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在展览现场“手艺佛山:都市中重新激活的传统形象”案例前为媒体导览。南都记者 刘有志 摄
正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和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展出的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是一次打破设计与公共艺术边界的视觉盛宴,展出的122个案例,1331件作品,反映了设计渗入当下生活方方面面的最新成果。从这些案例与作品,可以看到国家形象、产业转型、文化建设、社会风尚、生态文明等多方面的新变化、新面貌,更可在湾区特展部分,看到粤港澳大湾区在设计上的锐意探索与最新实践。
通过图文、视频、三维动画、实物等交织的展陈形式,多维度呈现的案例作品,观众可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并被那些精妙的、具有超前意识的设计所吸引。可以说三年一届的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是最具时代气息的设计与公共艺术展事,它系统梳理设计的前沿动态,展示设计在各领域的拓展,同时亦展现出深圳“设计之都”不断迭代的设计动能与生活美学。
设计创新
赋予国家庆典生动视觉记忆 呈现新时代设计学前沿实践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是本届大展的主展场,从一楼至四楼,以“展现国家形象”“推动产业转型”“助力文化建设”“引领社会风尚”“改善生态文明”5个板块分别对应A、B、C、D、E,5个展区的动态展陈流线,有如一部目录清晰、层次丰富的立体书,大展呈现了极具可读性的丰富信息与视觉引力。
观众从该馆的东门进入展厅,首先看到的便是A展出“展现国家形象”的主题案例,这一展出红色是主色调,内容包括“华夏辰辉:国家重大庆典活动设计”、“红色基因:公共空间中的精神传承”、“主场外交:国家重要外事活动的视觉系统设计”、“赛事中的美学:重大体育项目的视觉设计”等不同主题的案例,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标识设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标识设计、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陈设计、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残奥会会徽设计、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设计等作品,都在这一展区依次呈现,这些设计展现大国形象,为国家的重要庆典、重大活动与赛事,赋以生动视觉记忆,其实已悄然融入公众的日常生活中,当展览以突出的主题集中呈现在观众眼前,再一次唤起了对这些设计作品的记忆,对作品的诞生过程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如很受人喜爱与追捧的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这一形象,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的设计者是谁?在展览上便可了解这一设计出自广州美术学院团队的创作。
展览是一种视觉提炼,也是一种信息传达。在B展区,呈现的是“推动产业转型”的众多案例,包括“‘科技强国’: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设计”、“智能汽车:从一辆车到超大型智能硬件”、“无人机器:海陆空天新设计”、“数字孪生:未来工厂芯片”、“人机共生:身体演进与‘新器官’”、“新智造:服装产业的数字生产与数字营销”、“数字赋能:3D及4D打印服饰及产品设计”、“旧貌变新颜:工业遗址与历史遗址的基因重构”、“艺科融合:新时代设计学前沿实践”等内容,案例与展品可谓应接不暇。在此展出可以看到大国重器的设计,也可以了解到设计与科技如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如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设计、火星航天服前瞻性设计、FIFISH V6S水下机器人设计、4D打印参数化服饰设计等案例,这些案例展现了超前的设计意识与最新科研成果的结合,让人大开眼界,很受鼓舞。
多元融合
当代科技与审美的设计展现中国文化自信
在C展区呈现的是“助力文化建设”的诸多案例,包括“建筑新境:对传统文化的当代转译”、“溯源图新:年画重回春节”、“沉浸式剧场:表演激活公共文旅空间”、“非遗日用:传统非遗技艺的实用之道”、“智能制造:苏绣与拓扑学的邂逅相逢”、“中国时装:东方之韵的传承与时尚发声”、“手艺佛山:都市中重新激活的传统形象”、“教材与美育:教科书中的设计美学”、“阅读革命:书籍设计对阅读的改善”、“定制字体:品牌战略与价值输出”、“经典字库:传统文化的现代回归”、“从‘产品’到‘品牌’:设计助力中国钟表业”、“助力发展:湾区设计师的新作为”等不同主题。
