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耒水铊浓度异常 郴州Ⅳ级应急响应

当地称经监测沿线饮用水安全,将排查污染源及原因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5年03月24日        版次:GA13    作者:张静 董晓妍 周敏萱

  近日,湖南耒水郴州-衡阳跨市断面大河滩地表水被曝“铊浓度异常”,郴州永兴县启动突发环境事件Ⅳ级应急响应。3月23日,南都记者从郴州市人民政府获悉,近日,耒水流域部分河段水质出现异常,当地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并与下游地区高效协同处置。经监测,沿线饮用水安全。

  一则《永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启动突发环境事件Ⅳ级应急响应的通知》截图显示,3月16日20时,耒水郴州-衡阳跨市断面大河滩地表水自动监控站数据显示铊浓度异常,造成跨市污染,威胁下游饮水安全。为科学处置该突发环境事件,及时消除事件危害,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下游饮水安全和公众生命健康,县人民政府决定,于3月17日0时启动耒水流域(永兴段)突发环境事件Ⅳ级应急响应。

  23日,湖南郴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情况通报称,近日,耒水流域部分河段水质出现异常。当地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并与下游地区高效协同处置。经监测,沿线饮用水安全。下一步,将持续采取有力措施,确保饮用水安全。据极目新闻报道,湖南两市成立“耒水流域水质异常应急指挥部”,一方面向被污染的水域投药,降低铊浓度,一方面排查污染源及原因。

  公开资料显示,耒水流经郴州市汝城县、资兴市、郴州市苏仙区、永兴县,以及衡阳市耒阳市、衡南县,至衡阳市珠晖区下游5公里汇入湘江。干流全长453公里,流域总面积11905平方公里。其中郴州境内河长234.1公里,控制流域面积8929平方公里,共有支流192条,其主要支流有沤江、浙水、资兴江、郴江、程河、西河、淝江等。

  对话

  生态环境部工业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要快速锁定污染源位置并切断污染源

  近日,湖南耒水断面监测出铊浓度异常引发关注。南都记者采访了2021年1·20嘉陵江广元段铊指标异常超标应急溯源参与人员、生态环境部工业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研究员彭应登,了解近年来河道铊异常相关情况及应急处置手段等。  

  我国河道铊异常应急处理并不多见  

  南都:此前是否出现过铊异常的情况?

  彭应登:我们国家出现河道铊污染类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并不多见。近年来,进入应急处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案例:2017年5月5日和2021年1月20日的嘉陵江广元段铊指标异常超标(跨省界输入型污染事件)。其中,2021年1月20日四川境内广元市嘉陵江铊污染异常,经查明,发现是上游来自甘肃和陕西的冶炼厂和钢铁厂非正常排放的废水所致。

  南都:以往案例中,河道出现铊异常的成因有哪些?

  彭应登:经此前相关案例的调查,河道铊污染异常超标的成因主要是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生产过程中的非正常排放。铊常与铅、锌、铜等有色金属伴生。在这些金属的开采、选矿和冶炼过程中,铊会随着废水、废渣等形式排放到环境中,进入河道水体。

  一般来说铊污染的来源是硫铁矿和硫矿的废水和冶炼厂排放的废水,以及钢铁厂排放的脱硫废水。目前在我们国家发生的铊污染突发事件里面,绝大多数就来自冶炼厂。据了解,在湖南湘江上游,如郴州有不少硫矿、硫铁矿,当地设有一些冶炼厂、钢铁厂。我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还没有锁定上游污染的来源。我推测可能与当地的硫矿、硫铁矿以及冶炼厂非正常排放有关。2021年嘉陵江广元段应急处置中,我们也是花了数天的时间,才基本上摸清了上游的污染来源。  

  对受影响区域的饮用水水源进行加密监测 

  南都:后续需要采取怎样的应急处置手段?

  彭应登:在立即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的同时,对受影响区域的饮用水水源进行加密监测,必要时对自来水厂添加除铊工艺;迅速对污染河段上游区域开展全面排查,通过监测分析、现场勘查等手段,快速锁定污染源的位置,切断污染源;应首先在上游受污染的支流上设置拦污坝,采用化学沉淀法,向污染水体中投加合适的药剂,使铊离子形成难溶性的化合物沉淀下来,然后通过沉淀、过滤等方式将其从水体中去除。目前在永兴段的干流上投加药剂,发挥的作用较小,是治标不治本的被动措施。

  铊毒性高,危险性比汞、铅等更大  

  南都:铊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还需注意哪些情况?

  彭应登:铊是无味无臭的银白色金属,铊盐为无色、无味的结晶,溶于水后没有特殊口感。铊毒性高,危险性比传统的重金属汞、铅等更大,不能掉以轻心。只有快速锁定污染源,才能够精准地掐断污染,避免或降低城市供水安全风险。城市地表水检测要进一步加密,防止对饮用水安全造成隐患。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张静 董晓妍 周敏萱 IC供图

南方都市报App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
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