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有备而老“圳”当时

探索“银发经济”新路径,深圳金融业打造养老金融“深圳样本”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4年08月30日        版次:FT02    作者:罗曼瑜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养老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养老金融已成为金融业的重要议题。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将养老金融作为金融业要做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这也凸显了国家对养老问题的高度重视。

  今年7月以来,“延迟退休”的话题正在引来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在深圳这座年龄结构偏年轻化的城市,未老人群提前规划养老、香港老年人“北上”养老趋势明显,深圳也在积极推进“有备而老”,努力搭建出完善健全的养老服务体系,发挥金融所能,加快构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全、金融产品养老属性突出、金融资源协同养老事业发展有力的深圳养老金融发展格局。

  立足“青年之城”,深圳金融如何逐浪“适老”新蓝海,有备而老?在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深圳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飞鸿系统介绍了深圳金融业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的实践路径,重点介绍了深圳在养老金融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陈飞鸿表示,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扎实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积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加大对养老健康产业、银发经济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深圳养老金融发展,成效显著。

  1

  深圳养老金融需求日益增长 香港老年人“北上”养老成新趋势

  深圳,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其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仅为32岁,但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已初现端倪。据深圳市民政局预测,深圳将于2027年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尽管目前深圳的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但城市中的“未老人群”和外来新市民群体庞大,对养老金融的需求日益增长。

  据悉,在深圳的常住人口中,15-59岁人口占比高达79.53%,这部分人群中的中青年群体正逐渐意识到养老规划的重要性,开始提前储备养老金,为未来养老生活做准备。他们不仅关注基本养老保险,还积极参与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等多元化养老金融产品。

  此外,作为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深圳超七成常住人口为新市民。这些新市民在深圳工作生活,但往往缺乏足够的社保积累和养老规划。他们成为深圳银行业发力养老金融的重要客户资源,需要银行机构通过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和丰富的养老金融产品,帮助他们解决养老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内地与香港全面恢复通关,越来越多的香港老年人选择“北上”深圳养老。这部分老年人群体的特殊需求,如语言沟通障碍、金融服务不便等,亦成为深圳银行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

  助力“老有颐养”推进“银发经济”为深圳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绘制“施工图”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到,要“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聚焦深圳所需,发挥金融所能,紧密协同相关政府部门,积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加大对养老健康产业、银发经济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深圳养老金融发展。

  与此同时,为更好助力深圳“老有颐养”,推进“银发经济”,7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联合深圳市民政局、深圳市地方金融局印发《关于做好深圳养老金融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聚焦加快构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全、金融产品养老属性突出、金融资源协同养老事业发展有力的深圳养老金融发展格局,出台7方面15项措施,提出深圳养老金融发展的目标任务和系列举措,为深圳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绘制“施工图”。

  据了解,《实施意见》在目标任务上,提出短期内,推动深圳银行业保险业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养老金融示范产品案例,建成高标准适老金融服务体系和产融协作机制,加快第三支柱规范发展。在长期内,依托深圳金融业的优势,努力把深圳打造成为养老金融产品的重要策源地,养老金融服务的示范地,以及金融支持银发经济、养老和健康产业的新高地,更好满足养老金融需求。

  3

  养老“第三支柱”建设全面提速 6月末深圳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近406万户

  南都·湾财社记者调研获悉,深圳金融机构正扎实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的指导下,深圳金融机构持续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加大对养老健康产业、银发经济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深圳养老金融发展。

  2022年11月25日,包括深圳在内的36个城市和地区首批启动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持续推动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做好个人养老金系统、流程、产品、信息化等配套服务工作,实现全流程线上化办理,丰富产品货架实现各类型金融产品全覆盖,开展“百千万”集中宣传,不断提升政策知晓度和覆盖面。据深圳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飞鸿介绍,截至2024年6月末,深圳有21家银行启动个人养老金业务,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405.78万户。

  此外,在开展商业养老金试点工作方面,同时,深圳还成为全国首批10个开展商业养老金试点的地区之一。陈飞鸿表示,截至2024年6月末,深圳辖内6.2万人开立商业养老金账户,销售金额44.16亿元,位居全国试点地区前列。

  在养老金金融领域,深圳银行保险机构还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产品供给和养老保险“支柱”间的联动衔接。例如,友邦人寿深圳分公司通过深入企业、社区和家庭进行个人养老金政策宣传,协助建立养老规划。此外,太平养老深圳分公司则借助银渠、互联网平台推进第三支柱产品销售覆盖面。

