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的唤鸟人杨美林注视着白鹇伸展翅翼。
人物篇
在福建省三明市的“云端古村”紫云,一位老者与一群美丽鸟儿的故事流传甚广,老人能呼唤“林中仙子”白鹇相聚,好似朋友般相处了数年。
随着老人一起出名的还有他居住的村庄。最近几年,紫云村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迅速成为观鸟圈内的热门目的地,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32个国家的观鸟爱好者前来。
这一切离不开唤鸟人孙子杨水清和同伴的推动。与很多村落类似,紫云村也面临年轻人出走、产业凋敝的衰落局面。几年前杨水清等人回乡创业,通过生态观鸟、自然研学、康养旅游、民宿餐饮、有机农业等产业,让千年古村重新焕发活力。
过去紫云村一直是生态“优等生”,但并非经济“模范生”。生态保护如何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杨水清这群年轻人想寻找一个答案。
老人与白鹇
75岁的杨美林身体里有个闹钟。每天,他在薄雾尚未散去的清晨准时出发,先穿过家门口的稻田,再来到山脚下的鸡棚,这里拴着的一条黄狗已经独处整夜,见到人兴奋地转圈圈。老人抛洒下饲料后,棚里的几百只鸡、鸭、鹅争相叫喊着,挤在前面的扑腾着翅膀夺食,通道狭窄,后面的只能排成几列纵队,探着脑袋往前挤,好像北京早高峰的地铁。
早餐完毕,鸡、鸭、鹅到附近的田地“闲逛”,杨美林则揣上一兜玉米粒,继续向深山进发。
来到山间通常是7点钟左右的光景,山上的竹林郁郁葱葱,高大挺拔,踩在松软的落叶和泥土上,鞋子不一会便沾满晨露。再往山上走十几分钟,就到了杨美林每日路线的终点站——与“老朋友”白鹇约会的山坳。
“喔,喔!”杨美林边发出呼唤声,边把准备好的玉米粒撒在几处固定的地点,随后便双手插兜,坐在一处大石头旁,静等老朋友的赴约。
跟杨美林一起前来的还有几位观鸟游客,他们架起相机,隐藏在不远处的摄影棚内。摄影棚用黄绿色树叶状的装饰物遮蔽起来,伪装得很好,架起的相机和望远镜从一个个洞口伸出。观鸟者们蹑手蹑脚,不敢发出声响。
屏息等待片刻,一片洁白的羽毛从草丛中闪出。观鸟者们终于亲眼见识到,为什么白鹇被称作“林中仙子”——它从平地飞上树梢,翅膀内侧的羽毛布满华丽的花纹,长长的尾巴似几条飘摇的丝带,雪白的身躯点亮了整片森林。完全不同于屏幕和动物园,这是一种只能在自然中获得的观赏体验。
白鹇属鸡形目雉科鸟类,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们喜欢在山林下层的浓密竹丛间活动,性情机警,常人很难在野外见到。但面对杨美林,白鹇一点也不羞怯,“咕咕咕,咕咕咕”,它们仿佛还在回应老人的呼唤。杨美林站在几米之外,默默注视着白鹇享用早餐。
前后约1个小时,阳光渐渐从竹梢落到了竹根,先后有7只白鹇循着杨美林的呼声而来。每一只鸟儿老人都认得,而其中一只他再熟悉不过,这只体型比同类大了一号,飞翔时翅膀内侧露出明显的疤痕。几年前,它在一次跟同伴的打斗中伤了翅膀,杨美林为它包扎好后,将行动不便的它放在鸡棚里休养。“这家伙平时霸道得很,自己先吃完才让其它鸟吃,好像鸟王的感觉。”杨美林笑着说。
“咔嚓咔嚓”,快门声音一直响个不停,观鸟者们神色兴奋,心满意足。
把观鸟做成产业
杨美林初次与白鹇结缘是2012年,冬季山林里食物匮乏,白鹇常常与他养的鸡争夺饲料。杨美林见了也不驱赶,久而久之老人与鸟便熟悉了起来。
但老人起先并不懂什么叫观鸟和摄影。2016年,杨美林的孙子杨水清回乡,开始在村里打造“生态观鸟项目”,这才有了如今的观鸟点和摄影棚。
选择这几处观鸟点,杨水清在网上查阅资料,请教专家,花费了不少心思。白鹇经常出没在浓密竹丛间,周围必须有利于它们隐藏的灌木、草丛;同时地点还要适宜人类观察,四周开阔,距离适中。
寻找符合条件的观鸟点是件枯燥的差事。除了布设红外相机,还必须亲力亲为。有一段时间,杨水清每天拿着一把柴刀上山,既为开路,也为防蛇。由于白鹇等鸟类在清晨和傍晚两个时间点较为活跃,所以他必须天不亮就动身,天色暗了才能下山。
“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也很无聊。”杨水清说,鸟儿生性机警,碰面全靠“鸟缘”。山里经常收不到信号,他捧着一本书,藏在伪装帐篷里一读就是半天。有一次他被毒蚂蚁咬了,刚好白鹇就在旁边,他忍着痛观测了1个多小时,下山时一看,整条胳膊已又红又肿。
在野外,杨水清还会移走遇到的捕兽夹,他救助过被困住的白眉山鹧鸪、山麂和野兔。几个月前,他和父亲、爷爷还救助了一只凤头鹰,放飞时这只假寐的猛禽突然伸出利爪,父亲的头皮和脑门上瞬间多了四道伤口,赶紧跑到医院打疫苗。
杨水清在山里蹲了近一年,建立了一套既适合观测又不影响野鸟自然生活的观鸟方式。如今,观鸟点几乎全年都可以稳定地观测到鸟儿,这也成为了紫云吸引观鸟游客的优势之一。“只要鸟类爱好者、摄影爱好者来,一般都不会空手而归。”
也并非没有人质疑:通过人工投喂吸引野鸟的行为,是否会影响野生动物的习性,导致它们对人类产生依赖?
