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街“门前三包”宣传视频截图。
“市容环境卫生督导队”成员正在向商铺经营者宣传“门前三包”。
《责任区告知书》下方即为“四宫图”。
整洁的路面。
南都记者走访时拍摄的永宁街道。
商铺门口干净整洁。
“门前三包”责任制既体现了城市市容环境的“面子”,也折射出城市基层治理的“里子”。2021年,广州市印发《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全民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每年打造不少于11个“门前三包”样本镇(街)。行动计划一出,11区便开始行动起来,这项1984年由广州首创的城市管理制度再次在各个街道焕发生机。
近日,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公布了11个广州市2022年度“门前三包”样本镇(街)。根据评定结果,A档第一名为天河区沙河街,B档第一名为增城区永宁街。前者是广州三大服装批发市场之一,后者为典型的城乡结合部。货流繁忙、征地拆迁所造成的市容乱象似乎难以与代表环境干净、容貌整洁、秩序良好的“门前三包”画上等号。
从无序到有序,沙河街和永宁街在市容环境治理上有何秘诀?过去一年,他们如何打造“门前三包”样本街?带着疑问,南都记者深入这两条街道寻找答案,试图从“小切口”展现城市面貌的“大变化”。
天河区
沙河街
商铺密集
货流繁忙
天河区沙河街如何迈过市容治理难关?
创新
为商铺制作“四宫图” 每日巡查登记在图
24家服装批发专业市场,近两万间服装商铺,高峰时期每天前来从事服装贸易人员达30万……天河区沙河街,服装批发是其立身之本,却也为市容环境治理增添了阻碍,商铺密集、货流繁忙,占道经营、乱拉挂、乱张贴、乱装卸等现象严重。
近日,沙河街以第一名的成绩入选2022年“门前三包”样本打造街后,南都记者来到街道,拖车尾音、运货声、吆喝声此起彼伏,整片商圈加速复苏,人流量依然巨大。但是从街面看去,基本看不到成堆摆放在店铺门口的货物,地面不再脏乱。沙河街是如何改变的?走进沙河街水荫四横路,记者从店铺里的一张“四宫图”找到了答案。
“四宫图”分为“两图两表”,包括整改前、后对比图片,社区居委会及街道执法办每日巡查登记表,一般张贴于《责任区告知书》附近。
“图片能简洁明了地给经营者展示符合‘门前三包’要求的商铺形象。同时,社区居委会、街道执法办相关人员每天巡查,并在登记表上给合格的商铺打钩。如有商铺未达到要求,执法办先对其进行教育警告,对多次不改予以依法处罚。”广州市天河区沙河街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黄河说。
黄河介绍,自2022年广州市开展打造“门前三包”样本镇(街)工作以来,沙河街就以社区网格管理为单位,将水荫四横路作为示范路段开展集中整治,首先为该路段26家临街商铺及档口制作“四宫图”并张贴于店内,要求商户以此为标准落实责任区制度。截至3月底,已有近800家店铺张贴有“四宫图”,“接下来还会扩大张贴范围”。
“图片更直观更便于操作,我只要对照着图片的标准来整理店铺门口就好了。这些简单的举动就能改善店铺环境,吸引更多顾客,何乐而不为?”去年下半年,张老板来到沙河街新开了家服装档口,他表示,在“门前三包”执行工作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需要相互理解,才能实现双赢。
合力
商会成立督导队 市场内部自主管理
沙河街商铺密集,商会、协会成为辅助政府日常管理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早在2014年,围绕广州提出建设“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沙河街商会就牵头成立了“市容环境卫生督导队”,把街道、商会、市场凝聚在一起,协助政府参与城市治理各项工作,营造辖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在环境整治工作方面,我们从沙河街24个服装市场的管理人员中各抽取一人作为督导队成员,相当于商会及市场内部自主管理、自主执行、自主监督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沙河街商会秘书长何创发介绍。
“政府的好帮手,商家的贴心人。”何创发如是总结商会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他告诉南都记者,基于在市场管理中的便利,商会很好地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2017年,天河区沙河街服装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沙河街道商会成为目前全市唯一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商会。在管理中遇到纠纷时,商会更强调运用“情理法”化解矛盾。
此外,2022年9月开始,沙河街创新开展星级商铺评选,并将“门前三包”的执行效果作为评分标准。计划在辖区内的临街商铺及档口中评选出30家星级商铺,实行挂牌奖励,作为示范,带动周边商户积极性。同时进行动态管理,定期对星级商铺进行调研。
