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
热议点
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制造业比重稳步上升”“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建设沿江、东南部、西部三大产业带”……党代会报告把筑牢实体经济根基摆在重要位置,提出诸多具体的务实举措,引起了与会党代表们的共鸣。
党代会报告提出,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我们要坚持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增强广州经济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A
赋予“链主”企业更多政策、资源
先有产业链,再有产业集群。每一个先进制造业进群的背后,一定有大量的基础工业予以支撑,但是,一个城市不可能光靠自己就把所有的工业体系全部囊括,因此产业链才十分重要,通过链条让上下游资源“为我所用”。
报告提出,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实施“链长制”,发挥“链主”企业龙头作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形成更多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水大才能把鱼养大,水深才能把鱼养强”,市党代表、广州工控集团党委工作部部长刘挚民说,“我们要做强先进制造业的产业链,就要从源头上鼓励国企大胆的去走出去,通过投融资、收购并购,用资本链把资源掌握在我们手里。只有渗透到产业链的各个端口,我们才能去做最核心的、尖端的先进制造业。”
而产业链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链主”企业的实力。刘挚民认为,广州具备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条件和能力,但要赋予“链主”企业足够的政策、资源、人力保障以及科技力量,由“链主”企业牵头来加快产业集群的构建。
市党代表、广州建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湖清同样认为,“链主”企业对于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构筑至关重要。广州建筑集团今年首次进入世界500强,是广州市建筑产业的“链主”企业。
“现在,我们在牵头组建广州市中小微企业建筑业产业联盟,就是要发挥我们作为‘链主’企业的品牌、技术、人才、管理和资金优势,整合行业资源,设立产业合作基金,以母鸡带小鸡的方式,带动本土建筑行业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发展,打造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广州建筑业增长引擎。”梁湖清说。
梁湖清还表示,未来,建筑业的发展将会是以优势建筑业企业为核心的总部基地和产业园区,形成以开发建设一体化、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工程总承包为主体,技术领先、配套齐全的现代化建筑业产业集群。为此,广州建筑专门设立了广建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旨在打造集团的产业投资及资本运作平台,强链补缺。
B
全面推动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除了产业链的构筑,不少党代表对于推动产业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也表达了看法。
市党代表、番禺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区长麦洁萍表示,汽车产业是番禺的长板,未来要把长板继续拉长,将规划更多的产业用地来满足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上下游企业的落户,从汽车配件到汽车整装,再到汽车销售维保,全产业链做大做强。
“番禺是制造业大区,我们有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引领的先进制造业,也有灯光音响、珠宝服装等传统制造业,接下来我们会培育行业组织,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打造自主品牌。”麦洁萍说。
智能和新能源汽车被已经列为广州三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此外,广州还要发展五大新兴优势产业,其中就包括轨道交通。
市党代表、广州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建隆表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广州的轨道交通产业年产值已达1600亿元。“现在可以很自豪地告诉大家,在地铁中所有需要用到的设备,都能在广州生产。可以说,我们形成了从规划、设计、建设、产品制造全链条产业,包括咨询和培训服务。”
丁建隆还表示,今后广州地铁将在智能化、智慧化以及高尖端的产品制造上发力。“比如,我们的车可以自动反馈线上的客流情况,根据大数据提早进行客车的调配、准备应急措施,再比如,设备在运营过程中状态好不好,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告知,再进行智能化分析,根据安全级别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用数据来表明设备是安全的,用数据来大大地降低运维的工作量和成本,提升运维效率。”
市党代表、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邢桦则建议,利用好南沙现有的人工智能、信息化方面的基础,助力跨境电商、国际金融、国际医疗、国际航运等等产业的发展,做强做大数字的产业化。“另外,在国际数据合作方面,也要力争利用一些项目和平台,让南沙成为国际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节点、国际数据的自贸港以及国际数据合作的产业集聚区。”
C
紧抓机遇打造海洋装备制造业
值得注意的是,“发展现代海洋产业,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首次写进广州市党代会报告。
市党代表、南沙区政协主席翁殊武表示,广州把“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这个牌子竖起来,南沙作为全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必然承担重要使命。
