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

广东两高校为在校港澳学生定制暑假之旅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8月24日        版次:EA03    作者:董晓妍 孙小鹏

  暨南大学井冈山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成员体验编草鞋。

  暨南大学井冈山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成员学习“三湾改编”情境教学课程。

  扫码看视频

  广州中医药大学开展“以青春之我 寻榜样之光”暑期主题活动。

  这个暑假“不打烊”,广东各高校为在校港澳学生量身定制暑假之旅,让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暨南大学组织包括港澳生在内的学生前往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展开为期8天的红色文化学习和社会实践调研之旅;面向港澳台侨及国际学生,广州中医药大学也开展了“以青春之我 寻榜样之光”暑期主题活动。

这样的系列活动在两所高校早有传统。2015年起,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便组织学生前往井冈山、延安、临沂等红色革命文化基地进行学习和社会实践;而广州中医药大学每年假期都会为港澳生安排丰富多样的活动,包括社会实践、业务学习等,给港澳生进行国情教育的“补课”,让港澳生有机会接触到客观的历史,了解到党与新中国成长的历程。

  暨南大学

  暑期奔赴井冈山 港澳生深入调研

  7月18日,暨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如期展开,暨大师生组织前往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展开了为期8天的红色文化学习和社会实践调研之旅。“前往井冈山、延安、临沂等红色革命文化基地进行学习和社会实践是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个‘传统’”,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工办辅导员张驰介绍。系列调研活动从2015年开始,至今已经举办6次,共有约270名学生参与。

  据悉,此次井冈山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分为两部分。7月19日至7月21日,该校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展开合作,为学生们安排了形式多样的课程实践。“一是体验教学,比如让学生们学习编草鞋、重走红军路等;二是安排理论性课程;三是现场专题教学,例如让学生们深入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八角楼革命旧址等,带领他们感受革命氛围。”

  除课程学习外,学生们还需深入当地,完成学术报告、视频和文字等新闻实践。“出团同学都非常优秀,也很重视这次机会,调研和拍摄的劲头也特别足。”张驰介绍,同学们为了完成作品,有时会忙到凌晨两三点。7月25日中期汇报时,各组都展现出清晰的报告思路,视频拍摄也有良好的效果。“他们的作品,也将经过老师指导和进一步打磨,投递给各种活动和比赛,丰富他们的实践经历。”

  同时,张驰提到,此次活动也积极鼓励内地与港澳台学生共同组队参与,“内地与港澳台的同学一起出游,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彼此之间增进了解。无论是内地还是港澳台学生,在活动中都表现出高涨的积极性。”实践也加深了学生对红色革命精神和祖国的认同,“特别对于港澳台学生,经过此次活动,在了解了真正的革命历史后,大家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更深了。”

  在张驰看来,举办这一暑期实践活动,一方面增进了学生们的红色文化知识,让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将平时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另一方面也希望学生能充分发挥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优势,传播井冈山红色文化。“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百周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们真正走进井冈山,充分学习党的历史和革命精神。”

  讲述

  历史迷有了新收获,红色文化活起来了

  “第一天晚上学习编织红军草鞋,第四天我们体验了红军的一天,穿上红军装,背上木质步枪,扛起担架走当年的红军路。”暨南大学2020级新闻学专业学生马鑫宇介绍道,“去到了黄洋界保卫战旧址沉浸式体验当时发生的故事,还去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红军医院等地方。”

  “在建党100周年的时间前往井冈山革命圣地,是很有仪式感的事情。”最让马鑫宇感慨的,是前往井冈山烈士陵园祭奠英烈。“进纪念堂之前有很长的台阶,每一段阶梯都有寓意。第一段台阶是49级,也意味着新中国在1949年成立。”马鑫宇非常兴奋,作为历史迷,他边上台阶心里边计数,回顾每一段台阶的历史故事。“走上台阶时,会觉得我不是历史的旁观者,而是一个亲历者一样。”

  “纪念堂上方安放着五位英烈的骨灰,整体外观是蓝色,让人立刻联想到蓝天的色彩。”回忆起这个景象,马鑫宇心潮澎湃,“返程路上,我写了一长段感想,借用了一句话,‘当你踏上这片红色的土地,你不仅有你,还有千千万万个灵魂的陪伴;你不仅是你,更是千千万万个信仰的延续。’”

  这次旅行,也是马鑫宇第一次和来自港澳台的同学一起生活、学习,“我在团队中负责整体提纲,而港澳台同学对落地计划和细节部分考虑得非常周到,让我们的小组合作更完美。”马鑫宇坦言,“之前对大家不熟悉,令我意外的是我们相处得非常融洽,一起聊天一起吃饭,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也让我收获了友谊。”

  总结此次实践的经历,马鑫宇感慨,“引用一位同学的话,这次活动让红色文化活起来了。真正实践才能有更全面的理解。我们不仅要学习红色文化,更要把它的精神内核发扬光大。”

  广州中医药大学

  假期“不打烊” 广中医为港澳生定制多彩暑假

  今年暑假,针对港澳台侨及国际学生,广州中医药大学也开展了“以青春之我 寻榜样之光”暑期主题活动。事实上,该校每年假期都会为港澳生安排丰富多样的活动,包括社会实践、业务学习等,在内地与港澳地区都有开展。