“每年商会还会评选两个诚信商铺,这项荣誉在市场中极具分量,有助于商户宣传。环环相扣,星级商铺又是评选诚信商铺的条件之一,这对经营者来说极具吸引力。”何创发说。
黄河也表示,“门前三包”管理工作对于改善沙河街的营商环境、人居环境具有明显作用。但随着沙河街的服贸生意逐渐恢复,人流量、车流量较春节前大幅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为市容环境治理工作带来压力。“‘门前三包’是一种动态管理的工作,如何保障它的可持续性,以及调动商户积极性来配合工作的开展,这些都是我们重要的思考方向。”
观察
探索智慧治理经验 增强制度黏性
“专业市场人流聚集、活动密集,‘门前三包’工作的难度普遍较大。”1月初,作为专家组成员,广州大学政府管理系主任蒋红军曾参与2022年“门前三包”样本镇(街)年终验收工作,他表示对天河区沙河街印象深刻,“沙河街通过建立内部动态管理机制,借助‘四宫图’让‘门前三包’责任显性化、直观化;借助‘星级商铺’评选标准让‘门前三包’工作任务清单化,极大提升了商铺责任人的积极性”。他认为,商会、协会是政府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重要参与力量。通过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商会、协会能够与政府协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推动镇街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州‘门前三包’工作在配套支撑度、制度遵从度、政策韧性度、末端执行力等方面仍有优化提升空间。”蒋红军表示,广州可通过强化服务、创新机制、深化智慧场景管理等方式进一步推动“门前三包”责任落实,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具体来看,广州需创新落实“门前三包”制度的市场治理机制,积极探索商户自治联盟组织管理;探索“门前三包”制度的智慧治理经验,通过技术赋能,增强政府、商户、社区居民对“门前三包”的制度黏性。
增城区
永宁街
制度刚性
治理柔性互济
增城永宁街这样打造样本街
组建志愿者队伍
从被动管理到主动参与
“我是小小志愿者,‘门前三包’我们共同参与。”视频里,小朋友们用自己稚嫩的声音喊出响亮的口号。这是由永宁街志愿者团队自编、自导、自演的“门前三包”宣传视频。视频通过幽默诙谐的表演向居民介绍“门前三包”责任制的内涵,并在街道的户外大屏展示,还可在微信群、朋友圈里广泛转发。
“通过短视频等新媒体的形式去传播,能够让群众在娱乐中增强对‘门前三包’的认识。”永宁街综合行政执法二分队负责人张红智说。而她也是视频制作方——“门前三包”志愿者团队的关键组织者。
多年在永宁街生活,曾担任过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的张红智早已和当地居民“打成一片”。2021年,张红智来到永宁街综合行政执法二分队工作,在推动“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的过程中,凭借多年在基层积累的工作经验,她意识到仅靠政府力量远远不够,还要让群众参与进来。这成为她组建志愿者团队的缘由。张红智介绍,2022年4月,街道便成立了一支由三四十名当地居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发动他们通过上门入户、推广宣传短片与海报等方式向邻居、亲友宣传“门前三包”。永宁街创业者罗景璇便是其中一位志愿者。她告诉南都记者,志愿者多为当地的临街店铺经营者,志愿者的身份让经营者有了更强的责任意识,主动带头保持自己店铺的干净整洁。“我会将‘门前三包’的内容融入所在托育园的课程中,从小朋友抓起,让他们知道,注重卫生干净是每个人的责任。”
“过去的永宁街,商铺门口乱停车、占道经营现象十分严重。现在走在街上,肉眼可见街面宽敞了许多,垃圾也少。”永宁街居民林柳池在这里安家十余年,谈及近年“门前三包”工作推行后给街道带来的变化很是感慨。受到鼓舞,她也加入了志愿团队中。如今,这支队伍正不断壮大。张红智表示,实施“门前三包”管理,可以从街道的“小切口”逐步实现城市面貌的“大变化”。“我们号召商铺、居民、志愿者等多方主体参与,共同守护门前‘责任田’,永宁街的实践证明了全民参与是‘门前三包’管理的关键所在。让居民从被动管理变为主动参与,重点是要让他们感受到制度给日常生活带来了看得见的变化,拥有获得感和满足感。”
组建执法队网格化管理
执法工作不“一刀切”
从区位来看,增城区永宁街处城乡结合部,下辖14个社区和9条行政村,征地拆迁等历史遗留问题多,外来务工人员众多,市容环境管理难度大、痛点多。南都记者了解到,为更好推进管理工作,2021年开始,永宁街实行门前三包网格化管理,各部门、各村社区各司其职,组成“门前三包”联动执法队、联动宣传教育队加强执法检查和巡查,对违规停放、占道经营等行为进行及时制止。