记者在展览现场被众多优秀与唯美的设计案例所吸引,如由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设计的景德镇丙丁柴窑建筑设计、由朱锫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建筑设计,这两个设计案例都与陶瓷烧制有关,其外形、构造、功能都围绕着瓷器展开,但景德镇丙丁柴窑外观却有着纪念性建筑的威仪,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在外观上则取窑的象征性,两个建筑对比着看,功能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造型上却展现出完全不同的趣味。当代建筑师继承了传统建筑文化精髓,将历史文脉融入当代生活,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实现对传统建造的当代转译。以新的建造元素激活传统建筑空间,以当代功能植入传统建筑,设计出更自然、更具生命力的建筑作品,为当代生活营造出无限可能,以及多元可塑的空间体验。
在“智能制造:苏绣与拓扑学的邂逅相逢”这一主题中的几件作品亦令人印象深刻,值得推荐。《骷髅幻戏图》人机交互程序设计、《苏绣x数学=蒲公英》针法及应用设计、苏绣针法雕塑等作品,展现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借助科技之力,呈现出全新的未来前景。苏绣集天下针法之大成,是中国刺绣技艺的杰出代表。这些案例展示了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与清华美院研创团队对苏绣针法的拓扑学研究成果,成功将针法归纳转化为函数,生成可以记录和创新针法的计算机程序,探索出科技创新的设计之路。数字化的针法作为一种抽象语言,为设计的跨界融合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可能性。
年画是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形式,承载着美好的生活愿望。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木版和手绘年画逐渐淡出生活,成为非遗保护项目。为响应“年画重回春节”信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成立了“清华大学年画日新创作营”,“溯源图新:年画重回春节”主题中所展现的案例,即为“清华大学年画日新创作营”所推出的一批作品。该项目以艺术设计与年画创作相融合为核心理念,约请年画新生代传承人与全国青年设计师、艺术家共同进行创意设计,创作出一批展现新时代、新风尚的年画作品。再如“非遗日用”中的案例展示了非遗工艺与家具、音响、服饰等日用品的结合,展现了传统非遗技艺融入现代生活的发展趋势。
在展现现场,这种新颖的、体现“新起点·新风尚”主题的设计案例比比皆是,令人看到中国的文化自信正在年轻设计师的创作中形成一种共识。这种设计理念已渗透到国家形象、国家重器、重大活动与赛事、航天、汽车、数字化、人机共生、建筑、公共文旅空间营造、非遗日用、智能制造、时装、教材与美育、阅读体验等方方面面,这些结合最新科技手段,融合当代人的审美理念与趣味,活化文化传统的设计案例,正是设计师们对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表达,值得逐一细细品味。
艺术无界交融
从作品中领略沸腾生活 用设计与艺术提升生活品质
在D展区与E展区,观众可看到“引领社会风尚”“改善生态文明”两大主题的众多设计案例,这两部分内容也更多与公共艺术有更深的关联,从观感与内容上也可以把这些案例看作一个个公共艺术作品的集中呈现。
在“文脉延续:城市‘微更新’的空间策略”这一主题下,可以看到上海永嘉路口袋广场空间设计、南头古城活化与更新项目建筑改造设计、上海昌里园空间改造设计、普陀区市民读书中心(尚学中心)空间设计——曹杨路上的七盏明灯等四个案例,这些案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当下很受关注的城市更新的设计,如何让城市的文脉在更新中得以最大化的延续,如何让“更新”缔造的不仅是城市微景观,而是人们的幸福感,成为考验设计师及更新营运者智慧的难点,恰好这些案例提供了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快速发展而带来的设计方案。这些城市设计的中国方案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当代国人对城市生活、对人文情感共鸣、对社会风尚的理解与表达,它们是策展人挑选出来的中国样本与设计案例。
而从“无墙的美术馆:大众的审美体验”、“设计服务:地域文化再创造与设计扶贫”、“创造资源:设计赋能乡村振兴”、“蓝色时尚:传统蓝染技艺专题”、“地方重塑:艺术节的驱动力”、“消费新体验:商业空间中的公共艺术”、“两山实践:活化乡村聚落的在地性规划”、“抗疫建造:从快速空间策略到日常公共卫生安全”、“新型建造:绿色、智慧、高效的建筑”、“‘止于至善’:时尚的东方哲思”这些子展项与主题中,观众可以看到设计与艺术的无界交融,也可以很好地领略这个时代的沸腾生活,设计与艺术对于生活品质提升的重要性。
在这众多的主题中,我们也可归纳出近年来设计与公共艺术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的一个趋势,就是对地域文化再创造与赋能乡村振兴这一宏大社会议题的广泛参与,体现设计让生活更美好,让社会同富裕这样的社会机能与国家需要。
如“两山实践”这一案例从村庄发展思路、村庄定位、科学布局生态空间、保留乡村生态等角度展示部分艺术参与乡村振兴的实例,提出了保护绿水青山,构建金山银山的具体举措。再如“诗意栖居:乡村公共空间再造”这一案例,在乡村旅游的设计中,注重实地参与、服务配套和生态保护等问题。设计师把保护生态环境和乡村风貌作为重要目标。案例从改善村容村貌的产业空间、公共空间出发,通过设计策划民俗活动和艺术行动,回溯乡土记忆,营造有滋有味的诗意乡村空间。