  广州中医药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贾建伟介绍,港澳生的“假期不打烊”活动已在学校开展了多年。其中,社会实践方面,既有去社区、老人院做义工的社会服务,也有学校规划的研学活动;业务学习方面,学校联系港澳地区爱国校友和广中医附属医院的专家,让港澳生能够到门诊跟诊,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还请优秀的党员专家来给学生做思想引导,帮助他们做未来职业规划。

  据介绍,港澳生每年都踊跃参与研学活动。该校主要依托广东省内的红色景点资源,选择东江纵队纪念馆等红色景点作为研学目的地,给港澳生进行国情教育的“补课”,让港澳生有机会接触到客观的历史,了解到党与新中国成长的历程。贾建伟表示,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对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家国观都有很大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在研学过程中,团队还会开展专门的研讨活动,让港澳生发表自己的感想。“一开始可能还比较羞涩,现在大家谈得很积极、很主动,会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讲述

  香港学生开启“汕医行”,让专业技能发光发热

  7月14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汕医行”学生志愿者团队坐上了广州开往汕头的大巴,开启了暑期三下乡之旅。他们的目的地,是位于汕头市澄海区的后溪村。学生们将在这里开展为期一周的志愿活动,他们的工作内容除了对当地健康与医疗情况开展调研之外,还包括为当地村民量血压、做推拿、贴耳穴等中医义诊工作。

  

  用专业技能服务村民,笃定对中医学的信念

  

  回想起刚刚过去的“汕医行”,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中国香港籍学生严日迅说:“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也更加坚定了对自己专业的信念。”

  严日迅回忆,三下乡的经历是非常充实的。白天,小队成员在村里走街串巷,对当地的村民开展医疗调研;晚上六点许,这群大学生便陆续聚集在村里的祠堂门口,从祠堂里拿出红木桌椅,安置自带的医疗服务器材,拉起广中医“汕医行”三下乡服务队的横幅,开始忙碌的义诊工作。

  这样一群穿着白大褂忙碌的年轻人,很快就引起当地村民的注意,广中医义诊小队渐渐为当地人所熟知。义诊现场也开始热闹了起来,以至于忙起来的时候,队员们往往顾不及休息。

  在团队中,严日迅主要负责推拿工作。推拿对手劲要求很大,加上每天的义诊工作强度很高,“头一两天帮人推完之后经常手抖,大拇指都有些抽筋。”

  义诊持续几天后,严日迅也有了自己的一批常客。其中有一对老夫妻从第一天开始就找严日迅推拿、按摩,“大爷跟我说,自己老伴第一天在我这按了有效果、很舒服,想继续找我按。”

  类似这样令严日迅倍感欣慰与满足的时刻还有很多。每天都会有当地的村民在接受义诊时向他反馈“昨天按完之后肩膀有改善”“能睡好觉了”“我手以前不怎么能动,现在灵活了很多”……还有一位每天都来义诊的大姐,排队做推拿的时候发现小队饮用水喝光了,特意开着电瓶车跑去小卖部送了一箱水过来。“当时心里非常感动。我们本不求什么回报,但发现自己被人惦记和肯定,心里好像更加坚定了学中医的信念。”

  

  从“孤独”到融入集体,收获友谊与归属感

  

  这是严日迅第一次参加学校的“三下乡”项目。一开始,他并未很好地融入集体,或许是因为自己性格慢热,又是同行人中唯一一个港澳台学生,面对其他来自不同学院、班级的同学,他有些孤独。

  到达汕头的第二天,义诊小队遭遇了恶劣天气,住处突然停电。令严日迅意外的是,这个小插曲,却成了队员们之间打破僵局、快速增进感情的契机——一群年轻的大学生脱离了手机、电脑等数字设备,自发地围坐到一块,聊天唱歌。

  严日迅在大学是乐队的一员,他和几个会乐器的伙伴在旁边弹起吉他,为唱歌的同学伴奏。“其实那晚大家手机都没什么电,但后来索性都一起打开手电筒互相照亮,我觉得氛围特别好。”

  那晚过后,三下乡小队成员间关系近了很多,严日迅逐渐交到了好朋友。工作上他们互相帮助,闲暇时大家一起看电影、煮火锅,晚上几个兄弟一起睡大通铺。这个来自香港的青年,在短短的几天内,和大伙打成一片。

  最让日迅印象深刻的,是大家试图和当地村民沟通的过程中,一同攻克语言难关。外出调研的时候,懂潮汕方言的同学需要协助外地的同学沟通;义诊刚开始时,也需要懂潮汕话的成员大胆上前,用方言主动宣传三下乡小队的义诊项目,引导好奇的村民来义诊。

  严日迅祖籍为潮汕,在和其他同学一起用少讲的方言去沟通与服务的过程中,他感觉非常亲切。“回到汕头就不由自主会想用潮汕话去沟通,因为能找到一种归属感。”

  采写:南都记者 董晓妍 孙小鹏实习生 郭一蒨 郭子扬 马欣瑞雷世炜 通讯员 李伟苗 廖晓键刘梦晗 苗青 通讯员供图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