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

打造大湾区人文地标城市 奋力写好“文化兴城”大文章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6月30日        版次:TK205    作者:吕婧

  →以文化为旗,中山正在奋力书写“文化兴城”这篇大文章。

  中山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

  悠悠岐江跨千年,巍巍五桂经沧海。中山文脉兴盛,名人辈出,一山一水孕育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历经岁月洗礼,这座岭南宝藏城市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孙中山、杨仙逸、郑观应、吕文成、阮玲玉、方成……一系列中山名人构建起城市的人文底蕴。阜峰文塔、孙西步行街、中山温泉……一长串历史遗存镌刻下中山的城市记忆。石岐乳鸽、沙溪芦兜粽,粉果金吒……一道道家乡特产勾画出中山的美食地图。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滋养着一座城市之魂。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中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实施文化兴城五年计划,打造大湾区人文地标城市,全面提升中山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创造力。以文化为旗,中山正在奋力书写“文化兴城”这篇大文章。

保护历史遗存 留住城市的“根”与“魂”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也是传承子孙万代的财富。中山市委领导指出,要摸清家底,加强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活化、利用,筑牢中山文化兴城这篇文章的“四梁八柱”。

  中山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

  中山古称香山,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设香山县,今年恰好是香山建县870周年。作为“城市原点”,香山古城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目前有西山寺、从善坊、沙涌村等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为强化古城IP,中山正在保护活化香山古城,通过绣花功夫还原古城核心区域。此外,还将优化拱辰门、北帝庙、榕树头等历史场景,活化利用集贤坊等片区,修缮铁城城墙遗址、扩建月山公园、实施烟墩山环山步道贯通工程,为中山留下特有的历史印记。

  今年,也是郑观应诞辰180周年。在三乡镇雍陌村,与郑观应故居一墙之隔的务仁巷8号,是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单位,三乡通过微改造,把场馆打造成郑观应生平史迹展览馆,连同周边新建的名人堂、纪念馆广场、历史微光广场、积厚堂等,共同完成对郑观应故居的提档升级。值得一提的是,整个项目是在不改动雍陌主街道宽度及空间尺度、文物古迹用地的基础上,对郑观应故居周边环境进行的一次改造,保留了历史的“原汁原味”。

  坐落于中山南朗的翠亨村,享誉海内外,这里走出了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影响了中国近代史。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1925年香山县更名为中山县。近年来,中山持续擦亮“孙中山”这张城市名片,不断加强对孙中山故居的保护,把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打造成广东省内第一个以文化为品牌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当前,中山正在谋划提升孙中山故里旅游区5A景区建设水平,并将开展以孙中山为主题的人文景观城市景观研究。

  历史遗存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基因,利用绣花功夫进行保护,串珠成链,才能留住城市的“根”与“魂”。当前,中山市正在部署实施文化兴城五年计划,其中明确要求加快完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立中山历史文化资源大数据库,建立不可移动文物空间信息数据库。制定实施不可移动文物“岁修”制度,推动符合条件的文保单位申报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注重“活化”利用 让传统文化更“接地气”

  

  今年五一小长假,位于孙中山故里旅游区内的中山影视城,成为年轻人纷纷前往的打卡点。抓住“沉浸式体验”的文旅新风口,这里引入当下流行的“剧本杀”,将景区内原来的街区改造成为主题沉浸剧场。纯古风建筑,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40名专业NPC(非玩家角色)的参与,让玩家身临其境。此外,通过虚拟现实、全息互动等高科技元素加持,丰富了玩家的体验感。这让原本在游客心目中传统的旅游景区,变得更加“好玩”,也迎来了来一波热捧。此外,中山以影视城、大涌红博城为核心,计划在珠江口西岸打造一个以影视拍摄制作、影视文化交流、影视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影视文旅平台,通过影视产业,展示中山城市形象、历史文化、美丽乡村,助力文化兴城。

  历史文化遗存如何“用活”,打通与当今社会的链接,是文化传承中需要迎接的挑战。中山不断创新思维,让传统文化更“接地气”,让老百姓喜闻乐见,每一个参与者也成为中山文化的传播者。

  6月11日,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中山的启动仪式上,非遗购物直播让非遗看得见、尝得到、可带走,国潮文创、舌尖美味……非遗元素巧妙地融入生活日常,以文化消费方式促进了传承推广。另外,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力量支持+各类主体参与+专业机构组织+媒体立体传播”,中山醉龙舞、咸水歌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已经实现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的转变。

  中山市南朗街道历史文化资源丰厚,除了翠亨村,还有左步村、茶东村、崖口村、石门村等文旅名村。左步村完美融合了古色古香与现代活力,这里既有一代影星阮玲玉、著名漫画家方成和杰出革命家欧初的故居,也有田野旁的透明书房、网红咖啡屋等打卡点,成为年轻人创业的新选择。石门村的美术馆和艺术家工作室充满文艺气息,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们纷纷驻扎在这里,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文创业态、乡村旅游......一种更符合现代审美的文旅模式正在南朗街道兴起,为文化兴城注入新动能。

  从历史建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文化旅游到更广泛的“文化+”,在文化兴城五年计划中,中山制定出一系列具体举措促进文化传承:实施历史建筑可阅读工程,通过二维码、VR等新技术融入,讲述藏于建筑中的人文故事,让建筑“能读”“能听”“能看”“能游”。推动非遗融入生产生活,设立红木雕刻、刺绣、陶塑等非遗大师工作室。研究制定大湾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积极申报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以文促产,树立“文化+”“+文化”理念,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体育、商贸、制造、农业等行业融合。

  

深化精神文明建设 焕发创新创造活力

  

  作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和广东唯一连续6次获批全国文明城市的城市,中山以“全域创建、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格局,全方位深化精神文明建设。

  今年第一季度“中山好人”洪金炉,建立固定维修站,带领50多名志愿者,连续4年利用周末时间免费为市民维修小家电,个人已免费维修小家电1500多台。中山还有很多温暖的故事,照顾失明老人18年的“中华孝亲敬老之星”陈国雄,在广州火车站跪地20分钟为陌生男子做心肺复苏的中山护士张雯,从业20年来多次拾金不昧的“广东省最美的哥”叶林权,都是我们中间的“平凡”。在这片崇德向善的土壤上,孕育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乡贤俊彦,好人力量,感召更多人参与文明实践。

  近年来,中山建成“不走回头路”警世名言、中共早期领导人杨殷故居、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广东“联产到劳”改革先行地里溪村等示范点,打造四大“红色IP”教育阵地,在红色文旅项目中传承“敢为天下先”的中山精神。新时期,苏炳添成为中山人奋进的榜样,当前,中山上下正用苏炳添的速度和爆发力,推动各项工作开展,努力突破瓶颈,实现追赶超越。

  通过文化兴城,中山进一步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动能。

  文:吕婧 制版:董淑云 王娟娟 陈宁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