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福田反诈预警地图上线引关注,揭秘高发电诈手法

●投资贷款、冒充类诈骗占比最高,骗术其实大多挺老套●为何仍不乏居民落入陷阱?南都记者回访受害者揭谜底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12月23日        版次:NA04    作者:程昆

民警深入辖区开展反诈宣传。

11月份,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联合南方都市报研发的“福田反诈预警地图”(以下简称预警地图)历经两个月的试运行和调试后,面向市民正式上线投用。这款警媒携手打造的集警情分布、反诈预警、案例解析、一键报警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意反诈宣传平台,在辖区内广泛传播,截至目前已获得10W+点击。

值得关注的是,预警地图中动态更新的电诈警情占比及多发手法占比,不仅为辖区居民提供了精准、及时的防骗预警,也深刻揭示了辖区电诈案件的发案情况和特点,为开展更加精准的反诈宣传提供了参考依据。

  数据

全区电诈案件中,投资贷款、冒充类诈骗占比超五成

结合预警地图9-11月呈现的高发诈骗手法统计可见,投资贷款和冒充类诈骗发案占比在14种常见手法中占据第一、第二的位置,而两者合计占比超过五成。其余包括招聘诈骗、网络交友和网络购物等诈骗手法则分布在3-5名,每月排名略有浮动。

以12月21日更新的第51周福田区电诈警情占比情况可见,冒充类诈骗占全区诈骗类警情的30.4%,投资贷款类诈骗紧随其后占27.5%。

南都记者梳理近期福田区的投资贷款及冒充类诈骗案件可见,诈骗分子使用的大多是常规套路,且在日常的反诈宣传中被广泛提及的手法,但为何仍不乏市民掉入陷阱?与诈骗分子博弈期间,到底是对方的哪一举动彻底击破了受害人的防线?

对此,南都联合福田警方,结合预警地图呈现的诈骗警情情况,对辖区内的多位电诈案件亲历者或受害者进行了回访,力求从当事人的视角对电诈手法进行剖析。

  提醒

及时拨打反诈热线,可争取第一时间拦截被骗钱款

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没想到这样的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是被受害者提及最多的一句话。事实上,无论是投资贷款,还是招聘、网络交友和网购,都是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的行为。福田分局基层基础大队民警冯加庆告诉记者,正是由于习以为常,人们反而容易放松警惕,疏于防范,也就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如何提高市民对电诈的敏感性及警惕性,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主动关注、主动预防,是开展反诈宣传所要解决的一个痛点问题。

为此,福田公安分局开展了广泛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反诈宣传,建立起了覆盖不同维度的反诈机制。比如,线下建立的专职蓝马甲队伍,在辖区开展反诈宣传;于12月20日成立的首支社区反诈志愿队,吸收辖区的退休人员、社区社工等加入其中。由福田派出所定期开展反诈骗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后,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反诈宣传志愿服务,对身边或所在单位发现的涉诈骗风险情况作出预警和上报。线上则通过推文、短视频及预警地图小程序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以期引发市民的主动关注。

结合近期高发诈骗情况,福田分局指挥处民警郑伊丽提醒市民提高警惕,一旦不慎落入骗局,也需保持冷静,并可及时拨打深圳市公安局反诈热线81234567,争取第一时间尝试对诈骗款进行拦截,争取挽回损失。

  成果

福田反诈呼叫中心成立半年多,已成功劝阻7万余人次

据了解,今年5月份成立的“福田反诈呼叫中心”在反诈骗拦截方面成效显著。截至12月15日,已经呼出了11万余个“劝阻拦截”电话,成功劝阻了7万余人次,避免市民财产蒙受损失。

福田公安分局指挥处处长张保军表示,“反诈骗,既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防御战,我们以警情为导向,严厉打击电诈违法犯罪的同时,不断深化警媒、警企合作,线上线下开展精准反诈宣传,不断提高辖区群众的识骗防骗能力。”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总体形势依然严峻,而且呈现出技术对抗性强、诈骗手法翻新快、诈骗目标年轻化等新特点、新趋势,日益危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为此,福田警方从“打、防、管、控、宣”坚决遏制反诈违法犯罪的同时,倡议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反诈骗事业,群策群力,强化自我防范意识,参与反诈志愿行动,切实守护好福田市民的财产安全。

  案例

  1

  日均收益超30%?虚假平台投资80万血本无归

作为常年占据高发诈骗手法榜榜首位置的投资贷款类诈骗,可以拆分为投资与贷款两类。其中投资类诈骗,其情节大多是以高收益、低风险投资为诱饵,诱使受害人到虚假APP或平台充值投资,而投资款项到了假平台和骗子的手中自然有去无回。

