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顾问出席咨委会2024年第一次工作会议暨咨委会第二届委员专家聘任仪式。冯宙锋 摄
5月1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顾问梁振英率外国驻港商会、在港企业代表一行到南沙考察。郑雨楠 摄
采写/南都·创享湾区记者 郑雨楠
南海之滨,狮子洋畔。曾见证历史沧桑巨变的珠江入海口,开发开放的热潮再次涌动。
2022年6月,《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下称《南沙方案》)正式印发,提出要加快推动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将南沙打造成为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是《南沙方案》赋予的重要发展使命,携手港澳共同发展是南沙“答题”。
2024年南沙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开放”二字出现了21次,并将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取得新突破放在了首位。锚定国家战略任务,全方位拓展与港澳合作深度广度,引领带动新阶段大湾区融合发展,为大湾区“一点两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新阶段,南沙正以更大力度推进开发开放走向世界。
创新举措
“最强大脑”是基石
为粤港澳深度融合提供强力支撑
从香港西九龙出发乘坐高铁可直达广州庆盛枢纽,这里是广大香港同胞探索南沙的第一站。香港注册规划师管理局副主席、香港房屋协会委员梁锦诚是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咨委会”)土地规划发展专项工作组的港方专家。2021年曾首次实地考察南沙港式国际化社区,2024年4月他跟随咨委会考察团回访项目,现场的建设进展情况让他兴奋不已:“在港式国际化社区里保留了咨委会规划建设小组的大部分建议,例如借鉴了国外的做法提出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附近规划建设大学路,民心港人子弟学校的设计也接近专项工作组当初选定的最优方案。”这是两地专家委员联合开展工作的一个缩影,是探索两地创新融合发展的开端。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特点,也是实现融合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时间回拨到 2021年,南沙成立了由香港与内地政商界精英共同组成的跨境合作咨询委员会——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咨委会由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担任顾问,委员实行聘任制,截至目前共有40名委员,其中港方委员24名,内地委员16名。积极推动粤港两地在商贸、科创、金融、数据信息互联互通、专业服务、教育、法律、文化旅游、卫生健康、交通运输与口岸等领域率先开展深化合作,形成示范效应。
咨委会充当了桥梁纽带的角色,梁振英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介绍,咨委会的成立是全国首创,政府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咨询香港专家的意见,促进粤港合作。在会上可向委员咨询政策等具体问题,而咨委会咨询的范围不仅仅是广州、南沙,还包括广东最新发展和政策等内容,同时会将相关信息反馈到香港有关部门和机构,起到双向沟通的作用。
咨委会成立三年来,下设的14个专项工作组高效运作,依托专项工作组双组长制优势,通过工作会议、实地调研、课题研究、在线宣讲等方式,推动南沙与香港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促成多项粤港合作成果。
同样的创新做法也体现在粤澳合作上。2023年6月3日,广州南沙粤澳发展促进会(以下简称“澳促会”)在南沙成立。这是首个大湾区粤澳合作社会组织,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担任顾问,采取具有澳门特色且行之有效的民间非营利社会团体模式,以民间主导、政府支持的协作方式,推动南沙与澳门共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交往新机制、新平台,助力南沙高水平对外开放、赋能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2023年12月,澳促会服务中心在南沙正式启用。全国人大代表、澳促会会长何敬麟在启动仪式上指出,澳促会的运作模式正形成示范效应,搭建了南沙与澳门及葡语国家的交流交往新平台,开拓填补南沙与澳门交流合作机制的空白。服务中心不仅是澳促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未来也将发展成为南沙乃至大湾区吸引澳门社团组织的重要聚焦地。
澳促会秘书长陈志锋介绍,澳促会自成立以来与各界保持广泛联系和良性互动,通过举办各类交流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展会考察,加强与澳门社会团体、企业界、智库机构的联系,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这也为后续开展更深层次合作奠定了基础。过去一年里,澳促会立足南沙独特区位优势,发挥“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作用,有效融合两地资源,为双方精准对接搭建桥梁,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