杨水清解释,一方面,爷爷坚持只用玉米粒喂食,对于鸟类来说,玉米粒只相当于人类每天吃的米饭,山上的野果、昆虫才是更美味的佳肴,聪明的鸟儿会自己选择摄取哪些美食。
另一方面,爷爷每天只在清晨喂食一次,白鹇吃过“早餐”后,一天中剩下的时间还需要自己努力觅食。曾有人建议增加投喂次数,以吸引更多观鸟游客,但被爷孙两人拒绝。
爷爷8年来坚持喂食,导致白鹇一听到爷爷的呼唤就前来,似乎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究竟是破坏了鸟的野性,还是恢复了鸟跟人本应有的和谐呢?”杨水清抛出问题。他觉得,白鹇之所以能和其他雉鸡甚至山麂一起觅食,却惧怕人类,就是因为人类自古以来都在伤害它们,双方失去了自然界中的默契。杨水清接待过从深圳来的观鸟游客,他们自豪地对他说,深圳公园的鸟不怕人,就是因为市民不会惊扰它们。
紫云观鸟火遍全球
紫云村鸟类资源丰富,除了白鹇,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也是这里的“明星”。全球三大鸟道之一——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贯穿全境,每年有许多经停的候鸟短暂栖息。目前,紫云村所在的明溪县已发现鸟类300余种。
然而,过去村民与野生鸟类的关系远称不上和谐。村民们痛恨抓鸡的老鹰、偷吃粮食的鸟儿。杨水清记得,有次一只老鹰落在学校的操场上,他和同学们跑出教室对着老鹰大喊:“你家里着火啦,快回去吧!”秋季作物成熟时,他还需要和家人轮班,支着帐篷在田间彻夜守护,否则庄稼就会被鸟儿和野猪一扫而光。小时候,他和伙伴一起打鸟、吃鸟也再正常不过。
“爷爷一直跟村里人不同,他从不伤害鸟类。”杨水清说,爷爷待人热情,乐于分享,对鸟也是一样,从不计较自己受到了什么损失。而爷爷本人不善言谈,谈及为什么坚持保护鸟儿,只是笑呵呵地蹦出“好看”“好玩”几个词。
2016年以后,杨水清打造的观鸟产业逐渐走入正轨,紫云村在观鸟圈的名气也越来越响,吸引了全国乃至32个国家的外国游客。
杨水清把爷爷的房子改造成民宿,墙外画着白鹇、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的壁画,每个房间也以不同鸟儿的名字命名。客厅贴着许多游客的照片,以及满满一墙各地游客的留言。
妈妈特意去城里进修了厨艺。村里人平时很少吃面食,山东游客来后,她第一次蒸了馒头。外国人来的多了,妈妈还积累了不少招待外宾的经验:她学会了煎牛排;发现“老外”早餐不爱喝粥,但喜欢吃炒饭;千万不能做鱼,因为他们平时吃的鱼没有骨头,不知道挑鱼刺。
曾有一对瑞典夫妇没有提前联系,就直接敲开了杨水清的家门。后来攀谈发现,这对夫妻对紫云村的情况了如指掌——交通情况、住宿信息、鸟类资源,甚至在电子地图上精确地标出了每个观鸟点的经纬度坐标。原来之前有一对德国夫妇来过村里观鸟,回国后制作了一份完备的攻略,分享到国外论坛上。
村庄因鸟重焕生机
随着越来越多观鸟游客涌入,紫云村也在慢慢发生改变。
紫云村有着悠久历史,传南宋丞相文天祥看到天边有紫云飘落而下,心念吉祥,泼墨写下“显盖紫云”四个大字,村庄因此得名。它地处海拔800多米的崇山之中,被称为“云端古村”。这里森林覆盖率达83%,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毫无争议的生态“优等生”。
然而,紫云村并不是经济方面的“模范生”。多年前,紫云村部分山林被划入国家自然保护区,限制采伐种植,村民失去了部分经济来源,不少人甚至一度对保育产生了抵触情绪。年轻人也大多离开村子进城打工,乡村愈加衰落。
近年来大批游客为村里带来了人气,也带动了民宿、交通、餐饮等产业的发展。杨水清为13位有意向的村民进行了“鸟导”培训,传授鸟类知识和唤鸟技术。村里不通公交车,他在村里有私家车的年轻人中组织了11辆“村滴”,接送观鸟游客。杨水清一家的民宿房间常常不够住,他鼓励别的村民也把闲置的民房改成民宿。
夏天是观鸟的淡季,却是旅游的旺季。杨水清与杭州、深圳等地自然教育机构合作,带动村民参与,在暑假打造自然研学项目。城市的孩子来到村庄,探索自然、观星、采摘、体验传统民俗。目前研学营已举办115期,迎来师生5000余人次。今年夏天在疫情影响下仍举办了7期。
