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竞答新质生产力 龙华登“高”谋“新”重“质”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4年06月28日        版次:FT11    作者:潘莹瑜 刘庚怀

  华为开发者大会(HDC2024)在松山湖开幕,搭载盘古具身智能大模型的乐聚夸父人形机器人现场与人互动。

  日前,备受瞩目的华为开发者大会(HDC2024)在松山湖开幕。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向观众展示了乐聚夸父人形机器人搭载盘古具身智能大模型后,在工业、家庭场景中的泛化潜力。人形机器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能否在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中发挥作用,还要看机器人能否进入场景应用。

  乐聚机器人在人形机器人产业竞赛中提速明显,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成为国内首家大机器人量产交付的企业。热潮激荡中,乐聚机器人公司所在地深圳市龙华区,地处制造业大区、数字经济核心区,两个核心效应叠加将乐聚的创新叙事推向高潮,龙华也正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观察样本。

  虚拟园区上线 绘制虚实交织的经济服务版图

  新质生产力代表生产力的跃迁,其核心就是数字化、智能化。当前,新质生产力在龙华加速形成,拥有各级创新载体293家,其中国家级创新载体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700家……在数字织网的经纬中,龙华区正绘制着一幅虚拟与实体交织的经济版图。

  随着阳光逐渐贴近北回归线的炽热轨迹,6月14日,龙华区虚拟园区服务暨超市平台启动,虚拟园区惠企服务站挂牌。由此,龙华区在全市率先构建的全方位“一园一站三格”虚拟园区服务体系正式走入高质量发展的聚光灯下。依托龙华区深厚的数字底座,这一超越物理界限的概念,为市场主体搭建了一个“无界共享”的发展舞台。龙华区以此为基点,探索出一条线上线下互动、虚实交融的新型服务路径,不仅拓宽了企业成长的空间维度,更为经济生态的多元共生打开了想象空间。

  服务超市依托“i龙华”这一平台,犹如铺设了一条数据高速,将区内的服务应用系统、App、小程序悉数串联,织成一张互联互通的信息网。“i龙华”平台,宛如云端桥梁,六大服务功能——“找政策、找人才、找空间、找政务、找资金、找市场”在此交汇,为商事主体提供868项政务服务和市场服务。形成了一个全方位、集群式的服务矩阵,为企业架设起一条从虚拟至现实的快车道。

  打造“一园”特色化街道服务。引入6个街道的10个特色虚拟园区,在虚拟园区建设的过程中,银星园区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的案例,给了龙华区新的启发。银星科技园,目前已上线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服务,集成了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超200套,涉及生命健康、新材料、电子信息等行业,平台入驻超80家企业,累计服务企业近百次,不仅促进了资源的高效配置,更激活了合作与创新的潜能。

  线上一站式服务擦亮高质量服务底色。每个社区至少打造1个惠企服务站,实施惠企服务“十百千万”行动,推动惠企服务进党群服务中心、惠企服务站,为企业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设置惠企服务站地图查询功能,企业可找到就近的惠企服务站,足不出园享受各类惠企服务。

  “一站三格”的定格化服务模式,将服务的触角延展至每一个街区。397个定格企服小组,近1800名党员干部,挂点服务片区内优质中小微企业。企业可以随时联系到片区专员以获取更便捷的服务,实现企业服务员在身边,共同绘就一幅线上线下交相辉映的服务画卷,

  园区是虚拟的,服务是实实在在的。龙华虚拟园区服务企业“上新”更“上心”,深入了解企业的需求和痛点,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服务,持续提振企业信心和干劲,一个“线上无缝对接、线下贴心陪伴”的服务新生态正在逐步成型。

