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奋进新时代 谱写新篇章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6月30日        版次:MA02    作者:曾育军 谭伟山 陈辉

  江门市新会区大鳌镇,四面环水,被誉为“西江上的明珠”。 南都记者 陈辉 摄

  台山汶村镇的鹭鸟。

  江门双碳实验室。 张奕维 摄

  江门市江海区下沙人行天桥。 南都拍客 彭伟宗 摄

  江门全力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江门是中国侨都,是粤港澳大湾区“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城市,被省委、省政府寄予厚望,赋予“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的重要定位。“十三五”期间,江门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都市圈。“十四五”期间,挑战与机遇并存,“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赋予了江门重大发展机遇,将有力带动江门加快打造成为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

奋进新征程,开局即冲刺。今年初,江门各县(区、市)、各部门、各行业,以“拼抢赶超”的精气神,争先恐后、抢抓开局,令各界印象深刻。前不久,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闭幕后,江门迅速传达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全面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进一步优化提升市委“1+6+3”工作安排,全力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A

  回顾“十三五”

  “兴业惠民,治吏简政”,江门推进工业立市,增进民生福祉,重构良好政治生态。

  加速融入大湾区核心都市圈

  从经济发展看,江门GDP突破3000亿元,2020年达到3200.95亿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五年年均增长5.9%,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年均增长5.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3.98亿元,年均增长7%。2020年江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100亿元,五年间年均增长7.2%。

  “十三五”期间,江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猛,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52亿元,相当于改革开放以来至“十二五”的总和,年均增长11.4%。累计完成交通投资908.5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近3倍。随着交通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江门城市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江门站成为省内第四大铁路客运枢纽,江湛铁路通车,南沙港铁路加快建设,深江铁路、珠肇高铁江门至珠三角机场段开工建设,以及江罗、广中江、高恩高速、江门大道快速路等建成通车,江门加速向东融入大湾区核心都市圈,向西连接粤西和北部湾城市群。

  全国首创并丰富“1+3+N”开放性清单体系

  从产业发展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江门初步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超34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新材料、大健康、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五大新兴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超2100亿元,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9.4%、11.8%。德昌电机、优美科长信、得润电子等一批龙头企业在江门扎根发展。江门国家高新区全国排名从第77位跃升至第57位。

  从营商环境看,江门在全国首创并不断丰富“1+3+N”开放性清单体系,取消证明事项195项,委托和下放事权219项,成功打造“放管服”改革的“江门样本”。出台“民营经济二十条”“实体经济十条”等系列惠企政策,累计为企业减负超360亿元,截至2020年底,江门共有各类市场主体57.6万户,名列全省第6位。

  从城市公园向公园城市迈进

  “十三五”期间,江门民生支出1304亿元,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不断得到改善和提升。

  2020年江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67元,年均实际增长6.1%。各级财政民生事业投入累计达到1306亿元,年均增长12.6%,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均达到或略超全省平均水平。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3.76万人,促进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6.20万人,促进创业2.46万人。社会保险实现制度和人群全覆盖,基本形成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全市人均预期寿命80.51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5.39张。在全省率先建立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长效保障机制,并入选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

  居民住房保障得到明显加强,全市建成公租房4861套,通过分配公租房保障30907户家庭住房需求。全市新建学校29所,新增学位5.26万个。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8.65%。

  江门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建成江门河一河两岸、西江外滩、城市阳台滨水精品工程,改造提升院士路、广场环路等城市轴心,对桥南大道、江南路等沿街老建筑进行整修。深入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旧城区人居环境品质,61个社区获得“广东省宜居社区”称号。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连续两年获全省第一,获得2019年国务院督查激励。

  城市中有公园,公园中有城市,江门正从城市公园向公园城市迈进。新建龙头公园、综合性公园、口袋公园、镇街公园和村居公园1000多个,打造了城央绿廊、儿童公园等一批市民身边的特色公园绿地,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78平方米,实现了出门“300米见绿、500米见公园”及村居公园全覆盖。

  B

  奋进“十四五”

  “十四五”时期,对于江门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赋予了江门重大发展机遇,将有力带动江门加快打造成为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广东省将着力构建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江门有望缩小与东岸城市的发展差距。随着与珠三角东部城市群的联结,珠西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的强化,江门作为“承东启西”重要节点城市的功能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加快形成超千亿产业集群

  展望2035年,江门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大台阶,经济、科技、综合实力大幅跃升,人均GDP达到更高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建成先进制造业强市、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沿海经济带开放高地、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窗口、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城市。在这一远景目标指引下,江门“十四五”目标得以清晰。

  GDP年均增长保持6%左右,完成千亿产业、千亿强区、千亿国资平台建设及升级版“三个千亿投资计划”;深度融入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45%,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20%;推动文旅、新材料、大健康等产业加快形成超千亿产业集群;打造1-2个产值超千亿工业园区和若干个特色产业园。

  全面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

  打造紧密连接广州、深圳的“半小时轨道通勤圈”,支持澳门尽早接入全国高铁网,争取与香港轨道交通实现联通;加快沈海高速、南沙至新干线机场高速、黄茅海跨海通道等“六纵六横两联一展望”通道建设;积极参与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建设,打造连通广深、对接港澳、顺畅西江的现代化港口体系。

  积极推动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打造粤港澳深度合作发展试验区;加快银湖湾滨海新区的开发,探索粤澳合作发展新模式,打造绿色智慧滨海新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服务平台;高标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规划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重要产业承载区、高水平区域协同发展新样板。推动江门中微子实验室建设,依托实验室谋划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科普基地、高层次人才交流基地。

  全面对接广深“双城”联动

  推动江门国家高新区、深江产业园、蓬江产业转移园等园区与深圳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大健康新医疗、光电子激光等战略性产业领域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合作,形成“深圳总部+江门基地”“深圳研发+江门制造”等合作模式;支持建设跨区域产业平台和发展“飞地经济”,探索与深圳共建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试验区,打造深圳与珠江西岸产业协作首选地。

  推动与广州在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教文卫、文化旅游、营商服务等领域的深入对接;加快广佛江珠城际广州芳村至江门段规划建设;加强与广佛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机械工业及自动化控制等产业的合作;支持蓬江、鹤山与顺德、南海等地推进县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深化崖门口与虎门口一江两岸产业合作互动。

  力争新建商品房超28万套

  “十四五”期间,江门住房发展以“量质并举,协同包容”为目标,计划筹集建设各类住房29.1万-34.15万套。其中,力争新建商品住房28万-33万套;筹建公共租赁住房5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1万套,新增发放租赁补贴1000户,试点探索发展共有产权住房;深入推进宜居城乡建设,2000年之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基本完成改造,居民居住水平得到明显改善,逐步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

  新改扩建超70所学校

  “十四五”期间,江门将继续加大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具体指标包括: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5.5个,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9%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9%,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470.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公共租赁住房累计保障户数达到3.75万户,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增10000套,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85%以上,每万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2803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达到93.9%。

  教育事业发展是每个家庭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为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江门将推动江门外国语实验学校、新华侨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恩平学校等学校建设,完成江门市第一中学扩容增效工程、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新校区建设工程,启动江门市第一中学景贤学校品质提升工程等建设。到2023年,全市将新建、改建、扩建各级各类学校超70所,新增学位约5万个、新增寄宿制学校学生宿位超2万个。

  数据来源:江门市政府网

  采写:南都记者 曾育军 摄影:南都记者 谭伟山 陈辉(除署名外)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