截至2024年5月,澳促会组织20批次275人次的澳门社团、商协会等机构来访南沙交流。同时积极组织南沙企业到澳门参加国际展会和商务考察,为南沙提供澳门企业的资源对接服务,成功吸引了6家澳门社团协会落户南沙,促成了一批粤澳产业项目合作。
推动南沙与多家研究机构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澳促会先后与4家智库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粤澳合作高端智库,围绕粤澳合作领域开展多项决策咨询研究,为粤澳融合发展提供专业建议,为促进粤澳深度融合提供强力支撑。
融合发展
以更积极行动服务
粤港澳合作“最后一公里”
“这三年我来南沙考察的次数超过60次。”为推进粤港澳大湾 区的深度融合,梁振英频繁奔走粤港两地。
2023年2月香港与内地全面恢复通关后,梁振英第一时间组织考察团到南沙实地走访。2024年4月,他率委员及专家一行到访南沙,出席咨委会2024年第一次工作会议暨咨委会第二届委员专家聘任仪式,并实地考察南沙庆盛TOD、港式国际化社区、中科宇航、巨湾技研等项目,多角度了解南沙的开发建设情况。5月,他携外国驻港商会、在港企业代表一行到南沙考察,在小马智行运营中心体验自动驾驶技术,在广东医谷南沙产业孵化器了解南沙前沿产业最新发展情况……
过去三年咨委会在粤港两地合作领域交了高分答卷,但在梁振英看来,发挥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服务好粤港合作的“最后一公里”还有不少可以优化提升的空间,两地的交往还有很大的进步 空间。
香港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经济体,集聚了不少外国企业和商会,“咨委会可以组织外国驻港商会到南沙参观,了解内地的最新发展情况。”梁振英指出,代表香港中小企业的商协会组织也应该多到内地走动,甚至到内地开设分会,将他们在内地市场了解到的最新情况分享给会员企业,为他们创造在内地发展的机会。他也呼吁香港各行业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到广东考察,探索开拓新的发展机会。
咨委会专家、香港测量师学会会长林家辉表示:“2021年第一次来考察南沙时庆盛周边放眼望去都是平地,之后每次来南沙都有新发现。如今高楼拔地起,生活配套逐步完善,也给了我们发展信心。”
2023年11月,在澳促会的邀请下,澳门原创音乐剧《星辰大海·洗星海》第一次走进南沙,这也是澳门首部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作品。故事讲述了洗星海的音乐人生,抒发音乐所汇果的民族力量。该音乐剧监制、澳门演讲家协会会长苏耀光表示,“过去广州南沙与澳门间的交流合作更多是与产业发展相关,以文化为载体,更容易引起两地人民的共鸣。”
“澳门人口基数小,市场空间有限,不少文化项目难以大规模发展,这也是澳门需要内地市场的原因之一。”苏耀光透露,目前团队正积极与南沙区的相关部门联系接洽,希望以洗星海的故乡南沙为起点开展全国巡演,推动澳门音乐剧艺术作品走向国际舞台,他也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携手澳促会带动更多优质的音乐项目在南沙落地。
同样受澳促会邀请,澳门青年旅行社于2024年5月在南沙成立广州康祥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祥旅行社”),这也是《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发布以来首家落户南沙的澳门旅行社。
据了解,试运营期间康祥旅行社先后组织了数百位澳门同胞游南沙,通过公司旗下的旅游客运车队等资源,在澳门地区推广南沙相关的旅游产品。“我们来到南沙的目标就是要深耕南沙,希望能够发挥澳门的优势,扩大南沙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康祥旅行社总经理陈伟荣表示。“海外旅游曾经是我们的强项,随着2024年国际邮轮业务逐步恢复,我们也期待能够把海外的游客带到广东旅游。”
涌入世界
将“智慧力”化为“行动力”
助推南沙与世界同频共振
当前,南沙正着力打造国际与国内、内地与港澳双向互通的湾区“枢纽”。一方面携手咨委会和澳促会扩大南沙对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南沙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和服务环境,吸引港澳、外资企业在南沙进驻投资、加码投资。
2023年3月30日,港澳商协会之家在南沙区正式成立,这是南沙开发区港澳办打造的首个非营利性港澳商协会集聚区,由广州南沙港澳合作促进中心牵头运营。该中心以“连接港澳合作共赢”为理念,为港澳商协会提供交流合作、项目对接、宣传展示等一站式服务,务实推动粤港澳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
港澳商协会之家成立一年来,进驻机构累计已达到39家,其中香港机构24家、澳门机构9家及国际机构6家,机构类别涵盖智库研究、青年发展、科技信息、医疗健康、教育培训、文化艺术等多个行业领域,港澳及国际资源集聚效应不断凸显。通过商协会集聚效应,协调推动在跨境医疗、青年创业、科技创新、文旅交流等领域形成30多个项目落地南沙。
“还记得和港澳商协会之家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通过机构了解到南沙的发展情况后,一步步组织协会到南沙考察,才发现南沙是一个非常值得大家关注和花时间了解的地方。”大湾区可持续发展协 会是2024年新入驻港澳商协会之家的机构,执行会长姜波介绍,协会自入驻以来,已开始参与并引入医疗生物投资机构落户在南沙。
姜波透露,近期还将筹办ESG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主题论坛,有望落地南沙举办,届时将组织更多海内外企业到南沙走走看看,实地考察南沙的产业发展和产业链配套。她也期待未来跟随港澳商协会之 家的步伐,把更多可持续农业、可持续能源、生物医药领域的产业、基金、项目带到南沙。
让南沙融入世界,与世界同频共振共发展。如何充分借助香港与澳门的优势让南沙走向更为广阔的国际舞台?
