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区长刘智勇(右)、广西西林县县长欧阳可爽(左)“空降”消费扶贫直播现场。
直播销售农特产品。
广西百色西林县的罗湖扶贫蜂箱。通讯员 林伟 摄
就业产业园的生产者。 通讯员 林伟 摄
5月12日,深圳罗湖区区长刘智勇“空降”直播现场,变身主播在拼多多平台上,携手罗湖区对口帮扶的隆林、西林两县县长,为“观众宝宝们”安利农特产品。罗湖区更是在直播现场为网友派发百万扶贫消费券,鼓励市民下单消费献爱心。
一线城市区级主官率先前往对口扶贫现场直播带货,在深圳开先河,在全国亦属率先尝试。真金白银补贴+风趣幽默主官带货,带来了一系列亮眼的数字:近200万人次的观看,店铺粉丝数字增长20倍,实现销售额比日常最高值增长12倍以上。
主官们缘何会走上主播台?背后的根本是扶贫模式的升级与转型。扶贫不是简单的捐赠爱心资金,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如何提升当地产业的造血能力,巩固脱贫成效、防止返贫现象,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让贫困群众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是扶贫工作中必须要面对且要努力去解决的命题。
2020年是扶贫攻坚决胜之年,消费也是深圳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战场。罗湖区将辖区发展成功经验,复制到扶贫工作之中,并积极发动社会力量,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平台,助力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内在竞争力;一方面搭建企业与当地产业沟通对接的平台,为当地产业发展找出路,打通消费扶贫全链条,将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创新
将城区发展成功经验 复制到消费扶贫中
此行中,罗湖区除了发放消费券、主官带货外,还为两县送去了“大礼包”:向两地捐赠爱心帮扶资金1410万元,并与两地签署扶贫产品政府采购意向协议;罗湖企业华润万家、苏宁易购、宝能控股、八马茶叶与当地签署消费扶贫合作框架,更促成电商平台拼多多、快手红人“散打哥”与两地签订合作协议,助力当地电商产业升级转型,提升贫困人口“造血”能力。
当消费扶贫遇上直播带货
消费券、电商平台、网络带货当红主播,这些词对于市民来说耳熟能详,但应用到扶贫攻坚战中,却并不多见。当消费扶贫遇上直播带货,一场消费扶贫直播的热闹背后,此次罗湖为两县带去的,是城区建设经验、互联网平台资源与新经济形势发展的技术支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民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影响。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罗湖在本辖区推出“礼享罗湖”活动,采用消费券的形式,有效带动了消费。仅仅是五一小长假期间,撬动消费近1.2亿元。“基于此,我们创新性地将这一经验复制到消费扶贫中,结合当下最流行的直播带货模式,将真金白银以数字消费券形式发给消费者,营造‘政府搭台、平台引流、商家促销、消费者购买’的消费扶贫氛围。”罗湖区区长刘智勇说。
发动诸多社会力量参与
同时,罗湖还发动了很多社会力量参与这次的消费扶贫活动,依靠拼多多在内的电商平台专业力量,帮助贫困户拓展销售渠道、提高销量的同时,更推动其转化经营理念,顺应新经济形势,搭上互联网、信息化的快车。积极为当地对接冷链物流、对接农产品深加工的一些企业,希望通过电商的培训、带货的培训,通过深加工企业的引进、冷链物流的配套等,为当地的产业赋能。
“小产品”通过“新形势”带动“大产业”,当这一整套链条得以形成,这些“藏在深山人未识”的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距离被进一步缩短,脱贫与振兴的脚步也将进一步加快。在“互联网+”消费扶贫模式的加持下,罗湖区让消费扶贫真正成为巩固脱贫的长效机制,2017年以来,每年累计帮助西林销售农特产品交易金额均达1500万元以上。
造血
帮助当地农户发展产业 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多亏了罗湖资助我们建设养蜂基地,不仅帮我们修房修路,还将养蜂的技术人才送到我们身边,帮助我们科学饲养,现在我专心搞好生产,一年收入也有20多万元,是以前的至少两倍了!”一提到深圳和罗湖,广西百色西林县平用屯村民黄虎总有无尽的感谢要说。这一次,他终于有机会把所有感谢的话,亲口说给罗湖的“亲人”们听。
促成一批产业项目落地
5月12日,盘山走过尚未硬化的黄土路,考察团一行人来到了平用屯黄虎养蜂基地,基地负责人黄虎站在罗湖区出资建立的办公室前,手中拿着刚刚泡好的蜂蜜水,送给各位“亲人”们品尝。
没有养蜂之前,黄虎在家种种田、打打工。2016年起,罗湖区为助力当地产业发展,根据西林气候环境特点,一批养蜂人才走进西林,帮助当地农户科学养蜂。黄虎便是这时候加入了养蜂队伍,成为了一名蜂农。最初的基地一穷二白,没路罗湖帮忙修,没房罗湖帮忙建,2018年,黄虎的养蜂基地已初见规模,他还帮助贫困户们代养蜜蜂。“对于我们来说,给我们慰问资金固然好,但让我们掌握技术,拥有谋生技能更为重要。哪怕有一天干部们走了,我们也还能够依靠产业生存。每次见到深圳、罗湖来的人,我都真心想和他们说声谢谢。”
不仅帮助当地农户发展产业,罗湖还为他们的销售找出路。持续发动商会、协会,举办多次招商投资推介会,组织企业参加推介会并进行对接。以龙头企业带动,促成一批产业项目落地。
让移民群众产业有发展
在黄虎忙着打蜜的时候,在深圳·隆林易地扶贫搬迁城西安置点“扶贫车间”就业产业园内,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生产着。他们搬离了不易居住的老家,在此开始了新的生活。
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让贫困群众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罗湖的回答便是让移民群众产业有发展。
罗湖优先安排搬迁群众在脱贫奔康产业(就业)园的17家入驻企业就业。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实施托底安置就业。同时技能培训,促进技能型就业,确保每个搬迁户劳动力掌握1门以上就业技能。急两地所需,尽罗湖所能,罗湖结合与两地的互补优势,强化政策引导,突出产业带贫、消费扶贫,全面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和效益。
去年7月,黄虎因为一场产业推荐会来了深圳。这次旅行让他大开眼界的同时,更让他握紧了拳头回到家,要更努力发展自己的养蜂事业。“深圳、罗湖为我们指明了发展的路,我们就要更加努力拼事业,来回报这段缘分。希望有一天,我们的蜂蜜,可以在深圳亲人们的餐桌上出现。”
采写:南都记者 张一鎏
摄影:南都记者 刘有志
(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