再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乡村艺术节,不仅是拓宽了公共艺术的表现与连接力,也成为文旅融合趋势下,用艺术激活地方的话题焦点,现场展现的案例就是这方面的重要范例与“标本”。如第一届至第三届关中忙罢艺术节、2020花鸟岛国际动画艺术节、光影无界——首届新媒体艺术装置展、“青绿无边”桂海晴岚艺术节等。这些案例也喻示了公共艺术在地方重塑与赋能乡村振兴方面有十分开阔的空间与前景。
湾区艺术融合
“湾区特展”让设计与公共艺术成为美好生活的黏合剂
在关山月美术馆呈现的“湾区特展”部分共分“魅力湾区”“共生湾区”“潮流湾区”“视觉湾区”“创想湾区”五大板块。其中包括“美入生活:设计助力和谐湾区”、“老建筑焕新:湾区叠加的意义系统”、“与你童行:为湾区的明天而设计”、“与人同在:湾区设计的人文情怀”、“湾区名片:湾区设计的品牌力量”、“国之情怀:湾区设计的文化责任”、“向生命致敬:疫情下的湾区设计呼应”等26个子主题案例,共计281件/套作品。
其中有很多深圳人一看便熟悉的案例。如前海规划新布局规划设计、“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主视觉设计、《深圳轨道交通》公共艺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一期校园规划、中庭广场与图书馆建筑设计”、坪山文化聚落——图书会议中心建筑设计、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区空间及规划和标识设计、从活字到字活——深职院+字在产教融合模式下汉字文创产品设计教学与实战等等。
这些案例涉及面广,充分展现了深圳“设计之都”的设计形象与设计水准,作为国内最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赋予“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深圳设计从上世纪90年代初发韧,至今仍是各设计领域的领头羊,深圳“设计之都”形象已从文化自觉演化为文化自信的城市公共心态。从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空间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到城市规划设计等不同设计领域与形态的多元共生发展,成为城市对外认知的最抢眼路径,深圳设计演绎了中国设计在世界设计版图上的主要发展轨迹。从深圳视角延展到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整体视野,这也是中国设计大展与公共艺术专题展落户深圳,在深圳生长成国家级文化品牌的最好见证。
从粤港澳大湾区视角梳理近三年来的设计实践,此次“湾区特展”正是抓住了大湾区人文共生的主要特征,展现湾区设计的城市血脉、人文情怀、科技与生活时尚、湾区融合与城市一体化,让设计与公共艺术成为美好生活的黏合剂,呈现一个湾区设计的视觉联盟与文化共同体。可以说,“湾区特展”是中国设计大展湾区视角的浓缩与精华版。
如“与你同在:湾区设计的人文情怀”案例,展示的是为特殊人群设计的作品中,包括工益广告设计、特需产品设计以及公益活动的相关设计,从人机工程学、用户心理需求、产品细节设计等各方面满足特殊人群需要,向社会传达湾区以人为本、与人为善的温情理念,传递尊重个体、关爱人人的价值理念,推动公众观念转变,营造对特殊人群更加友好的社会人文环境。
近年来,湾区设计聚焦“设计+科技”,从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入手,以科技助推产品设计方式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为人民的生活带来物质便利。“湾区科技与生活时尚”这组案例正是汇集了湾区优秀的科技时尚产品,这些产品给湾区生活带来了精致美好的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科技生活的时尚潮流,为设计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
再比如“城市ID:设计为湾区赋形”案例,呈现的是一组城市形象视觉传达类设计作品,该组作品为以湾区不同城市设计为视角,结合自身的城市历史、社会及文化活动,挖掘城市文化元素,所进行的ID打造。
粤港澳大湾区为中国设计提供了前沿性、创新性发展平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知名设计师落户湾区城市群,这些设计师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本地设计师共同构成创新合力,为推动我国设计艺术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城市血脉:湾区匠人与工匠精神”这组案例汇集了一批湾区设计师的作品,这些作品以深厚的筑梦情怀和中国文化为基点,“活化”传统,演绎古老的中国智慧,体现了鲜明的地域设计特色。
纵观本届大展,正如大展策展召集人之一汪大伟对南都记者所说,从设计新趋势看:随着人民对物质生活追求的不平衡不满足等问题的逐渐解决,社会各界对中国原创设计的重视,中国本土设计必将越来越显视觉艺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在综合发展上相互融合,成为设计和公共艺术发展的新动力。中国产业独立自主发展将越来越多与设计结合为中国制造注入新的动能,美丽乡村建设将越来越多设计师和艺术家汇集在一起,公共艺术成为改变中国城乡面貌的重要推手,环境保护、生态发展将成为设计永续发展的主题。而这也正是本届展览主题:“新起点·新风尚”的题中之义。
采写:南都记者 谢湘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