  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动能 进位争先引领新质生产力浪潮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地”,深圳国家高新区培育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也是经济“高产田”。2019年4月,深圳将龙华园区纳入深圳国家高新区范围,在此次扩容中,九龙山智能科技城—福民创新园片区、观澜高新园片区被纳入其中,规划主导产业为人工智能、移动智能终端、生物医药。自两大片区纳入深圳国家高新区发展版图后,龙华区构建了产业、创新和空间多规结合的更具前瞻性战略规划体系。一组数据映射出一个城区的“进化”方向:2023年度深圳国家高新区火炬统计调查结果公布,龙华园区火炬纳统企业数量715家,较上年增加186家,增长率达35.1%,连续三年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企业55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8家;园区火炬纳统企业2023年全年营业总收入2876亿元,工业总产值2651亿元,工业增加值376.37亿元,净利润122.74亿元。一家家科创企业拔节生长,一系列创新成果接连涌现,一个个应用场景开启未来……产业核心竞争力一级级提升,新质生产力的蓝图也日益清晰。

  另一组数据的具象化则更明显。2020年,龙华在园区试点打造7万平方米的激光产业基地,经过3年多的时间,该基地产值已从10亿元上升至近70亿元。华润三九的中试基地,在政策的滋养下,加速了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步伐;海目星的成果产业化基地,搭建起科研与市场之间的桥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赋能新质生产力;汇川技术的概念验证中心,晋升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树立了行业标杆……在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中,华润三九、杰普特光电、海目星等园区企业脱颖而出,在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的荣誉榜上争得了一席之地。

  “低空+N”新多元应用场景 发力创新驱动新赛道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商业化元年”,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产业之一,“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较早布局低空经济的深圳市龙华区,在这张试卷上,成绩到底如何?

  点点手机,热腾腾的外卖穿行在高楼大厦间随着无人机桨叶的嗡嗡声从天而降;设好程序,在烈日当头时请无人机替代安保人员完成公园巡检任务……蓝天与地面之间,龙华的天空越来越繁忙。

  将目光聚焦到历史性时刻的背后,一直“风口起舞”的龙华再次踩中了发展的鼓点。2023年4月,龙华区在全市率先印发了首个区级低空经济实施方案之后,便在制定政策、开放场景、宣传发动等方面频频发力;把时间轴再拉至2023年10月,龙华区低空经济产业峰会上,正式发布《龙华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指标发布获得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林左鸣评价,对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极大的规范和引领价值。

  在龙华,“打飞的通勤”“十分钟外卖天降”“无人机执勤”等新场景带动了大量企业汇聚协作,也开辟了大量低空+新赛道,加速竞逐天空之城。在无人机编队表演领域屡创行业第一的大漠大,用一场场精彩演出,将文化符号“搬上”浩瀚天宇,成为点亮城市新景观和旅游夜经济的重头戏。今年6月19日,1500余架无人机在观澜河畔腾空而起,组成“赛龙舟”场景,为观澜河龙舟赛吹响号角,从传统“划”进现代,为龙舟赛献上了科技与传统的双重礼赞,这是龙华“低空+文化”的一个生动注脚。无人机表演的创新表达方式不仅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更是对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一次革新,无人机也逐渐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让文化永续照耀的重要载体。

  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又排成“一”字……雁群迁徙时,身材健硕的“头雁”总是飞在队伍的前面,身后的同伴则依次排开,御风而行。这就是生物学家所说的“雁阵效应”。在美团低空物流、大漠大智控、哈瓦国际等头雁的带动下,龙华低空经济产业集群“雁阵”效应被激活,发展能级不断提升,低空经济产业相关企业达366家,占全市14.2%,总量位居全市第四,一个多元化、高协同的产业生态系统正在龙华快速形成。

  低空经济被认为是万亿产值的“蓝海”,想要“领飞”,只会造无人机显然不够。落地新应用场景,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模式,才能让低空经济持续“飞”出“加速度”。

  3月28日公布的《龙华区低空经济试验区2024年度建设方案》,昭示着在低空经济这一前沿领域的政策导向与实践路径,为产业蓝图的具象化铺设了基石。眼下,深圳正加快建设“天空之城”,有基础、有实力、有远见的龙华已渐显轮廓。

  产业向“新”,城区焕“新”。在这场探寻新质生产力的远征中,龙华上下正形成一个共识——精准锁定新质生产力的攻坚方向,在高品质产业与尖端技术之间画上一个乘号,激发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为锚点的新质生产力不断上“新”。

  文:潘莹瑜 刘庚怀 制版:李思萌 邓诗君 黄炽林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