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3版
“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一直是两会讨论的热词。日前,深圳市出台了培育壮大市场主体“30条”,其中对于“专精特新”企业的扶持,也有了更加精准的措施,包括强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梯队、加快建设一批向中小企业开放的公共中试平台及成果转化平台等。
深圳市人大代表陈寿是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会长,一直关注着“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他表示,尽管深圳已经做得很好,但仍有进步成长的空间。“从区位来看,宝安、南山等西部片区做得比较好,区域平衡发展有待加强;同时要抓住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工程四大领域,发挥行业组织的力量,做好服务平台的搭建。”
打通政策传导的“最后一公里”
在陈寿看来,疫情背景下大部分企业确实受到了较大冲击,但对于“专精特新”企业涵盖最广的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四个典型领域,在危机中也孕育着新的机遇。基于此,他建议深圳市可成立专精特新企业联盟或协会。市、区二级加大对国家、省级、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的支持力度,为各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上市辅导、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知识产权应用、上云用云及工业设计等服务,并对重点“小巨人”企业提供“点对点”服务。
“同时,还要打通政策传导的‘最后一公里’,使政策效果更快更好传导到企业、到市场。通过财政资金引导,促进上下联动,将培优中小企业与做强产业相结合,加快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提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和质量,助力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陈寿说。
建议推广宝安的多元化经验
此外,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布上看,陈寿分享了这样一组数据:深圳的169家企业按区域分,宝安、南山、龙岗、龙华、光明、坪山、福田、前海、盐田、大鹏分别达到51、47、22、14、13、7、7、4、2、2家,罗湖和深汕暂未有一家。深圳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街道共47个,除了粤海20家、西丽19家,之后数量多的街道基本在宝安,包括石岩、新安、福永、西乡、航城和福海等街道。
“由此可见,从企业分布区域来看,东部与西部相比差距明显,从企业行业分类来看,宝安各街道企业,多元化比较明显。建议市、区主管部门从行业和区域二个维度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在各区推广宝安的经验,大力发掘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他说。
采写:南都记者 张一鎏 王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