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从开加油站到开咖啡店,他想做低成本高品质的社交空间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11月18日        版次:EA04    作者:郑海虹

  沙面店所在建筑有160年历史。

  天河南店是第一家店。

  番禺钟村工厂店,既是咖啡店也是烘焙中心。

  本期嘉宾:邓梓杨 来回咖啡创始人总经理

  开栏语

  湾区yeah经济,关注大湾区最潮、最具烟火气的新业态,在不同行业创业者的故事里,他们既是生意人也是“生活家”,他们从事运动、文娱、餐饮、酒吧、露营、房车等新消费类别,推动了大湾区经济形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他们以千姿百态追逐梦想,也展现了无处不在的商机,为创业者提供新思路,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生活满足。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创业之路,感受他们的多彩人生。

  2015年来回咖啡的第一家店在广州咖啡店云集的天河南一路六运小区开业,一开业即成为城内网红咖啡店,此后以“一店一风格”的特色,在广州一直开了11家门店。如果说开第一家网红咖啡店不是难事,那么每一家店都是网红体质就绝非易事,但邓梓杨做到了,他带着把精品咖啡融入日常生活的理念,以一个生意人对市场的敏感,开启了一个爱喝咖啡的发烧友走向精品咖啡店老板的征程。

  南都湾财社:2015年是什么原因让你进入了咖啡这一行业?

  邓梓杨:我的个人经历是做石油及加油站类的传统工业贸易。2014年至2015年的时候,我们发现传统汽车行业的发展到了一个瓶颈,电动车已经开始流行,发展速度也比较快,我认为石油行业的曲线很难再往上走,公司决定寻找一个新的赛道,进入一个新的行业,让公司持续发展。

  当初在选择业务时,我们也做了很多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国际咖啡贸易在中国初现规模,我认为精品咖啡在中国也将迎来新浪潮,而且咖啡是单一标准产品,属于大宗贸易,非常符合我们做贸易类公司的气质,也比较符合我们的发展思路,所以决定做咖啡。那时广州本地精品咖啡店屈指可数,但咖啡店的增量越来越大,于是我想以一个小咖啡店的形式去切入这个行业。

  南都湾财社:最初进入咖啡这个行业情况如何?

  邓梓杨:2015年,我们在天河南开了第一家店,约60多平米。在最初的几个月,我们不断去寻找一些国内的咖啡豆供应商,发现整个咖啡供应链很碎片化,没有一家公司能达到一个量化的供应规模。于是我们决定自己探索如何切入咖啡供应链。我们先后去了美国、挪威,找到目前业界著名的烘焙公司,为我们烘焙豆子,然后我们再自己加工去做熟豆产品。很明显,当能够控制我们的咖啡豆质量后,我们的咖啡店从产品上与别的咖啡店拉开距离,所以通过短短一年的时间,我们马上就有了稳固的熟客消费群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营了一年半时间,量就开始大了,然后我们开始尝试烤豆。

  应该说,从一开始,我们就定义了只做浅烘咖啡,我认为这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人们对咖啡的品质更加讲究。我们从2018年开始自己烘焙豆子,在这期间,我们着手开设新的咖啡馆了,天德店、方圆店,把原来天河南的店从一家小店,开到了四家店。2018年,我们来到钟村,拿下了厂房,一楼做咖啡馆,也做一个烘焙中心,当时就上大设备——一台12公斤的大烘焙机,如今我们又引进了大型烘焙设备,真正变成了一个咖啡工厂,从此我们也真正建立了产业链条,开始链接B端的业务,城中不少五星级酒店使用我们的咖啡豆,而我也悟出一个道理,做产品,一达到量的时候,对于出品稳定度的要求就非常高,所以产业链的建立,让我们有了继续往这条路走下去的信心。

  南都湾财社:来回咖啡每一家店都成为网红店,在店面的设计上有什么心得?

