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打通赣深“肠梗阻”带动沿线产业发展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12月10日        版次:NA02    作者:张艳丽 张馨怡 邱墨山

  赣州信丰脐橙。

  赣州凯马汽车。

  赣州国际陆港。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江西省是我国中部大省,但崎岖的地形导致交通不便,这成为了当地发展中最大的阻碍。12月10日,赣深高铁将正式开通运营。通车后,赣州到深圳的时间,将由原来的7小时缩短到仅需2小时。对于两地经济发展来说,有专家分析,赣深高铁是一条助力发展的腾飞之路,彻底打通了江西与深圳之间的“肠梗阻”,人员交流、产业互通、旅游业发展等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促进当地农业、旅游业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赣深高铁开通,旅游业无疑是最先和最为直接的受益产业之一。赣州文化底蕴深厚,既是苏区精神的发源地,又是红军万里长征的起点城市,是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目的地,蕴藏着深厚的红色文化。

  据统计,目前赣州年接待红色旅游游客4000余万人次。可以预测的是,借助“赣深高铁”连入的“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届时江西将会吸引大量广东乃至全国的游客。这无疑将会加速江西的旅游产业的发展。

  世界脐橙看赣南,赣南脐橙看信丰。2020年,赣州全市脐橙种植面积170万亩、产量达138万吨。通过发展脐橙产业,赣南人民找到一条增收致富路。而赣南脐橙与深圳渊源颇深,近年来,超过20万吨的信丰产赣南脐橙通过深圳港口销往世界各地。

  随着赣深高铁的开通,脐橙产业在大湾区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延伸。江西省信丰县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刘秀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信丰脐橙每年产25万亩,今年已经产了20万吨。信丰到深圳只需要1小时25分钟,非常方便、便捷。“这将有利于深圳港口带动出口到世界各地,预计明年出口销售量翻一倍。”

  不只是脐橙。同时,赣深高铁还将助力江西的“山货”出山,荔枝、龙眼、茶叶、猕猴桃、百利果等特色农产品将搭上高铁列车远销全国各地。这将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释放更多的民生红利,为沿线区域按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键”。

  以家具、服装、电子等为产品出口的赣州国际陆港,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张名片。目前,赣州国际陆港共运营19条中欧(亚)班列线路,5条铁海联运“三同”班列线路。业内人士分析:“在已有的’深赣欧’班列的基础上,赣深高铁的开通,将为赣州国际陆港巩固提升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通道优势,并带来新的货物集散效应。”

  

加快湾区产业转移,促进江西经济转型

  

  近年来,江西承接了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大量产业转移落地,包括机电、服装等产业大量落户江西。不过,总体上来看,目前江西和周边的差距仍然不小。在产业结构方面,钢铁、纺织、石化、食品等传统产业仍占据主导。

  如何加快产业转型?江西省一直在苦苦寻找答案。今年8月,《关于江西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加快崛起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积极承接先进制造业转移;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世界级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产业的重要配套基地和延伸带。

  近年来,江西引进的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大多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项目,如欧菲光在南昌投资的高像素手机摄像模组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立讯精密在吉安投资的电子产品及模具生产销售项目等。同时,江西与华为公司、中兴通讯、腾讯等企业往来日益密切,落户了华为云计算中心、腾讯觅影实验室、海普洛斯基因组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

  事实上,粤港澳大湾区一直是江西招商引资主要来源地,广东省也是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来源地,常年居江西利用省外项目资金第一位。2020年江西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合作推介会上,当场签约项目156个。其中,外资项目4个,金额47.9亿港元;内资项目152个,金额2080.42亿元。项目涉及产业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航空、有色金属等产业为主,还包括生态旅游、商业综合体、物流、医疗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但不容忽视的是,与粤港澳大湾区不便的交通,制约了商贸往来的效率。赣州国际陆港集团副总经理肖凌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之前原本有一批广东的重要客商要来赣州业务交流,在查询火车时间后,以交通不便拒绝了这次重要的洽谈。这件事一直让他耿耿于怀。

  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产业发展等对接和合作的基础,尤其是高铁、城际铁路等轨道交通是重点。业内人士分析:“赣深高铁开通后,为沿线产业发展提供了物流保障,也为调整沿线区域各板块之间的产业关联配套和资源配置创造了条件,从而推动湾区产业转移步伐。”

  

深圳辐射作用更突出,两地经贸往来更频繁

  

  从地理位置上看,赣州是江西的“南大门”,毗邻广东,是江西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最前沿。同时,赣州与粤港澳大湾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商缘相连,关系密切,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深赣两地的交流日渐频繁。2020年,深赣“港产城”特别合作区正式开工建设。同时举办了深赣港产城特别合作区投资合作推介会,与20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入驻意向协议。这掀开了“特区+老区”合作共建新篇章,有力助推赣州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迈出了建设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重要一步。

  同年11月,赣州与深圳盐田港签署赣深组合港运营协议,当月实现试运营,在全国首创“跨省、跨关区、跨陆海港”的通关新模式。通过运营“组合港”,加快实现陆港与海港同样的作业模式、同样的信息系统、同样的通关效率。

  山东凯马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于2016年签约落户赣州新能源科技城。该公司副总经理伦宗飞认为:“赣深高铁开通,首先就是人才交往更密切了,我们与珠三角的往来交流更方便,也势必更加密切。另一方面,我非常看好高铁快运,以前我们从广东运输一些零件来赣州,需要花不少时间,现在如果遇上急件,高铁快运2个小时就能送达了,这也将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今年11月15日至16日,江西省委书记易炼红深入赣州市调研。调研中,易炼红就强调,要加快建设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着力打造新时代“第一等”的营商环境。推动改革开放走深走实,加快基础设施的“大联通”、体制机制的“大接轨”、全方位领域的“大衔接”,牢固树立“凡是大湾区能做到的,赣州首先要做到”的理念,努力打造成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国际货物集散地。

  “江西应充分利用赣深高铁开通的机遇,吸引外来资源及留住现有优势资源双管齐下。”专业人士指出。“赣深高铁的建设,打通了江西与深圳之间的’肠梗阻’,深圳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两地之间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将更加密切。江西要有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措施,要瞄准大项目,加强重点招商的力度。”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