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在深圳福田CBD的大中华直升机场登机。 新华社发
今年年初,全球首条eVTOL跨城跨湾航线成功进行首次演示飞行。本次航线从深圳至珠海,单程2.5小时的行车时长被缩短至20分钟。 主办方供图
2024年已然过半,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成为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C位”热词。
作为创新之城,深圳一直在奋力奔跑,一直在先行探路,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深圳同样冲在前、走在先。深圳将“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持续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向新质生产力要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在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低空经济加速“起飞”,人工智能方兴未艾,合成生物蓄势待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蓬勃生长,新质生产力越来越被看见,让深圳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A
河套深圳园区10家中试平台获授牌
通过中试带动形成一批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成果
今年6月,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企业——晶泰科技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引发广泛关注。晶泰科技是一家以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研发平台公司,致力于构建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领域的研发新基建,赋能全球客户的研发创新。该公司凭借创新的药物研发模式,助力生物医药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提高创新药研发成功率,已经与一众跨国药企、国内知名药企、先锋生物科技企业开展了合作。
晶泰科技的故事,是新质生产力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加快形成的鲜活案例。2023年8月,《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发布,河套合作区将致力打造成为世界级的科研枢纽。当前,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美好的发展蓝图正在加快绘就,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孕育出蓬勃的发展生机。
根据规划,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将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试转化基地,并着重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先进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应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前沿领域等实现创新和突破。目前,深圳园区已经吸引了一批相关领域的领先企业、研究机构、产业平台进驻,创新资源加快集聚,催生新质生产力。
中试平台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产业,对科研成果从高校走进企业、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成功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至关重要。近期,4家已建成的中试平台和6家拟筹建的中试平台在河套国际产业中试集聚区集中授牌,接下来将聚焦河套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通过中试带动形成一批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成果。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作为创新之城,深圳科技创新要素汇聚、优势产业资源集聚、营商环境一流,这些无疑有利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加快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在河套、在前海、在深圳这片热土上,有着生动的演绎。
作为国家战略平台,自《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发布实施以来,前海合作区发展能级显著提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出前海更大的发展活力,而科技创新成为了前海“扩区”后新的发展看点。《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赋予前海加快科技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任务,在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上,叠加科技创新领域的战略部署,为前海发展实现新突破提供了重要机遇。前海积极拥抱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浪潮,便彰显了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切实行动。
今年1月,深圳市前海管理局以2024年“一号文件”印发出台《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关于支持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的若干措施》。该 《若干措施》提出16条具体支持措施,为优质人工智能企业落户集聚前海提供全方位政策扶持和资源保障,推动前海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应用,致力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先锋区域。
前海利用体制机制创新、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深港科研合作、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以及国际化城市新中心场景应用等多方面优势,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已集聚了近300家人工智能企业,发展成果持续显现。思谋科技发布的工业多模态大模型,把丰富的数据转化成新型工业化的技术助力,转化成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影石创新研发的人工智能影像处理技术,创新性实现AI追踪、AI剪辑等功能;粤十机器人研发的专用于冷链冷库作业场景的智能机器人,引领冷链园区无人化、智能化升级……
B
深圳谋划新增
无人机航线80条
在低空管理、飞行规则标准和适航审定等先行先试
无人机配送外卖已屡见不鲜,乘坐“空中的士”观光、通勤走入了现实,黄金珠宝等各类低空运输航线纷纷起航……深圳积极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产业链已现雏形,应用领域持续拓展。
2022年6月,深圳发布了发展壮大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8个未来产业的系列政策措施,就发展“20+8”产业集群作出系统谋划。今年3月,深圳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因应国内外产业集群演进趋势和深圳发展实际,对“20+8”产业集群门类进行了动态调整,并实施分类推进培育发展,被称为深圳“20+8”产业集群2.0版本。
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是深圳“20+8”产业集群2.0版本中新纳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也被认为是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代表性领域。2023年,深圳推动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新开通无人机物流航线77条,载货无人机飞行61万架次,居全国第一。今年,深圳谋划新增无人机航线80条,并争创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在低空空域管理、飞行规则标准和适航审定等方面先行先试。
深圳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推动服务业和工业互促共进、协同发力,加快建设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则是深圳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崛起,深圳涌现出比亚迪等一批产业链上的领军企业。从电动化迈向智能网联,深圳也正在形成技术引领和应用示范的创新发展格局。今年1-4月,深汕特别合作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大增215.0%,在主要行业大类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949.1%。数据背后,是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这一重大项目产能加快释放,牵引带动了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增长。据悉,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二期总投资250亿元,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超2100亿元。
据悉,2023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1.9%,新能源、新材料、智能机器人等7个产业集群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今年深圳将努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冲在前、走在先,推动网络与通信、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等支柱型新兴产业迭代升级,抢抓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低空和空天经济等产业新风口,建设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加快提升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制造、生物医药、工业母机、高端精密仪器设备、工业软件等产业发展水平,培育具身智能机器人、合成生物、脑科学与脑健康、细胞与基因、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新增长点。
深圳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中提出目标:到2025年,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6万亿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引擎作用进一步强化。打造形成4个万亿级、4个五千亿级、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1.5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5万家。
C
同领域人员搭个电梯互相串门交流
“楼上科研人员开展创新研究,楼下企业人员忙着创业”
在深圳,有“大院大所”致力提升创新能级,有产业创新中心推动成果高效转化,有科技金融为产业发展赋能,有各类人才奔赴而来……深圳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不断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
“穿白大褂的”和“穿西装的”在同一栋大楼工作,楼上是科研人员在开展创新研究,楼下是企业人员在忙着创业,彼此从事的都是合成生物领域的工作,搭个电梯互相串门交流,一个聚焦产业需求的科研火花就有可能被激发,一个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就有可能被打通……在光明科学城,这种“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为深圳建立科技成果“沿途下蛋”高效转化机制的创新举措,面向全国推广。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成果要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推动产业创新。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光明科学城凭借“科研密度”“创新浓度”的优势,提出打造“科研经济先行地”,推动科学与产业深度融合,构建“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培育模式,加快催生新质生产力。
光明科学城首个“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聚焦的合成生物领域,是生物技术创新、生物经济发展的前沿领域,在食品、农业、医药、医美、化工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被列为深圳重点培育发展的未来产业。截至2023年底,光明科学城合成生物产业孵化集聚企业达92家,合成生物产业集群估值超过了270亿元。
目前,光明科学城正在全速推动合成生物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依托合成生物研究大科学装置、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等,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工程化实验验证、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创造有利条件,推动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跟随引进,朝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合成生物产业高地方向迈进。
值得一提的是,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促进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作为国内首部科学城专项法规,2023年6月起施行的《深圳经济特区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从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入手,支持光明科学城在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上先行先试,为光明科学城发展新质生产力增添新动能。
近年来,深圳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了多部单项立法。在此基础上,今年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圳经济特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列入了立法计划,拟从创新发展、环境营造、开放合作等多个方面提供法治保障,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央支持深圳在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当前,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深圳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等持续落地推进,将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科技创新环境制度等,为深圳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澎湃动能。
采写:南都记者 王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