观鸟游客普遍消费能力较强,为了拍到好照片,常常一住就是一周。杨水清开发了鸭间稻、生态茶等高附加值农产品,带动本地和周边村民种植,这些产品广受游客欢迎,又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现在真的有很多游客,来观鸟的、康养的、采摘的、骑行的,周末能达到一两百人,吃饭都没地方吃。”紫云村党支部书记杨发喜说。
杨水清观察到,鸟儿改变了村民的生活,也影响了村民的意识。“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后,会觉得自己与鸟类是共生共融的,不再讨厌鸟儿,转而自觉地保护它们。”
与紫云村相隔不远、同属明溪县夏阳乡的旦上村,2017年组织43户村民成立了“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观鸟旅游合作社,系全省首家。村委会占20%股份,村民通过投资、以工代劳的方式入股,占80%股份。没有入社的村民,按照提供观鸟点的面积,在村委会20%股份中享受相应收益。
2018年,合作社首次举办分红资金发放仪式,包含11户贫困户在内的社员都得到了首批分红款。更多农户申请加入,合作社日益发展壮大。
明溪县夏阳乡党委书记池昌江告诉南都,未来紫云村可能也将借鉴旦上村的模式成立合作社,惠及更多村民。
心声
“我们的项目不能
断开与乡村的脐带”
虽然项目如今办得风生水起,但2016年杨水清初回村庄时,家人并不支持,理由和主流观点一样,认为年轻人还是要到大城市闯一闯。
但杨水清的态度坚定。他回乡创业的想法萌芽于本科赴台湾交换学习之时。“在那里我才见识到,农村竟然可以如此美丽。”
地处台湾东北的宜兰景色秀丽,当地有一个普通的农场,没有什么珍稀名贵的植物或野生动物,生态资源并不算丰富。杨水清没想到,当地人会给参观者仔细讲述一棵再平凡不过的桂花树,讲它结出的花与果实,讲它庇护的蝉与苔藓,讲自然界不同物种如何围绕这一棵树共生共存,讲人与这棵树的关系和故事。
农场里有片池塘,当地人给它取名叫“青蛙共和国”,村民带着参观者辨识青蛙的不同叫声。“我是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这些东西对我来讲很平常,之前完全没有美的感觉。”杨水清说,“跟着他们的角度去观察,我发现我的眼睛、耳朵好像都被打开了,感觉大自然是如此美丽。”
“村民展示的其实都是一些非常平凡的东西,但他们能讲述一个上午,用真诚的感情来打动你。”杨水清感受到当地村民们对生态、对生活极致的热爱,也学到了不少展示自然的方式。
新竹是另一处对杨水清启发颇大的地方,那里有个环境类似于紫云的村庄,全村都开起了不同花样的农场和民宿。“这家有个天鹅湖,那家有趟小火车,另外一家会带着游客找昆虫。”各家的农场和民宿特色互补,从城市来的游客可以体验不同玩法,度过丰富的一天。杨水清相信:“虽然三明是一个小城市,但是很多村庄都非常有趣,做好了一定也能吸引游客前来。”
杨水清称,全国还有很多像紫云村这样,自然环境优渥但经济发展滞后的“富鸟村”,它们可以借鉴紫云的发展经验,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展特色生态旅游,用生态红利带动村庄发展。
2018年,杨水清考上福建农林大学农村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在乡村发展领域深造。他的表妹和创业团队接下接力棒,继续追逐“友善自然,再造故乡“的理想。
去年杨水清和团队打造的生态观鸟项目获得了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杨水清曾说:“我们的项目不能断开与乡村的脐带。”评委称,他从这个项目中看到了年轻人的乡愁。
声音
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后,会觉得自己与鸟类是共生共融的,不再讨厌,转而自觉地保护它们。
——唤鸟老人杨美林的孙子杨水清
采写:南都记者 林方舟 发自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