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科海。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轻元素材料团队的成果展示。
刘科海与团队成员。
扫码看视频
编者按:
千万人,汇集成一座城;一座城,成就了千万人。
东莞,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奋斗者聚集于此,并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他们是东莞的“追光人”,照耀这座城市前行。
近期,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联合南方都市报推出东莞“城市追光人”系列策划,挖掘各领域追光者的故事,彰显并传递东莞城市精神,为东莞“双万”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我们孵化公司,就是要捅破行业天花板,参与国际竞争。”位于大朗的中科天渌(东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轻元素团队最新孵化的企业。这里生产的过滤器用在洁净室当中,能够比传统的过滤器节能30%-50%,对于推动节能减排而言,意义重大。
中科天渌(东莞)的法定代表人刘科海,是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轻元素材料联合工程中心的研究员、副主任。2019年,在美国读完博士后的他,正谋求一个能够推动科研成果顺利产业化的新工作平台。正在建设中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吸引了他的目光。一转眼,他已加入材料实验室4年有余。
如今,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已经成为了东莞的闪耀“科创”名片,直接孵化40余家产业化公司,10余个团队在资本市场完成融资。以刘科海为代表的东莞科研工作者,坚持科研创新,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同突破成长,不断见证并推动东莞科技实现自立自强。他们的足迹,像一束光,照亮了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转型之路。
留美博士后
谋求科研成果落地转换平台 自驾2000多公里到松山湖“考察”
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工作了4年多,谈起当初的选择,刘科海的语气里依旧透露着坚定。
2019年,还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担任博士后研究助理的刘科海,经导师推荐,了解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听说(东莞)这边要建一个特别高大上的实验室,不仅做前沿研究,也做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换。科研成果可以孵化企业……”刘科海回忆。
那一年年初,《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其中提及,到2035年,大湾区要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同年6月,由东莞市政府、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和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建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开工建设。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总体规划1200亩,总经费预算约120亿元,首期计划投资经费50亿元……这是东莞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参与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建设的标志性项目。
推动科研成果顺利产业化,是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最重要的使命和愿景之一。
去美国开展博士后研究之前,刘科海曾在大连理工大学做了近10年的科研工作,从事应用研究和产业基础研究的他,一直在谋求科研成果落地转换的平台。“当时接触到很多有加工需求的制造业,都是在广东这边寻求解决方案的,如果有机会能来珠三角,对我们做科学和工程研究都有很大帮助。”刘科海说。
这样一个与个人发展愿景不谋而合的新工作平台,让他“心动”。于是,刘科海联系上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回到北京参加面试。
在大连工作多年,即将去到陌生的城市东莞开启一段新的工作,家人不免担忧。在2019年8月,刘科海驾车2000多公里,带着家人从河北来到松山湖进行一番“考察”。
环境优、绿化好、公园多,是刘科海对松山湖的初印象。“到了实验室,感觉欣欣向荣,是一个能够踏实做事的地方。”刘科海回忆。
打消了家人的顾虑后,刘科海加入了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成为轻元素材料团队的一名科研人员。
轻元素材料创新团队
申请专利75项 孵化5家产业化公司
走进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轻元素材料团队,最先吸引人眼球的要数一面“专利墙”,墙面上硕果累累,挂满了团队成员们的专利证书。
轻元素先进材料与器件团队作为首批入驻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创新团队,成立至今,共申请专利75项。目前,团队孵化了5家产业化公司,其中两家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两家完成天使轮融资,融资累计金额5550万,估值超3.8亿。
作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轻元素材料联合工程中心的研究员、副主任,刘科海本人也在Nature Photonics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3篇,申请专利68项,其研究成果在中国商飞、德国宇航局等国内外航空航天工程中应用。
2023年12月,由轻元素材料团队孵化的中科天渌(东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落地东莞大朗,刘科海担任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中科天渌聚焦洁净车间、商用建筑、运载工具等场景,开发下一代的净化过滤材料、设备及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各式的过滤器和过滤单元。