2022年7月广州南沙新区香港服务中心在香港正式成立,作为南沙在港的“双向联络通道、服务前移平台、宣传展示窗口”,负责畅通南沙与香港双向联络沟通渠道,推动政府服务、项目对接和人员交往前移,面向香港和国际讲好“南沙故事”,推动南沙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助力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据介绍,香港服务中心采取“港人服务港人”+“南沙服务前移”的模式,不断增强香港服务中心团队力量,深化南沙与香港双向联络沟通及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成立近两年时间里,举办9场高规格活动并参加近70场不同类型的交流活动,链接超过50家意向落地项目,累计推动17项成果落地。
就在不久前,广州南沙新区香港服务中心启用新地址,并发布海外社交媒体账号,以“港澳风味”接地气的方式,向港澳同胞推荐南沙,打造面向港澳及国际的南沙宣传“新端口”、书写粤港澳城市生 活资讯“新指南”。未来将进一步发挥双向联络通道、服务前置平台、宣传展示窗口作用,携手港澳共谱融合发展新篇章。
梁振英指出,从在南沙成立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以及在香港设立广州南沙新区香港服务中心,有效打通了南沙与香港、国际的双向交流、双向融合渠道。他也呼吁南沙乃至大湾区等地的企业,可以通过在香港成立分公司、注册品牌等,进一步深化粤港合作进程,同时利用香港作为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跳板和平台,带着高质量的产品、卓越的商誉,树立国际认可度高的中国品牌。
“南沙的一大特点在于它的产业空间和土地空间都比较大,能够和香港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咨委会专家、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在受访时指出,未来咨委会应在制度创新和规则衔接方面持续推进两地合作。可以在更多片区考虑采用与香港建立共建共管的模式,并争取推动建筑规划、测量、金融、医学等行业开展更紧密的对接工作,进一步加大对香港高端服务业的开放力度,真正把南沙建成一个粤港融合示范区。
加速粤港澳三地的人才等要素流动,南沙还面临不少挑战。以南沙和澳门为例,陈志峰指出,两地在产业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人才需求侧重点各不相同,两地的收入水平、文化观念存在差异,现阶段人才供需难以完全契合。这也恰恰是澳促会未来工作的重点,将不断梳理问题,持续完善机制,通过创新合作模式,让更多澳门人才来到南沙扎根发展,与广州形成人才资源共享池,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共享红利
高举开放大旗对标全球最高标准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不难看出,无论是咨委会、澳促会还是南沙新区香港服务中心、港澳商协会之家,都以不同方式助推南沙连接更多优质的港澳及国际资源。在持续“引进来走出去”的过程中,南沙区以高效“执行力”将港澳专家、委员的“智慧力”转化为持续推动南沙与香港、澳门合作、与国际接轨的“行动力”,进一步拓展粤港澳合作“新空间”,实现更大力度的开发开放。
过去一年里,南沙区持续扩大国际交往“朋友圈”。累计与全球5个城市(区)缔结友好合作交流关系,南沙迎来首个外国总领事馆——瓦努阿图驻广州总领事馆,设立中国—荷兰商务理事会广州联络办公 室。大湾区(南沙)国际传播中心正式启用,建成全市首个涉外法律服务中心,设立全国首个粤港澳大湾区财税专业服务集聚区。成功举办大湾区科学论坛、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国际金融论坛(IFF)全球年会、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等重大国际活动,不断提升国际交流合作的广度深度。
2024年南沙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上取得新突破。高举开放大旗,对标自贸港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加大开放压力测试力度,提升门户枢纽核心功能,在推进双向开放中拓展经济纵深。借鉴上海临港新片区、海南自贸港等制度安排,研究形成高水平开放自贸区实施方案,探索货物、资金、人员、数据等要素自由流动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政策。
南沙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四个万亿级GDP城市的枢纽节点,拥有独特的区位、扎实的产业、开放的基因、优越的环境。当前,南沙正以落实《南沙方案》为牵引,努力打造广州乃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5月18日,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刘炜在出席外国驻港商会、在港企业代表考察南沙活动时提出,对于外资外企来说,南沙是一片处处充满机遇的热土,商机无限、潜力无限。
刘炜表示,南沙将高举开放的大旗,用开放来促改革。对标全球最高标准,优化配套要素,让南沙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的港口、开放的区域,用开放的环境让企业在南沙享受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诚挚希望外国驻港商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和促进更多引领性、标志性外资项目落户南沙,让更多外资企业在南沙进驻投资、扩大投资,与南沙共享时代机遇、共享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