  邓梓杨:说到设计,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部分,我们有自己的专业设计团队,我们有共同的想法,就通过咖啡店共同把这个想法表达出来。比如沙面,是广州的一个旅游地标,我们一直想在那里开一家咖啡店,刚好有一个偶然机会能够切入到,所以我们就把握机会去做。当时进入沙面的难度非常大,第一是拿到这个项目难度大,第二个是建筑保育的难度也很大,改造方案要求非常高,但我们的方案获得专家的好评,我们把整个保育的理念发挥到极致,尽了我们团队最大的努力,去做到最好的状态。

  事实上,客人来到来回咖啡沙面店,会有一种感觉,这座建筑有160年的历史,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所以你进去之后,会觉得所有东西都是合理的,没有任何新时代个性化的东西,也没有“来回”任何主观的意志在里面,所有布置、桌椅的选择都与建筑本身吻合,这其实是最难的部分,比如建筑里面的楼梯,我们一开始看到照片是很可怕的,很破烂的,但是我们并不能把整条楼梯换掉,为了修旧如旧,我们把楼梯上烂的板拿下来,然后换一条一模一样的板上去,这种重建虽然非常艰难,但是在整个改造的过程中我觉得很有意思。如今当别人看到来回咖啡沙面店的时候,会发现原来旧建筑的保育可以这么做,这里没有大拆大建,也没有把地板砖撬起来,而是还原了建筑本身在160年里形成的个性,依旧以自己存在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我没有改变它,而是通过重修让它有了新的活力。

  南都湾财社:关于未来,你有哪些规划?来回咖啡会往哪个方向发展?

  邓梓杨:关于未来应该说,我看好以轻食健康低脂为代表的餐饮模式。未来无论是社交方式还是购物方式,都会向去中心化的趋势发展,消费者也会把体验放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去一个地方,有玩有吃又有喝,能待一天的,最好人均不要超过200块。这是我们在构思的产品:一个“来回”的小商圈,你来到这里之后,早餐去Living吃个早餐,中午喝咖啡、聊聊天,基本可以在这样的空间里工作,晚上在Kitchen吃个晚餐,在公路商店喝点酒,站在路边听听音乐,可能在以后,这种方式会比较流行,无论在饮食上还是消费上都不会造成太大的压力,让人用最低成本也能享受有品质的社交场景。将来,咖啡店会成为第三个办公空间。为此,我们在迭代自己的产品,咖啡店的设计也会朝第三办公空间做一些调整,比如把桌子慢慢做高,适合工作,而不仅仅是交谈,我们也力图打造一个适合多元需求的社交环境。

  生意经

  开咖啡店,最重要是考虑做内容增量

  邓梓杨告诉记者,如果年轻人想以咖啡店作为创业项目,他建议,咖啡的比重占到20%就足够了。主要要思考怎么去做其它内容的增量,比如在咖啡店里做牛杂、做云吞面都可以。其实咖啡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配餐的角色,就像大家去餐厅吃饭,服务员端杯咖啡给你,跟端杯茶是一样的,它是一个配餐的角色。所以开咖啡店不能靠单一产品。因为现在咖啡店太多了,靠单一产品很难在“卷”中脱颖而出。年轻人创业,赚钱不容易,一次创业的失败,可能耗尽10年的积蓄。不能盲目以为爱喝咖啡就可以开一间成功的咖啡店。除非你有一门绝技,比如煎鸡蛋特别厉害,就做煎鸡蛋,顺便卖咖啡。此外,邓梓杨认为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是去中心化的,所以社区的社交场景也会越来越受欢迎,那么以社区为基本的小型咖啡店,以低成本运作也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邓梓杨还说,在咖啡出品上,他们有一个“631原则”:一杯咖啡的构成,60%是豆子,30%是烘焙,10%是手冲,咖啡豆的品质非常关键。

  采写/摄影:南都·湾财社记者 郑海虹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