“从内部立项,到技术、市场验证,以及打磨产品,这个过程用了整整两年。”刘科海介绍,目前,中科天渌已经完成第一轮融资,公司的产品在国内也已经收到了小批量的订单。
当前,在集成电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领域当中,对洁净室的需求不断增加。洁净室当中的过滤器,能阻挡空气中绝大部分的颗粒物,减少对实验或是生产制造带来的干扰。
过往洁净室当中的过滤器为了阻挡颗粒,滤芯的阻力很大,能耗较高。刘科海解释说,这相当于“渔网”必须很密,才能把小鱼小虾也兜住。“我们材料实验室也有洁净室,大家都会关注到电费贵、能耗高的问题。”他说。
而轻元素材料团队研发的过滤器,则尝试在“渔网”更稀疏的情况下,让“渔网”上的每根鱼线对鱼虾的捕获能力更强。“或者说让鱼虾爱‘吃’线,等它(空气中的颗粒物)咬到线上了,我就把它捞起来。”刘科海介绍,滤材更稀疏,对空气的阻力也更小,从而使得过滤器达到更加节能的效果。
刘科海介绍,洁净室的面积相比公共建筑不足1%,而它的能耗却相当于公共建筑能耗的近1/2,把洁净室的能耗降下来,对于推动节能减排而言意义重大。
目前,中科天渌生产的过滤器与传统的过滤器相比能够节能30%-50%。“我们孵化公司,就是要去参与国际竞争,大家也比较希望我们能做一些捅破行业天花板的事,给行业带来一些新的改变。”刘科海说。
从科研到工程
80%的时间都在被项目“折磨”攻关核心技术,反复迭代打磨
从科研成果、实验室样品,到被市场接受,再到产业化,从而变成商品,这当中往往要经历很多关卡。“我们基本上80%的时间都被项目‘折磨’,这是因为目标定得很高,一定要经历这些折磨才有可能实现,对此也习以为常了。”刘科海介绍,科学研究本身有难度,但肯定是试过“有戏”,才会继续往下走。
“前沿研究,我们曾经认为性能非常突出了,只要有资金,就能够很好地转化,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刘科海表示,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除了要具备科研工作者的品质,还要有商业化的思维。“产品的某一个性能很好,并不一定有人要,市场上需要的是产品的每一项性能都能够达标才行。”
在过滤器实现量产的过程当中,打磨产品的良率和成熟度也投入了不少时间精力。刘科海形容,团队一路走来也是磕磕绊绊,遇到不少挫折,直到团队把产品的良率提高上去了,才逐步有了一些订单和客户。
对于材料而言,只要发生了一点点变化,就可能对结果造成巨大影响,“比如去年用的是一号煤矿,今年是二号煤矿,里面的磷和氮比一号煤矿的多,造成结果不同,这时候就需要去分析原因。”刘科海形容。
如何实现产品的规模化生产,确保原材料供应商的稳定,对于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至关重要。从科研到工程,当中的每个阶段都要反复迭代打磨。为了解决供应商工艺不稳定的问题,刘科海和团队决定,在产品的核心技术方面,由团队自行攻关后,再与产业链进行磨合。
“幸好在产品开发的过程当中,东莞的企业很愿意和我们一起去尝试,他们更有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愿意用新技术,接触新的趋势。”刘科海说。
在遇到项目瓶颈期时,他会通过散步、游泳等运动自我排解,也会向更有经验的人寻求帮助。“我们的理事长、主任也会主动找我们聊,因为他们知道到了这个节点,我们需要突破。”他说。
走出舒适区,每间隔3-5年要取得一定的突破,这是北京大学教授、轻元素材料团队负责人刘开辉常常提起的要求。作为团队的核心成员,刘科海也是这样要求自己和下属的。“每年都要不断地更新、成长,我们研发的产品,才能拿到市场上去和龙头企业PK。”
人才集聚效应
材料实验室从几十人发展壮大至上千人 17个团队完成融资项目估值超40亿元
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落地,除了要有过硬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团队当中要有各个领域的顶尖人才。刘科海介绍,团队要有很厉害的工程师,才能让好的想法得以规模化、大批量生产,还要有市场方面的人才,把产品卖出去。
而松山湖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重要承载区,具备高度集聚的战略科技创新资源和扎实的产业基础。目前已积累了雄厚的科技创新“本底”,对于人才也有着独特的吸引力,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人才聚集效应明显。
目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全国范围内一共吸引了25个团队进驻,直接孵化42家产业化公司。截至2023年8月,已有17个团队在资本市场完成融资,总融资规模约7.5亿元,整体项目估值超40亿元。
刘科海回忆,2019年,他刚刚来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时,整个实验室只有几十人,轻元素材料团队刚刚组建,他是团队的第4名员工。“当时,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刚刚组建,食堂也还没建好,我们还要和东莞理工学院的同学们‘抢’饭吃。”刘科海笑着说。
而今天,材料实验室已经发展壮大至上千人,轻元素材料团队也从4人扩大到了几十人,还孵化了多家产业化公司。
来东莞这些年,刘科海也感受到了松山湖的发展和变化。“松山湖有材料实验室、散裂中子源,现在还在建阿秒激光,我们现在出去做学术交流,这个事情让很多人都觉得很兴奋。”他说,这些年,不少学术会议在松山湖举办,越来越多的院士专家,也都愿意来到松山湖进行交流。
不少高水平的大学如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大湾区大学也相继在东莞落户。近年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也与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合作,联合培养博士生。“有高水平的实验室、高校,松山湖这里又有像华为这样的创新企业,我觉得这里的创新土壤会越来越好、越来越活跃。”刘科海表示。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落地实施的第五年,也是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成立的五周年。以刘科海为代表的东莞科研工作者,坚持科研创新,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同突破成长,不断见证并推动东莞科技实现自立自强。他们的足迹,像一束光,照亮了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转型之路。
“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个遇到的问题涉及哪个领域,但是如果我们不做,那就是把机会让给别人。”刘科海表示,下一步,他们希望能够把实验室的产品转化为真正的商品,更好地服务产业和当地的经济。
采写:南都记者 唐国轩 梁锦弟
摄像:南都记者 谭伟山 陈辉 刘媚
摄影:南都记者 谭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