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罗湖水贝管控区:


防控指挥部近在咫尺 线上买菜如常进行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1月14日        版次:NA04    作者:张一鎏 许松龙

  卢媛为管控区内的居民送药。

  1月9日,深圳新增1确诊病例,工作在罗湖区翠竹街道水贝万山C座,随后该区域划定为封控区,北至水贝一路、东至翠竹路,南至田贝四路,西至贝丽北路包括翠景大厦在内的区域划定为管控区。整个管控区一共有15栋建筑,涉及到2885人。1月13日下午,在划定后的第5天,记者现场直击管控区内生活情况。

  “水贝万山”:第一时间统筹生鲜和超市,保证生活如常

  走在罗湖区翠竹街道贝丽北路上,马路两侧红色的围栏格外显眼,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同时存在在这条路上,高高的“水贝万山”园区牌坊,把内外、左右分成了不同的“时空”。

  面向马路的右边是被正在被封控的水贝万山C座,围栏外堆放了几个纸箱,上面写着“红色礼盒-手挽袋”的字样;左边则是处在管控区的阳光天地家园,有小区居民陆续下来领取自己的快递、外卖。封锁线外是正在通过电话核对地址信息的外卖员,线内是正在为外卖消毒的工作人员。而在马路正对面,就是翠竹街道疫情防控现场指挥部所在地,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或需要解决的问题,赶赴现场几乎是30秒内就可以完成的事情。

  穿戴着全套防护工具,低头弯腰拿着酒精壶持续消毒的,是翠竹街道公共事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伟霞。自该片区封控管控开始,她就一直在此工作,为居民宣讲防疫政策,并协助开展快递消毒、运送物资等工作。“已经在这里工作好多天了,防控很平稳的在进行。最开始的时候居民担心肉菜短缺,我们第一时间统筹周边的生鲜和超市,建立了微信群,让市民可以第一时间下单购买自己需要的食物,缓解了紧张气氛,现在生活一切如常。”

  一切如常,也是工作在这里的顺丰快递员袁师傅的感受。“小变化肯定有,例如快递消毒的次数变多了,公司给准备的防护用具变多了。以前是上楼送快递,现在是统一放在转存点,其他的就没什么大的变化了。我对防疫挺有信心的,深圳做得好,不怕。”

  沿着贝丽北路前行,便是防范区。在防范区内,市民可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进出,路边的珠宝店,照常营业。走进店内并没有前来零售购买的顾客,工作人员正在打包着快递。据介绍,店里零售业务确实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但是线上销售渠道依旧畅通。

  化工大院一带:骑共享单车送药,每天十多单

  由贝丽北路右转至水贝一路,处在管控区的化工大院门口,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变身“搬运工”,接过外卖小哥、肉菜市场工作人员的袋子,放在入口处的桌子上,由另一名工作人员开始消毒,最后递给下来取餐的居民们。“我是附近市场的,每天大概来小区3、4次吧,一次大概七八袋,和以往来买菜的数量差不多,只不过现在送到门口了。”前来送菜的小哥说道。

  正值下午3点多,化工大院管控区内的居民们正下楼进行核酸检测。有的小朋友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有穿着睡衣的居民,排队间隙做着简单的健身动作,也有居民走到小区门口,低头寻找着自己的快递。而紧邻着化工大院的金贝苑小区,核酸检测的队伍也排了起来。在小区门口,两名工作人员,推着小车运送高过自己的防疫物资;一位邮政的快递员,手拿着酒精,对着快递反复消毒后,将其递给了小区工作人员。

  此时,一辆“小黄车”直直驶来小区门口,人还未下车,声音就响了起来,这样一段对话开始了:“这是X楼XXX刚刚下单的药物到了,我在群里通知了让他来拿。”“好的。你上午送来的药物,到现在居民都还没来拿。”“还没来吗?我赶快去问问怎么回事。”

  “风风火火”骑车而来的,是翠锦社区工会的积极分子卢媛,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在做志愿者。最近几天,她多了个身份——“送药员”。“因为管控区居民只进不出,购药的需求很多且着急。考虑到这种情况,我们就建了微信群,把药店也拉进群,居民在群里点单,药店接单,我来送单。每天大概四五次,十几单的样子。”卢媛说。

  由于药店与小区之间的距离接近1公里,走路要15分钟,快走也要10分钟。卢媛果断选择了小黄车作为她的好伙伴,骑着小车送药,成了她的日常。“平常我还要协助做流调,时间对我来说很宝贵,恨不得能一下子就到小区楼下送药,骑着小黄我都嫌慢。”

  卢媛做流调主要在水贝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对面有一家平价超市,由负责肉食和蔬菜的两位老板合伙。不时都有生活和工作在附近的阿姐过来买菜。“最近这几天,来的人虽然少了点,但是买的肉啊菜啊变多了,整体上还是没啥变化。我觉得我们的生活,和没有发生疫情前没什么太大区别,就是检测核酸次数变多了。”店铺老板说,“也就第一天的时候比较紧张,但你看啊,我们对面就是党群服务中心,一堆红马甲进进出出,看到他们这么多人在防疫,都安心了,慌什么怕什么呢!”

  若不是红红的围挡、拉起的封锁线、放着外卖的转存点,封控管控区一切如常的生活,并看不出他们的不同。一切如常,弥足珍贵。

  采写:南都记者 张一鎏

  摄影:南都记者 许松龙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