捡烟头、搬杂物、清理广告纸……除了执法检查,永宁街综合执法队还需要亲力亲为,维护街道的卫生整洁。执法队副队长王亦添说,“我们要经常与商家面对面交流,拉近城市管理者与居民们的距离,第一时间掌握他们的诉求,这是一份非常‘接地气’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王亦添同样会遇到很多阻力。“其他店都没做,为什么要我遵守?”这是王亦添在巡查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近年来,街道商铺更新频率高,每当有新店入驻,‘门前三包’的宣传工作又得重新开始。所以我们需要每天巡查,常态化管理。”“门前三包”管理要常态化,更要人性化。“我们执法工作不能‘一刀切’。”永宁街城管执法人员区翠丽表示,在农贸市场周边,就地摆摊行为较多,但强硬的管理措施容易让居民产生反感情绪,也不利于经营发展。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两全的方法:划定一片区域,专门给摊主做买卖,既方便管理,又照顾到居民的切身利益。
2022年9月,永宁街城管工作者收到了一封来自汽车维修店老板的感谢信。王亦添向南都记者表示,虽然感谢信就一页纸,内容简单,但字里行间满是真诚,能够给执法人员很大的激励。“划分区域网格化管理后,当巡查发现问题时,就能及时找到相对应的区域负责人,达到精准化管理的现实效果。”在张红智看来,“门前三包”管理需要更有弹性,更有温情,未来还要进一步加强“门前三包”的动态管理和常态化管理。
将“门前三包”潜移默化为文明习惯和公德修养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文宏告诉南都记者,从永宁街的治理经验中,可以得出“门前三包”管理的三点经验:一是坚持动态管理与常态管理并举。一方面,要加强动态管理,强化“门前三包”专项执法整治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置“门前三包”突出问题、高发问题以及痼疾问题,动态掌握商铺业主更换情况并及时做好对接工作。另一方面,推进“门前三包”常态化、长效化管理,进一步强化街道各部门与各村(社区)的联动执法巡查力度,建立系统化的协同治理机制,深化网格化管理水平。二是坚持制度刚性与治理柔性互济。要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完善“门前三包”制度,进一步明确责任范围、提高责任标准、细化责任内涵、扩展责任功能,建立“门前三包”目标管理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奖罚力度,提高制度的约束力。同时也要强化治理的柔性效度,鼓励媒体监督、社会评议和群众监督,进一步打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共治共管格局。三是坚持数字化创新与精细化服务共进。要依托数字技术持续创新,建立“门前三包”数字信息平台,实现街面巡查轨迹和问题全记录,建立实时的数据共享渠道,将“门前三包”日常执法巡查等数据与“商户信息”等相关数据进行精准关联,促进“门前三包”工作的效能化。
2023年是《广州市推进落实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全民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收官之年,文宏表示,“全民行动”是对发挥人民主体作用的充分体现,未来要调动大众参与“门前三包”管理的积极性,还需要凝聚责任归属意识,优化价值认同纽带,通过动态、定点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门前三包”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将这一管理制度潜移默化为文明习惯和公德修养;同时充分利用好基层党建、街巷长、网格员、志愿者等社会力量,鼓励多主体举报违反规定行为,实现全市范围的共商共建,群防群治。
市容环境卫生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广州首创、具有人民性和有效性的城市管理制度,实践表明,只要站稳人民立场、依靠广大市民群众参与,就能不断赋予制度新的内涵,助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蒋红军,广州大学政府管理系主任
永宁街以党建引领、多部门合作、网格化管理、志愿者参与等方式,强化城市市容环境的精细化治理,用“绣花”智慧集中展现出提升广州市容市貌的永宁样本。——文宏,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榜样
2022年度“门前三包”样本镇(街)评定结果
(一)A档(3个):天河区沙河街、花都区秀全街、黄埔区九佛街。
(二)B档(5个):增城区永宁街、番禺区钟村街、越秀区大塘街、海珠区龙凤街、天河区黄村街。
(三)C档(3个):白云区石井街、荔湾区华林街、南沙区南沙街。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拍摄:南都记者 李竹
通讯员 成广聚
新媒体协助 叶黄丽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