“南沙是我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在船舶海洋工程的装备制造和海洋交通运输方面都有比较好的基础。同时,南沙已经在海洋科技方面布局了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包括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施两项大科学装置项目,接下来要把更多发展的思路和资源进行梳理、盘整,紧紧把握好这样的发展机遇。”翁殊武说。
市党代表、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向辉明表示,海洋经济是未来30年的重大机遇,包括海上风能、深海探测采矿等,广州要抓住机遇。据悉,文冲船舶正在研制黄埔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为国家重大专项助力。
刘挚民认为,广州要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就要打造海洋装备制造业。“因为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就需要大量的海工装备去支撑,没有工业基础就没有办法实现。”
今年10月,广州工控了收购润邦股份,就是看中润邦股份在海上风电装备、港口码头装备等多个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通过收购,广州工控直接持有润邦股份20%股权,成为上市公司新的控股股东,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广州市人民政府。
D
天河将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工业
GDP总量连续14年全市第一的天河区未来5年将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工业。
市党代表、天河区委书记陈加猛表示,天河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大力扬优势、补短板,既抓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也抓产业内部结构优化调整。
“现在天河的工业比重约7%,以能源类企业为主,我们将围绕广州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部署,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工业,同时积极推动工业上楼、专业园区发展。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争取达到1500亿元”。陈加猛说。
今年3月,天河区出台的“十四五”规划首次将现代都市工业列为主导产业之一,目标设定为到2025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到9%。
今年9月,天河区第十次党代会再次提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工业,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设备等先进制造业,探索推动工业上楼发展。
市党代表、天河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建荣表示,天河在都市工业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特别是医疗器械、生物大健康等领域可以做文章,“下一步会在既有产业方面进行调整,瞄准主要赛道做文章。”
陈加猛还表示,在方法路径上将紧扣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方向,形成招商引资和市场主体培育、重点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政策对象和企业服务、财税收入和税源配置的工作闭环。
连线
广州市社科院教授张强:铸造“隐形冠军”企业高地 助力广州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深化广州制造“八大提质工程”,推动制造业比重稳步上升。
张强认为,在未来的竞争中,广州不仅需要造就一批综合实力强大的航母型超大企业,更需培育壮大众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细分行业头部企业,也就是“隐形冠军”企业。
所谓“隐形冠军”企业,一般指那些长期专注某一细分行业产品的研发、生产和经营,具有较高市场份额和行业领袖地位的中小企业。
张强表示,根据国际经验,隐形冠军企业多属于制造业领域,主要从事制造业中核心技术、核心部件、核心材料等中间品的研制与生产,更突出在细分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和产业链话语权,多属于成立多年专注执着、质量为先、持续创新的成熟企业。“也可认定为报告中提到的专精特新企业中的顶流或升维群体。”张强说。
2021年初,广州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众多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掘一批创新能力强、行业地位高的“隐形冠军”企业,由此正式吹响了培育壮大细分行业冠军企业的号角。
张强建议,广州应在现行专精特新及隐形冠军企业遴选办法基础上,考虑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备培育发展体系。
强化政策扶持。整合广州科技“小巨人”、“小升规”、“两高四新”、上市企业等系列企业政策,使之延伸适用于隐形冠军企业的培育。对认定为“隐形冠军”的企业,市财政应给予一定奖励和政治待遇,并鼓励参与地方产业政策和技术标准制定。此外,对隐形冠军企业生产产品和设备材料,可纳入政府优先采购目录。
加强上市培育。引导政府母基金优先向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企业提供强有力的资本支持。对高成长隐形冠军企业采取“一企一策”方式给予公共服务及上市辅导,尽快推动更多冠军企业在中小板或北交所上市。
促进人才留育。提高外地和境外人才来穗工作便利度,支持产业园区建设公租房或人才公寓,支持应用技术类大学与企业联合培养研发型人才,扩大隐形冠军企业博士后站办学自主权。
搭建发展平台。应主动为这类优质企业集聚、成长搭建集聚化空间载体。在这方面,广州东部增城崛起的平安(增城)科技硅谷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该平台集金融服务、产业导入、项目推荐、科技孵化、政务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尤其是建立了覆盖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企业生命全周期、产业形成全链条的资本支持体系,从而成为了隐形冠军企业集聚发展的“沃土”,值得在全市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