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保障性住房供应增长更明显

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发布,代表委员热议“住房、交通、青年创业”等焦点话题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4月12日        版次:NA02    作者:张艳丽 徐全盛 邱墨山 程昆

  4月11日,深圳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市长覃伟中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去年深圳工作,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安排今年十方面重点工作任务。

  任务内容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与每一位市民都息息相关。报告一经发布,便受到两会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南都记者梳理节选出报告关键词和各界关注焦点,通过解读报告,了解2022年深圳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住房

  专家:更加关注新市民、青年人群体住房问题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到,从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看,或因当前市场因素影响,住房和土地供应力度与前一年相比仍保持相对平衡的态势,但建设筹集公共住房和供应分配方面的增长较为明显,尤其是老旧小区改造的规模变大。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李宇嘉认为这源于深圳供应结构性的变化,更加重视保障性住房的供应。前几年深圳大量筹集的保障公共住房的项目已经实现从建设到供应的一个井喷阶段,所以2022年供应增加也在趋势之中。

  这些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深圳对于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问题的关注。近日,金融部门专门出台新市民相关的金融扶持政策,有关部门也印发《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都表明了国家对于新市民,对于年轻人的住房保障问题非常重视。李宇嘉表示,深圳这座城市年轻人口占比高,年轻人口住房压力也相对较大,“这个群体的住房问题需要重视,正好趁市场相对稳定的时候,做好这项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交通

  专家:对照建设全球标杆城市,把握住机场、铁路、港口三个抓手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条件。近年来,深圳交通建设发展一直强调补短板、促协调,经过多年赶超,已经迈向新的阶段,为深圳建设成为极具创新力的创新型城市提供了有力的之撑。“深圳的交通已经从以前的‘末端’位置,转向了枢纽地位。”不过,在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看来,和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相比,深圳的交通发展依然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

  胡刚认为,要强化交通枢纽地位,深圳必须对照建设全球标杆城市,牢牢把握住机场、铁路和港口建设三个抓手。除了加快推进机场三跑道、T2航站楼建设,培育一流的主基地航空公司之外,胡刚建议,要加快推进深圳第二机场规划建设,开辟更多的国际航线,强化国际航空枢纽地位。

  铁路建设方面,《报告》指出,推进深江铁路、深汕铁路、深惠城际、深大城际等项目建设,打造西丽枢纽等一体化建设示范项目,开展广深第二高铁前期工作。“深圳‘南北终到、东西贯通’的高铁通道布局在不断完善,铁路枢纽城市的地位在加强。”胡刚建议,在积极拓展对外铁路通道布局的同时,也要推动铁路提质提速,加快与国内各个城市的互联互通。港口建设方面,胡刚认为,深圳港口有着天然优势,要继续保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优势,巩固港口物流城市枢纽地位。

  关键词:法治

  专家:推进合规示范区建设等对企业“走出去”将有切实帮助

  “深圳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不少法治的亮点,”深圳市蓝海法律查明和商事调解中心执行理事长、深圳市蓝海大湾区法律服务研究院院长、深圳市先行示范区(法治组)专家肖璟翊表示,按照中央的相关部署,深圳要做法治先行示范。深圳有较多的法治方面的创新探索,例如在全国率先创设法律查明机制,使域外法律查得准、用得明,这一机制被列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深圳可复制、可推广的47条经验之一。

  肖璟翊表示,深圳成功发展的其中一条经验就是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报告中提出,要建设“合规示范区”“打造涉外经营合规风险预警平台”。在当前国际环境发生复杂变化的情况下,这对于企业走出去将有切实的帮助,有利于企业提升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合规体系,科学应对海外投资经营出现的风险。

  肖璟翊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全面提升法治建设水平”以及建设前海的“四城、两平台、三中心”,深圳善于法治创新,也善于为创新提供制度保障。不久前,《深圳经济特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获通过,该条例在深圳先行先试的实践基础上,率先对商事调解制度、中立评估机制等作出创新性的规定,“相信该条例的出台,将有力地推动争议解决的多元发展,使法治创新更有底气,并通过实践积累,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关键词:文体

  委员:应广泛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推动文体产业化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深圳将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打造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区域文化中心城市、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和国际著名体育城市。

  深圳市政协委员、香港观澜湖集团副主席朱鼎耀今年重点关注深圳体育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等问题。朱鼎耀建议,政府部门应该通过政策引导,广泛运用社会资源,聚合民间力量,发挥运动协会、企业机构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共同推动深圳体育事业的发展。

  来自体育界的政协委员刘丰宁认为,深圳已经到了打造国际体育名城的关键时期。可以通过以下几条路径加强建设:吸引国际性大赛落户深圳,要具有代表性,有一定规模;要多组织比赛,布满全年的时间周期。打造国际体育名城要配套健全的体育设施,目前深圳并未达到国际体育人均体育设施面积,建议加速相关建设,搭配更多的产业配套,如体育制造业、服务业,通过打造国际体育名城的契机,带动更多深圳的群众去参与。

  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民进深圳市委会在提案中“推进非遗进商圈,推进非遗文化的创新性和可持续性发展”。提案中指出,可以将优秀的非遗项目引入产业园区、商业中心以及公园等公共场所,让传统文化进入生产、消费和生活的全链条,有利于非遗的活化和活态传播,同时也能为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增加经济效益,让其能够继续薪火相传。

  朱鼎耀也建议,深圳应该在非遗产业化发展方面迈出超前一步,在尊重非遗项目原生态、本真性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组织专家探索研究不同种类非遗的产业化方式,制订出台非遗产业化发展规划。有了政府的科学规划与引导,才能平衡好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达到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关键词:深港澳合作

  港澳创业青年:紧抓机遇实现更大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去年工作成绩时提到了一个数据——深港青年梦工场新孵化创业团队87家。对此,在梦工厂工作的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中心(以下简称青创中心)理事长王凯深有感触。

  他告诉记者,这些港澳青年创业团队中有不少就来自他所在的青创中心。“港澳青年对大湾区的认知度在提高,加之这几年的成功案例,加大了他们来到大湾区、前海发展的信心。”王凯说,前海针对港澳青年有专门的政策,从创业扶持到人才住房,帮助他们在这里安家立业。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深圳要高品质打造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这也让王凯倍感鼓舞。他告诉记者,今年青创中心也将紧抓机遇实现更大发展,并进行全方位的提质升级。硬件方面,从现有两千平的空间扩充到五千平,以满足港澳青年日益增长的场地需求。

  软件方面,青创中心还将增加创业导师配比、提高运营人员的服务水平。“中心50%以上的员工考取了创业孵化从业人员证、孵化载体管理人员及创业导师证等相关资质,今年计划让所有的运营人员都参与相关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焦点

  十大重点工作:

  一、抢抓“双改”示范重大机遇,纵深推进改革开放

  二、发挥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整体效应,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三、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增强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

  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功能

  五、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以绣花功夫规划建设管理好城市

  六、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

  八、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

  九、打造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全面提升法治建设水平

  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统筹:南都记者 程昆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孙阳

  南都记者 张艳丽 徐全盛 邱墨山 程昆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