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斗门

农业大县嬗变工业强区崛起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7月31日        版次:ZA15    作者:袁平峰

斗门拉开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幕。

珠江八道口,五道过斗门,这片渔歌唱晚的沙田水乡,孕育了珠海斗门人“敢拼”的精神基因。

从桑基鱼塘起步,创立中国第一个农民度假村,到近年来在农村综合改革等领域率先破题;从鱼米之乡的农业大县,到创新引领的工业强区的华丽转型;在一代又一代改革者、建设者和创新者的奋斗下,斗门实现了历史性的一跃。

站在珠海特区成立40周年的节点,“实干”斗门再燃改革激情,重整行装再出发,朝着加快建设珠江西岸智能制造示范区、滨江田园生态新城和粤港澳休闲旅游目的地大步迈进。

  城市筑梦

  从蔗林绿野到滨江田园生态新城

“东边水汪汪,西边甘蔗林,南边烂泥路,北边黄土堆。”这是上世纪90年代前,“老斗门”井岸镇的模样。那时的斗门主城区,完全不能用“城”这个概念,因为那时的斗门人出门要步行几公里,才见得到另一条村庄,走到渡口才有人声沸腾的景况。

转折出现在1991年。当年2月28日,贯通珠海东西部的珠海大道正式开建,标志着以斗门为主的珠海西区开发按下快捷键。

1993年11月28日,珠海大道建成通车,驱车贯穿全线不足1个小时,蔗林绿野的斗门大地从此与珠海市区连为一体,西区从沉寂中苏醒,井岸城区有了霓虹灯闪烁,湖心路两旁也开始有了楼盘开发。

时光荏苒,随着斗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提速,2013年,斗门再次吹响城市升级的号角。当年3月17日上午9时42分,高达100米的斗门地标性建筑益力电厂烟囱轰然倒下,旧工业时期的符号从此消失,新型城镇化的序幕就此拉开。

2013年,斗门以高端规划为引领,启动“一河两岸”综合开发项目,旅游发展中心、斗门科创中心、市民公园等7个项目相继开工。近几年来,斗门不断发力城市建设,以黄杨河为中心,围绕白藤头、白蕉、尖峰南三大组团,打造高标准的市民文化中心、高品质的商贸中心、高品位的生活休闲中心,白藤、白蕉、尖峰南三大组团格局成形。

滚滚流淌的黄杨河,见证了斗门40年的沧桑巨变。如今,“一河两岸”十里滨水长廊已经成了斗门最养眼的风景线:一边是郁郁葱葱的公园和辽阔的江面,滨水风貌魅力日益凸显;另一边,高楼林立人气渐旺,一个低碳、智慧、生态、滨水、宜居的滨江田园生态新城,正在斗门大地浮现。

  产业逐梦

  从桑基糖厂到珠江西岸产业高地

每天,在斗门数不清的生产线上,各类工业品带着“斗门制造”的名片,从珠三角的腹地出发,运往全球各地。实干闯未来。在改革开放的发展史上,在广东的经济版图中,制造业是斗门坚守不变的名片。

1980年,珠海成立经济特区,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彼时的斗门,并没有划入珠海。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斗门,喊出“以制糖工业为龙头,大力发展轻工业”的口号说。

白蕉糖厂见证了那段历史。1978年,白蕉糖厂开展扩建工程,经过持续的技术改造,1985年,白蕉糖厂已经拥有了日处理甘蔗3000吨的生产能力,一步跨进了广东省十大制糖企业的行列,斗门也因此一度被誉为远近闻名的“甜县”。

1983年,当时斗门县正式划入珠海,成为斗门产业发展历史的转折点。1984年3月,斗门县轻工业出口支公司与香港加利来贸易公司合资兴办“联丰盛企业有限公司”,斗门历史上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由此诞生。到1990年,斗门全县工业企业数量已达890家,其中工业产值超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家,产品销售收入超千万元以上的企业有4家。

如今的斗门,既有当初凭“三来一补”切入全球产业链的轻工业,也有如今走向世界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40年间,从白蕉糖厂、维佳饮料、皇妹啤酒、高力斯酱油厂,到伟创力、运泰利自动化、光宇电池智能等制造领军者,在斗门实体经济的版图上,产值超百亿元工业企业已达2家,超十亿元工业企业12家,超亿元工业企业96家。

2019年,斗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93.10亿元,斗门镇、白蕉镇、乾务镇3个镇入选2019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今年6月24日,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白蕉核心片区,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签约暨动工仪式举行,12家先进制造企业签约,总投资超110亿元;6个产业项目及2个园区配套工程破土动工,总投资达27.1亿元。

这是斗门深入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斗门制造向斗门智造转变、斗门速度向斗门质量转变、斗门产品向斗门品牌转变的生动缩影,如今的斗门制造业焕发活力,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物流等四大产业集群,正在爆发出新的动能,带领“斗门制造”向千亿产业集群迈进,一个智能制造示范区正在珠江西岸崛起。

  乡村圆梦

  从第一个农民度假村 到湾区旅游目的地

1984年,中国第一个农民度假村——白藤湖农民度假村开业,首创农业观光游、农业休闲游。风格迥异的度假酒店,吃、玩、住一体化的旅游服务,令斗门这个偏僻之地一时间成为了全国有名的旅游胜地。

2010年8月26日,珠海特区面积扩大至全市,从那时起,斗门正式纳入经济特区的范围,斗门正式获得了“特区”身份。

从先行一步创立中国第一个农民度假村,到近年来率先在农村综合改革、科教文卫、社会管理体制、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积极探索,斗门延续了特区敢闯敢拼的独特基因。

而在沙田水乡,农村致富梦也走进现实。以位于白蕉镇的新沙村为例,这个村庄依傍“一河两岸”而居,是典型的沙田水乡,曾经并不富裕。1998年,全村一半以上的农民参与养殖“白蕉海鲈”1200亩,产值2500万元。每户年收入8万多元,最高收入者逾20万元。而仅仅用了20年时间,2017年新沙村工农业总产值2.596亿元,集体纯收入119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7523元,成为远近闻名的亿元村。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斗门区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和传统产业基础,深耕特色农业,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并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做靓珠港澳的“后花园”,做优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

路面平整了、垃圾清扫干净了,就连河涌也变得更为清澈……斗门,曾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耕地”、“农村”和“水乡”。人们再次踏足斗门乡村,就会发现,这里正在经历一场美丽的乡村蝶变。

作为珠海乡村振兴的主阵地,斗门区113条村居旧貌换新颜。与此同时,斗门将乡村振兴、基层党建、镇域发展、文明创建等多方面工作串联起来,推动资源要素向乡村倾斜,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加快旅游全域化进程,促进农村增美、农业增值、农民增收,一个宜居宜游宜业的粤港澳休闲旅游目的地正在加快成型。

采写/摄影:

南都记者 袁平峰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