  4

  促养老服务与金融深度融合 深圳十余家保险机构开展“保险+养老社区”业务

  值得关注的是,深圳保险机构在养老服务金融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定优势,积极投资养老产业,推动养老服务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据陈飞鸿介绍,截至目前,深圳已有两家人身险法人机构设立或参股养老服务公司,十余家保险机构开展“保险+养老社区”业务。这些保险机构通过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同时也为自身带来了稳定的收益来源。

  在养老服务金融方面,深圳保险机构还注重与医疗、健康等产业的协同发展。记者调研获悉,深圳保险机构在养老服务模式创新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他们通过“保险+养老社区”的模式,将保险产品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有助于保险机构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和收入来源。

  据泰康人寿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蔡怀忠透露,该公司构建了“支付+服务+投资”的三维模式,通过医养康宁实体与服务作为新主业,通过“一园一院”医养结合双驱动模式助力实现“健康湾区”目标规划。

  “与自建养老社区的‘重资产’模式不同,友邦把更多投入放到服务团队建设、系统搭建、体系建立中,我们希望充分发挥‘支付方’的角色优势,成为生态圈的主导者,高效整合上下游资源,全程严控品质,为客户提供“触手可及”的高品质养老服务。”据友邦人寿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林泽卫介绍,该公司近年来不断创新“养老生态圈”建设,自2021年创新推出“全旅程、全方位、广覆盖、定制化”的养老综合解决方案以来,已走出了一条独具差异化竞争力的“养老第三支柱”探索之路。友邦高品质自建服务团队+多元合作伙伴的模式已初显成效,目前已签约九大类合作康养机构累计超445家,已签约各类旅居养老机构10家。

  5

  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解决养老产业融资难,促深圳养老产业快速发展

  在养老产业金融发面,深圳银行机构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记者调研了解到,针对养老产业的特点和需求,深圳银行机构专门制定养老产业信贷政策,开发特色信贷产品,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运营商提供差异化信贷支持。这些措施为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以交通银行深圳分行为例,在近期深圳金融监管局召开的养老金融发布会上,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党委委员、分行副行长杨立文重点分享了该行在加大对养老产业信贷支持方面的成果。她表示,深圳交行推出了养老产业专属产品,一方面针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新建、扩建、改造、购置、安装固定资产等资本性投资需求,专项推出了“交银养老-惠老展业贷”;另一方面针对轻资产的民非、公建民营、民营的养老服务运营商,专项推出“交银养老-惠老助力贷”,根据团队结构、照护床位数、服务资质、经营情况等定贷,为医养、康养、护理、助餐等为老服务机构经营活动提供流动资金。据杨立文介绍,该行目前已为几十家养老产业客户提供信贷支持。

  “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解决养老产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还促进了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杨立文说道。

  除此之外,记者了解到,深圳监管部门推动建立养老金融供需对接机制,搭建金融与养老产业对接平台,发挥深圳法人金融机构资源优势,创建具有影响力的养老金融品牌。同时,深化养老金融与财政、健康养老产业、民生保障等政策协同联动,实现同向发力。

  6

  做优线上线下适老金融服务 推动适老化改造,消除老年人“数字鸿沟”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金融业持续推动适老化改造,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针对银龄群体,深圳金融监管局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不断优化适老金融服务。前期发布《提升老年人金融服务质效指导意见》,制定全国首个金融适老服务标准,从五个方面系统优化老年人金融服务。记者注意到,在不久前发布的《实施意见》在五项重点任务中也提到,要提升养老金融服务水平,以颐年卡为抓手,推动金融服务覆盖老年群体消费的各类场所和高频场景,持续做优线上线下适老金融服务,消除老年人“数字鸿沟”,提升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目前,深圳在优化适老金融服务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陈飞鸿表示,截至目前,深圳辖内已完成首批684个网点“智志助老e站”挂牌和1517个营业网点无障碍改造,推进手机银行、互联网银行等适老化改造。此外,已累计发放银行颐年卡突破110万张,覆盖九成在深老人,实现高龄老人津贴无感申办、自动提标、线上认证。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老年人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可获得性。

  深圳金融业在养老金融领域的创新实践,不仅为城市的老龄化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也为全国养老金融的发展树立了标杆。与此同时,深圳还充分发挥其金融科技优势,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养老金融服务的智能化水平。通过构建养老金融生态体系,实现金融、健康、养老等产业的协同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全面的养老服务。

  总之,深圳金融业在养老金融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为城市的“老有颐养”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深圳将继续以金融创新为动力,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可借鉴的养老金融“深圳样本”。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罗曼瑜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