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称,高树是法律界最会写诗的人,是诗人界最懂法律的人。诗人与律师这两种看似相差甚远的身份,在高树身上形成了一种奇妙的融合。
作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律师事务所华商律师事务所的掌舵人,高树每天需要高效处理各类繁杂的事务,时刻关注行业趋势与政策动态,精准把控律所前进的战略与方向。
与此同时,他的个人诗歌公众号几乎保持着“日更”的频率。这样的创作能量与密度,很多专职诗人也自叹不如。他的灵感总是来得很快,有时十分钟就能写完一首诗。
不同于公众印象中专业却高冷的律师形象,高树始终认为“律师行业是有烟火气、有温度的行业”。一如他诗歌里所展现出来的,能听见“恭敬、澎湃,有温度的响动”。
高树是深圳第119名律师,从1993年执业至今,律师生涯已近30年。他见证了深圳法治社会的发展,参与创办了华商律师事务所并担任主任和首席合伙人。华商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律师事务所,在中国律所30强中排名17。
律所主任在关注什么?本期南都“大律师访谈”栏目邀请高树作为对话嘉宾。
A 谈职业
一生最想做的就是律师 法律需要和所服务的行业同频共振
Q:您如何看待律师这份职业?
高树:我大学学的就是法律专业,我一生最想做的就是律师。我做律师30来年,至今仍对这份职业有着一份近乎理想主义的追求。但我要说,律师行业是有烟火气的行业,不是纯粹的理想可以到达的,要在大量的实务工作中去作为。好律师要有良好的态度、执着的付出、培养法律思维、实现专业建树。
我认为,律师不止是一份职业,更应该是看待世界的一种视角,作为法律人,律师有更多了解生活现象的途径和机会,要通过办案构建价值观和法治视野,创建一种类似“专业法治”的微观法治体系。
Q:公众对律师行业是否存在误解?
高树:深圳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的法律需求都会越来越多。但是“需要”不等于“接受”,这两者之间是有距离的。
普通老百姓对法律的需求,说白了就是针对具体案件的法律服务。但是目前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模式、收费等等,可能还不能被很多老百姓接受。这之间,牵涉到行业发展、社会发展、沟通技巧等许多问题。此外,深圳有大量的科技创新企业,时时都有小众的研究行业和新的业态在这座城市发生。这些企业有大量的法律服务需求,但律师的专业格局可能还未涉及到那些行业领域,这种时候,我们的服务和企业的需求就无法匹配。法律需要和所服务的行业同频共振,尤其是在深圳这样的城市。
B 谈深港
深圳河正在逐渐被模糊 法律服务的生态也是如此
Q:深圳律师有哪些短板和优势?
高树:深圳地处大湾区,毗邻港澳,商业氛围更浓郁,市场开放程度更高,没有壁垒,大家共同建立起一个相对公平竞争的环境,这是深圳律师行业的一大特点。
此外,深圳科技创新的氛围好,改革开放的氛围好,科技创新给了法律服务很大的空间,深圳的律师可以在第一时间贴近这些高科技企业,华商的专业化建设也是紧紧围绕深圳市产业发展进行布局,例如华商这两年在做的区块链、数字经济、医药健康产业法律研究院,这是很多内地的律师没有机会接触的。
如何在深圳乃至全国打造有影响力的律所品牌,是我此前担任深圳律师协会会长期间一直在思考的议题,也是华商一直在实践的课题。
Q:如何看待深圳与香港的关系?
高树:20多年前我曾有这样一个论断,一条深圳河把深圳香港隔开,当时我就提出,“这条河很可爱,但它有多可爱它就有多讨厌”。我这么说的原因,是地理上和香港的接近可能给深圳造成恍惚的误解,以为自己已经很国际化,但结果是深圳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有可能起早赶晚。至少在法律领域,北京、上海包括内地的许多城市,过去这些年可能都比深圳更重视与香港的交流学习。
今天的深圳河正在逐渐被模糊,港深一体化正在变成趋势,法律服务的生态也是如此。经过40年的发展,深圳的法律行业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未来如何打好深港融合的牌,是行业需要重视的问题。
C 谈职业规划
要拥有把律师做成事业的使命感 家国情怀法律思维工匠精神缺一不可
Q:华商在大湾区的布局是怎样的?
高树: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优势是深圳律师行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桥梁。
华南片区属于经济发展比较旺盛的区域,华商作为华南地区的专业性大所,率先在香港和澳门建立了联营所及分所,在广州、东莞、珠海、惠州、佛山等城市建立了分所。可以说,大湾区对我们助推国际化有着无可替代、至关重要的意义。目前,深圳地区还未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总部律所,而华商正试图向这个目标靠拢和发展。
在“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的政策背景之下,以建立新型国际化、自贸区法律服务、全产业链法律服务三大体系为核心,建成立足大湾区、面向全国、对标全球的先行示范所,这是华商未来的发展目标。
Q:您对年轻律师有怎样的建议?
高树:我常说,历史不长,未来不远。在全新的历史背景下,年轻的律师的时空感要更迫切,每个年轻人都要以年轻为自豪,但也不能把年轻当作资本来消耗。今天的年轻律师,机会很多、选择很多,但是困难会更大。我曾说过,如果上华山的路有很多条,那么登上华山的人会比现在更少,所以年轻人要格外小心,不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选择上,要珍惜选择的机会,但是要切忌彷徨和游离。要拥有把律师做成事业的使命感,注重“道”的建构,履行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家国情怀、法律思维、工匠精神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D 谈个人关注点
希望法治成为幸福生活的指数 希望构建有温度的法治社会
Q:您最近在关注什么社会议题?
高树:我一直在关注法律服务、法治体系构建和社会生态的三位一体。我希望法治能成为幸福生活的指数,希望我们能构建有温度的法治社会。
另外,我尤为重视合规体系的建设。中美贸易摩擦为中国企业上了一堂深刻的“企业合规课”,在这样的背景下,华商推动成立了深圳首家由律所发起的合规法律服务中心,积极响应建设先行示范区,倾力支持深圳市司法局提出建设合规高地和合规示范区的要求,将为深圳企业在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反洗钱、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设计、风险防范和争议解决提供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化精细服务。无论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提升合规意识、根植合规文化,可以说,合规是法治社会的通行证。合规应该成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一切皆合规,法治社会就建成了。
Q:您最近阅读/观看了什么书/影视?
高树:最近在重读加缪的作品,他是我从大学时期就很喜欢的哲学家。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当下,重温加缪的《鼠疫》,很有启发意义。另外,阅读古典诗词,并与现代诗作对比,一直是我的兴趣所在。
Q:您如何看待法律与文学的关系?
高树:我一直在写诗,已出版一本小说、三本诗集,另外《律师的荣耀》一书很快也会和大家见面。我理解的法律其实就是现实生活,它也是美好的,这和文学的方向是一致的。说到底,法律和诗歌既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正如我们日常生活的两面。我一生最幸运之事,一是我学习法律而一生以此为业,二是我喜爱文学又能一生与之相伴。
我希望法治能成为幸福生活的指数,希望我们能构建有温度的法治社会。
我理解的法律其实就是现实生活,它也是美好的,这和文学(特别是诗歌)的方向是一致的。
统筹:郭锐川
采写:南都记者 吴灵珊(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