15日,东莞市委领导先后前往大岭山镇、东坑镇和松山湖调研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6月17日,东莞市委常委会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会议召开。会议强调,全市必须进一步动起来、干起来,确保二季度稳增长攻坚战取得更好结果。
事实上,这样的工作节奏,从今年3月份就开始。东莞从市到镇街负责人,奔跑在一线,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生产研发、科技创新、市场拓展、物流运输等情况,听取并研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问题。过去的一周,东莞市还开展“三个一百”行动,东莞市领导与百名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听取企业诉求。
抓住重点,有的放矢。东莞紧盯投资、外经贸、消费、招商引资等重点环节,千方百计稳住经济大盘。扩大有效投资,为市场增加信心,今年1至4月,东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6.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0.8%,表现亮眼。消费方面,精准实施“乐购东莞”,“618”派出1000万消费券。
分类服务企业,政策效用最大化。东莞对龙头企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后备上市企业、民营中小微企业等做到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如为了帮助在东莞的港澳资企业应对困难挑战,目前东莞共向2200多家港澳资企业开展纾困需求问卷调查,向4000多家港澳资企业派发帮扶政策细化指引,协助企业成功申请有关减缓免补项目,涉及金额约5779万元。
东莞先后召开三场座谈会,分别为全市重点外资企业代表座谈会、全市重点台资企业代表座谈会、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座谈会,东莞传递出信号——市委、市政府有信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希望大家凝聚共识、坚定信心,把失去的产能补回来。
狠
以改革破解难题
逆境见真章!东莞成长路上也经历过多次险阻,如2008年金融危机,东莞人以“顶硬上”的态度,循因施策,实现逆风翻盘,构建如今的由近20万家工业企业、1.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737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组成的先进制造体系。
东莞通过增强改革争先的意识,纵深推进各领域改革。6月17日,东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提出要持续深化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要全面落实财政体制改革要求、要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改革要活力,为全市经济稳增长提供机制保障和动力支持。
土地资源紧缺是制约东莞发展的重要瓶颈,这一块硬骨头东莞一直在“啃”。东莞围绕“拓空间”进行了系列体制机制创新。三年来,全市共拓展新增空间约3.8万亩。近日,被称为“拓空间”2.0版的《东莞市标准化产业片区土地整备工作方案》等系列政策出台,在全市划定10个标准化产业片区,通过资源空间保障,大力引“龙头”聚“链主”。
不仅“改革”,东莞还“投入”,用“真金白银”储备高素质人才。“520”当天,东莞发布创新人才引育和本科生政策,预计三年投入超25亿元,引育创新人才和本科生,同时推出实施技能人才之都2.0版,提出用三年时间培训100万产业工人,让各类人才在东莞这片制造高地施展抱负、大显身手。
一项项改革,一项项探索,都是为了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形成经济发展的保障,在未来走得更快更稳。如同人生每一步都算数,东莞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将助力在新一轮产业发展中抢抓机遇,迈上新的发展台阶。
文:梁锦弟
制版:易福红 邹虹香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