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

耐心细心爱心 牙印成为“勋章”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9月10日        版次:QA08    作者:侯玉晓

李楚鑫

李楚鑫原本是一个健身教练,机缘巧合下成为了一名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老师。在7年的工作时间里,他有过迷茫,有过挫折,有过家人的不理解,但是在一方天地中,他发现这些特殊学生与其他普通学生的同与不同,并希望外界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与关怀。

特殊孩子的教育并不枯燥

很多人觉得在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孩子是一件神秘的事,但在从事这份工作的7年里,李楚鑫已经习以为常,觉得比起普通学校的孩子,他们相对吸收知识的时间要慢一点,差别其实并不大。

“他们之中,有人是智力正常,只是听力、语言等方面出现障碍;有人是智力障碍,但不代表他们就无药可救。身为老师,我们要想办法教导他们,以满足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李楚鑫坦言,必须承认的是,因为学习能力差些,普通人一学就会的事,他们需要更长的时间去理解,这需要老师有极大的耐心。用体育课为例,一般新学期第一个月要学习排队、原地转体、齐步走等内容,普通学校的学生一节课基本就能完成。“而在特殊学校,我喊向左转,学生会向右转、向后转甚至乱转,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左是右,即便你告诉他们抓住笔的是右手,他们还是不懂。”

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一味地强迫他们训练。特殊孩子也是需要鼓励的,单纯的重复他们也会“罢工”。为了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老师们会想些方法:排队时,让他们拿着竹竿、绳子、圈圈之类的物品,这样就不会走散了。让课堂变得有趣,就不会单调,学生才会有兴趣学下去。

“现在面对孩子,我自认为相当有耐心了。家里的娃会无理取闹时,老婆忍不住发脾气,我这时就会当和事佬,让老婆笑笑就好。我觉得,没有什么比健康开心更值得珍惜的。”

一个牙印成为自己的教育“勋章”

这些年有一个学生李楚鑫印象深刻。这是一名自闭症学生,身材高大威猛,同学们都习惯称他“大胖子”。一次深夜,作为班主任的李楚鑫突然接到宿舍阿姨的“求救”电话,说“大胖子”正大发脾气、砸东西打同学。李楚鑫匆匆赶回学校,带着他到操场上,走了一圈又一圈,直到孩子狂躁的情绪平静下来。回到办公室等到晚上12点多,确定孩子睡觉了,不会再发脾气了,李楚鑫才回家。

李楚鑫为此对这个的付出也多一些,却常常成为他发脾气的“受害者”,时常猝不及防地给他来一拳、推一掌。“记得有一次,他发脾气打同学,我立刻上前去制止他却不小心被他咬了一口,从此手臂留下了永久的纪念——一道牙印。”李楚鑫笑称,同事们见状,不时调侃一句“我们特教工作也是高危行业啊”。

不管多危险,李楚鑫没放弃过对他的教导,心想,“既然暂且不能改变他,那我就改变自己吧。”当他发脾气却没有攻击其他同学时,李楚鑫就等他发泄完了,再慢慢引导他。就这样不急不躁、耐心反复地和他摆事实、讲道理,类似的情况数不胜数。李楚鑫用自己的方法教育和陪伴,使他慢慢改变了,孩子能和老师沟通表达需求了,发脾气的次数也少了。当宿舍阿姨欣喜地告诉李楚鑫,孩子现在能帮忙收衣服和晾衣服时,“我很感动,持久的辛苦付出终于有了收获,虽然这点进步在旁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疫情下双重压力 压不垮教育初心

疫情这段时间李楚鑫有点难熬。恰好父母生病,他和姐姐去医院照顾父母之余,还得保证网课顺利进行。校长、年级长等人让他安心照顾父母,这让李楚鑫很感动,“我这人爱一行干一行,既然选择了这个工作就义无反顾。”那段时间,李楚鑫继续完成工作,一般白天照顾父母,晚上待父母输完液睡去,他就在厕所隔壁用笔记本电脑开始备课,有时候还得与每个学生视频一下,看看他们的近况如何。

李楚鑫的教学态度是,尊重每一个生命,重视每一个学生。特殊学生不仅仅需要校方的关爱,也希望外界能给予他们关心与爱护,经过培养他们部分人可以自理,甚至可以工作,希望外界不戴有色眼镜看待他们。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