这一手法的突出特点就是向被害人许诺“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机会。近日,遭遇投资骗局的聂女士回忆称,在对方所谓的数字货币投资平台投入资金后,账户内的金额“每天都是超过30%的增长”。在如此巨大的收益面前,本身从事金融行业的聂女士也放松了警惕,分多次向平台内转入了80万的资金,而最终的结果则是投资款无法提现。

“说到底还是人心的贪婪,而且总想着这样的事儿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聂女士表示,回看骗子的手法也并不高明,自己对这一套路也早有耳闻,但看到账户里的钱每天都在增长,还是被“利益”蒙蔽了双眼。

  2

  提现贷款先转账?退休老人一时大意掉入骗局

与投资类诈骗类似,生活中多发的贷款类诈骗主要也是利用虚假APP做文章。诈骗分子以办理贷款需要验资、填错资料需要充值解冻账户等理由,诱使受害人转账。

家住福田的陈先生近期有资金需求,但因已经退休且年事较高,通过一般渠道办理贷款较复杂。某日,其通过短信与一名“信贷专员”取得了联系,并按照对方指引下载了APP进行贷款申请。

填写完资料后不出所料,APP显示陈先生贷款成功,但对方表示要测试其“还款能力”,要求先转账1600元到指定账户。陈先生转账后仍无法提现,对方又以银行卡数字“填错”为由,要求陈先生继续转账。

“好在我醒悟得早,没有继续转钱。”陈先生表示,当对方再次要求转账时,他就已经明白自己遭遇了诈骗。

“经常看到这种套路的宣传,我一开始也有一定的警惕。”陈先生告诉记者,贷款期间,其向对方索要了工作证及合同,而骗子也都出具了相应的资料,因此自己就信以为真陷入了骗局,所幸及时醒悟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常年在反诈宣传一线工作的福田区反诈骗教育学院院长、反诈专职讲师庄志仲表示,日益丰富的金融服务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平时在网上购买理财或者进行小额贷款,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这也给骗子带来了可乘之机,虽然手法老套,但如上述个案中反映的情况,在利益面前与精心准备的话术之下,人们就容易盲目自信,疏于防范,最后陷入骗局。

  3

  先骗女儿录视频,后骗父亲索赎金300万

发案率长期位于第二位置的冒充类诈骗,其手法也有迹可循。诈骗分子冒充被害人亲朋、上司或者是公检法机关的手法较为常见,其通过非法获取的被害人个人信息、精密话术等博取当事人信任后,实施诈骗。

11月13日晚,家住福田的韩先生接到了一通来自“海外”的陌生电话,出于防范心理,韩先生并没有接听电话,但对方仍不放弃拨打,并发来了好友申请。

通过申请后,对方开门见山,“你女儿在我这里,想要她安全,立马转账300万到指定的账户中。”韩先生紧急与在外地读书的女儿联系,但女儿的电话和微信均无法联系,韩先生一家人心中发毛,犹豫要给“绑匪”转账。

犹豫之际,韩先生决定向警方求助。福田分局香蜜湖派出所办案民警经过分析研判,初步判定该案不是一宗绑架案,而是典型的冒充类电信诈骗案。办案民警一边陪同韩先生与“绑匪”沟通,一边联系韩先生女儿所在地的警方协助找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绑匪的“声音”逐渐势弱,索要的价码也在逐步降低。另一边,韩先生的女儿也被当地警方找到,这起电信诈骗案件终被成功识破。原来,诈骗分子为营造韩先生女儿被“绑架”的假象,事先冒充公安机关与其取得联系,以“你父母涉嫌犯罪”为由,诱骗韩先生的女儿录制了一些视频并下载了可以屏蔽外界信号的软件,这才造成了其失联的假象。

回顾双方二十几个小时的博弈,韩先生坦言,骗子的电话就是打出的第一招,一旦接招,对方就会使用事先准备好的视频等连招发出,让人难以招架。

而对于这种诈骗套路,韩先生坦言,有所耳闻也保持了一定的警觉,但当事情真的发生在自己和亲人的身上时,“难免心里发毛。也许我自始至终不接电话、不加微信,就不会发生后面这么多事情了。”韩先生说。

该案的办案民警李明启指出,冒充类诈骗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正如韩先生所说,就是双方首次接触。一旦接招,诈骗分子就会利用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精密话术等,去瓦解受害人的心理防线。

“遇到对方身份不确定又涉及资金往来的时候,一定要多渠道去核实对方的身份。”李明启表示,而遇到假绑匪、假警察的时候,则更要第一时间向警方寻求帮助。

采写:南都记者 程昆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