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首个5G村搭上农业科技快车

短视频打响农货品牌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12月03日        版次:TK35    作者:汪陈晨

  连樟村支书陆飞红带领村民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打开农产品销路。

  连樟村现代农业产业园丰收了。

  “种草莓,我是认真的。我们要种出有灵魂的草莓,欢迎来连樟村!”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党支部书记陆飞红在自己的快手账号更新了这样一条视频,视频里的他站在温室大棚的草莓地旁,手里握着刚采摘下来的草莓,中气十足。还有网友在这条视频的评论区,直接圈出自己的好友,相约到连樟村。

自2019年年初在快手开通账号以来,陆飞红就开始持续不断地更新视频,记录着连樟村的一系列变化。2019年12月,连樟村作为样板区纳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不足4000元,达到2020年的2万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020年也突破200万元大关。

退伍回乡做村干部

  2005年,19岁的陆飞红退伍回乡,面对村子里四处可见的垃圾,留守在村的老弱幼童,他决心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彼时村里正在招聘民兵营长和治保主任,月薪才800元,年轻人都不愿意干,纷纷离开村子去外面打工。时任村支书看中飞红是退伍军人,有着热情周到、务实肯干、敢于创新、执行力强的作风,便动员他留在村委工作。这一留,就是十六年。

  2017年4月,扶贫工作队结合村级换届选举,推选陆飞红担任村党总支书记,上任那天,在就职发言中陆飞红向全体村民保证:“你们过不上好日子,这个党总支部书记我就不干了”。

  连樟村地处连江口镇东面,距墟镇11公里,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曾是省定贫困村。但几年间,连樟村已经变成人人熟知的“网红村”。2019年,连樟村落地开通了2个5G基站,成为全国首个5G村。

  在经济发展上,连樟村引进了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碧乡生态茶园基地及茶叶深加工等20个产业项目。今年又启动强威农副产品加工厂、百香果种植基地及加工等13个产业项目建设。村民们告别了传统耕作模式,转型成为新型农民,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不足4000元,达到2020年的2万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020年也突破200万元大关。

  据了解,连樟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占地94亩,总投资4000万元,规划建设了11栋荷兰弧顶温室、智能水肥一体化控制中心、农产品包装分拣中心,引进荷兰智能环控系统及水肥一体化施肥机组,采用立体栽培及采摘模式,集约高效种植农作物新品种,目前年产蔬果达30万斤。

  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彻底改变了农民的种植方式。陆飞红告诉笔者,以前的农业是“靠天吃饭”,现在则是利用温室大棚,定时定量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在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里,4至10月种植西瓜、哈密瓜、小青瓜,10至4月种植草莓、圣女果和部分蔬菜。在这些作物的品质都反响较好的情况下,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又在准备上马蓝莓种植实验,以及工厂养鱼。

  

快手直播打开农产品销路

  据陆飞红介绍,连樟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把资源用到极致,转化为产业优势。该村有6000亩麻竹笋山林,便引进竹笋加工厂,打造关联产业,建立了完善的竹笋产供销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利润最大化。就连竹叶这个许多人眼里的“废弃物”,也通过引进技术,使之变成竹叶茶、竹叶酒、竹叶面膜等让人耳目一新的特色产品。

  小小的麻竹笋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周边村民约100人就业,平时月收入约3300元。在麻竹笋生产季节的每年6至9月,通过“保底收购”形式近距离出售麻竹笋,每月收入可达2万至3万元。

  目前,通过连樟村果菜茶省级农业产业园的示范带动,新增茶园面积1000亩,水果基地1500亩,新建茶叶加工厂3个,麻竹笋加工厂1个,油类加工厂2个,产业已初成规模,下一步力争把连樟样板区打造成集聚加工、科研创新、生产示范、贸易流通、休闲旅游等综合功能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陆飞红告诉笔者,希望未来能从就业转为创业。将麻竹笋、脆皮金桔等优势农产品,打造成自集体的品牌,“种是我们村民种,销是我们村营销,品牌也是我们团结村民一起来打响品牌。”

  打响品牌的一个重要阵地,就是短视频平台。2019年,陆飞红开通了快手账号,记录连樟村的生活。有时他还会在快手直播,介绍连樟村的农作物,也因此在快手打开销量。2019年,陆飞红在红薯地前拍摄了一则短视频发布到快手,只有短短的15秒,但发布之后,一个星期之内就卖出了1.2万斤红薯。陆飞红直言意想不到,他告诉笔者,“短视频、电商等新的传播形式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连樟,把连樟的好东西分享给更多的人。”

  除了陆飞红之外,其他村民也有不少通过在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卖农产品,“我看到他们也挺热情高涨,天天把我们的好东西发到朋友圈,还有的直播跳广场舞顺带也卖点东西。”

  

家门口就业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除农业外,连樟村还建起了玩具厂。通过扶贫资金在连樟村建立厂房,然后租给玩具企业,增加集体收入。玩具企业也要招收村民务工,这也让不少村民不用再去外地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解决了村里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问题。

  陆飞红透露,连樟村的玩具厂招人几乎没有门槛,只要手部没有残疾,就能来上班。玩具厂也只做组装工作,没有污染。

  2017年开始,随着村里就业岗位的增多,逐渐有在外务工的村民回村就业,累计已达200人左右,这也解决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问题,“现在我们村里已经没有留守儿童、留守老人了。以前我们很头痛这些问题。”

  随着连樟村的学校被整合到镇上,为了解决村民们的后顾之忧,2018年村里配备了校车每天来回接送,单程只需要20分钟。

  陆飞红告诉笔者,这十几年间,最困难的事情其实是如何让村民观念转变,从而拧成一股绳。建设美丽乡村需要进行“三清三拆”,要说服村民拆除危房、残破建筑,建设广场、绿化、路灯等,而许多村民一开始并不能接受。陆飞红向他们详细解释未来的规划设计,阐释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景,才最终说服村民签字,“我们现在也还在一直做这件事,一切为了村民,发展依靠村民,发展成果与村民共享”。

  这番努力也迅速看到了成果,连樟村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连樟村唯一的村民娱乐设施就只有村口的一个水池,而如今,连樟村有了村民广场、公共健身设备,甚至还有了公共书吧。

  在陆飞红看来,比经济条件和环境变化更大的,是村民精神面貌的变化,过去村里的闲汉、懒汉,现在也都有了工作,村里的吵架、赌博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思想境界要高才能发展。思想境界不高的话,怎么发展都拧不成一股绳。”

文:汪陈晨

制版:汪建华 邓诗君 陈宁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