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光明区:

系统部署“我为群众办实事”,深度呵护群众归属感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12月03日        版次:TK66    作者:邱墨山 姚礼文

  “乐享艺术生活”2021年光明区文化馆公益培训成果展演。

  杨梅红美术工作坊。

  亲子工作坊。

  “光明湖上日出日落,每一天都孕育着新的希望;茅洲河水奔流不息,每一秒都见证着新的奇迹。”2018年9月,光明行政区成立,被赋予“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定位。三年时间过去,光明区实现了华丽蝶变,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伴随着城市高颜值建设一起不断提档升级的,还有这片热土为群众提供的高质量服务。今年以来,光明区认真落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系统部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让党的惠民政策走进群众心窝里。

  紧盯民生七优,深度呵护群众归属感

  

  困扰光明居民的往往都是一些“小事”。位于光明街道翠湖社区的芳林路破损严重,坑洼不平,居民反映家门口的路不好走。翠湖社区党委多次组织人员实地走访,决心解决群众的“心头病”,把修路这事给群众办妥了。

  11月11日,路面修整工程有序进行,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施工,破旧不堪的芳林路,旧路换新颜,一条平整少尘的沥青大道展现在大家面前。道路修整后,一名居民代表在微信群中赞道:“现在路已经修好了,出行方便了,政府为我们老百姓又办了一件好实事!”

  “停车难”的问题一直都存在。为此,光明交警不断加强智慧停车建设,开展错峰停车试点,“白天写字楼车位紧张时可停进住宅区,夜间小区车辆也可停进周边楼宇、工业区”。光明交警相关负责人介绍,“错峰停车提高现有车位资源利用率,也缓解了周边居民停车难的问题。”

  得到关爱的还有外卖小哥和快递小哥们。在红木小镇,公明街道揭牌成立全区第一家快递外卖行业团总支,同时还挂牌运行着41家“小哥”爱心驿站。这些爱心驿站配备有空调、饮水机、微波炉、桌椅等设施,足以保证小哥们“渴了有水喝、热了能乘凉、冷了能取暖、休息有书读、交流有场所”。

  更大的变化,来自教育、交通和住房。教育方面,光明区优化教育布局,与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深圳技术大学3所高校签署合作办学框架协议,新改扩建中小学6所,集中交付5所学校,新增公办中小学位9360个;交通方面,打通出行梗阻,奋战18个月,“三横两纵”路网布局的首条道路华裕路正式建成通车;住房方面,推动高新技术园区人才住房等11个项目约3100套公共住房建设,为解决高端人才住房困难提供光明方案。

  家住玉律社区的王海玲,小孩今年刚上玉律学校的七年级,谈起被录取的经历,感触颇深。玉律学校七年级今年扩招,学位数量从去年的200个扩招到了300个。“放榜那几天,全家人的心都是悬着的,每天在电脑上查看录取的情况,当发现小孩被录取后,简直比中了五百万大奖还要激动,在深圳漂泊的心安定下来了。”

  今年以来,光明区出台“1+4”工作方案,系统部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其中,共计79项民生实事,目前已完成61项,其余18项按期正常推进。此外,在79项民生实事基础上,结合实际增至2286项,目前已完成1971项,其余各项民生实事均在有序推进中。光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为群众办实事”就是要紧盯民生七优,深度呵护群众归属感。

  

  坚持便民、惠民、利民,打造深圳北部文体高地

  

  如果你去过光明,你一定会被一座岭南民居叠院设计风格的建筑吸引。这座建筑便是光明文化艺术中心,2020年投入使用,集“文化、演艺、展览、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是光明科学城的重要公共配套设施和文化地标,也是深圳北部目前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大型综合文化艺术场馆。

  对于一座宜居宜业的城市来说,文化和体育是重要的构筑元素。为了响应深圳市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的发展战略,光明区还谋划推出了十大文体设施,包括西方美术馆(暂定名)、科学城体育中心、光侨游泳中心、光明区羽毛球运动中心、光明区民间博物馆,以及5个街道级文化中心;今年1月,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项目1标段全部10片球场也一次性通过国际足联FIFA检测,是目前国内最高标准的专业足球基地。

  “近年来,光明区坚持以便民、惠民、利民为导向,全力打造深圳北部文体高地,大力提升城区文化凝聚力。”光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文体设施的落地和建设,将会不断完善光明区文化体育设施布局,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更高需求,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此外,光明区还在不断打造具有更广泛影响力的品牌文体活动。今年3月13日,光明文化艺术中心推出了光明区首个大型艺术节—“光鸣艺术节”。在首个运营年度中,艺术节为广大市民带来了37个剧目,39场演出,呈现了5场艺术大展、4场视听艺术表演。

  在今年“人才日”,大型交响乐版民族舞剧《孔子》也被带到了光明,为各行业的高层次人才带来一场高水准文化盛宴。此外,ITF深圳国际元老网球巡回赛也落户光明,每年都有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选手参赛,该项赛事已经成为中国区唯一的国际网球黄金二级联赛;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是中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国际性短片节,每年约有115个国家和地区短片参赛,主竞赛单元参展参赛短片数量已累计超过两万余部……

  “我喜欢看话剧,喜欢听交响乐,这是读书时候养成的爱好。”居住在光明区的张女士业余生活十分丰富,每当遇到喜欢的话剧上演,她总是第一时间订票,驱车几十公里到南山或福田看演出。“现在再也不用跑那么远,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些演出,我们光明也有了全国一流的文体设施。”

  

  “加速度”建设科学城,推动光明区高质量发展

  

  “科学城建设要跑出加速度。”谈起科学城建设,光明区相关负责人如数家珍:大科学装置启动区目前进度是90%,预计年底完工;国家实验室科研设施鹏城云脑Ⅲ、深圳湾实验室等一批科研机构已入驻科学城,科技人才迅速集聚;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产业园区”全链条创新载体体系,完成5批27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资助33家企业获得科技金融扶持资金,国家级科技战略资源取得显著突破……

  这样的变化,让居住在光明的市民“喜上眉梢”。家住凤凰街道的王先生说,之前大家对光明的印象是深圳的”西伯利亚”,是乳鸽、牛奶和甜玉米。现在光明规划有国家级的科学城,是深圳的北部中心,“发展一天一个样,市区过来的朋友都很是羡慕。把科学城建设好,就是为群众办实事。”

  自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以来,光明区的科研机构、初创企业不断增多,难免面临已经签约、但办公科研场地在建,一时不能投入使用的情况。为此,光明区想方设法解决科研机构、企业实际运行中的困难。截至目前,光明区已经为8家科研机构解决数万平方米过渡场地,并通过减免、补贴场地租金,让机构得以迅速投入运营。

  办事流程和效率也在不断优化升级。今年7月8日,光明区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改革,在全市率先发布“秒报秒批”服务、开展政务服务“精准智享”、“科学城人才信用办”、“跨省通办”等一系列创新举措。

  “光明区离我们在东莞的工厂很近,又可以坐高铁直达香港,周边还有公寓、食堂等配套,几乎解决了‘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需求。”辉煌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科技企业,前期团队已经入驻光明区。该公司负责人说,“在引进企业、做服务方面,光明区是下了大力气的。真金白银的政策、资金支持,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

  统筹:邱墨山 文:邱墨山 姚礼文

  制版:李斌 肖美连 刘畅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