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一广场被市民多次投诉噪声扰民,记者实测现场音量确超标

治“噪”设备未开启 广场舞噪声待治理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4年10月26日        版次:GA11    作者:任贺 蔡诗妍 刘正方

  南山文体中心广场舞舞队跳舞时,使用大功率户外音响。

  10月11日,记者在距离南山文体中心200多米处测得噪声值达74.2分贝。

  广场上竖立的定向广场舞音响,未见投入使用。

  近年来,广场舞因不受场地、舞种等限制且能够强身健体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但广场舞噪声也逐渐成为城市治理的痛、难点。近日,有深圳市民在深圳论坛投诉称南山文体中心广场舞噪声扰民,对周边小区居民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实际上,为了实现“降噪”“控噪”,广场安装有定向广场舞系统可通过定向扩音使声音在固定范围传播,以免打扰周边居民生活。但记者10月22日走访现场,该装置未见投入使用。

  对此,南山区南头街道办事处10月23日回复称,街道社区已多次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及管理主体协调解决居民需求。另据有关部门消息,区内相关职能部门将针对广场舞噪声现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市民声音

  周边居民盼“还清静于民”

  70岁奶奶说“跳舞也是一种运动”

  9月29日,有市民在深圳论坛留言投诉南山文体中心广场舞噪声扰民,其表示,每晚南山文体中心都有几支广场舞队群舞,高音喇叭“振人心肺”,更是对周边小区居民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多次投诉也无济于事。因此,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采取措施整治此处的广场舞噪声问题,早日“还清静于民”。

  附近居民向记者表示,每晚7点就到了广场舞队出动的时候,马路两侧的广场舞持续时间在两小时左右,“每晚都这样”“声音确实有点大”,“到了晚上9点,就不跳了”。

  虽然广场舞产生的噪声不绝于耳,但年过70岁的李奶奶却认为,从健身、社交的角度来看,“跳舞也是一种运动”,毕竟这里“空间大”且面向公众免费开放,是附近居民理想的健身锻炼场地,“人多才热闹嘛”“总要让大家玩一玩”。

  面对广场舞噪声扰民投诉,“也不是没有人来管过”,据了解,南山博物馆广场也曾有城管人员进行巡查,并提醒团队负责人将伴奏声调小,但在城管人员离去后,伴奏声又会被再度调大。

  记者走访

  距离200米处噪声值已超标

  定向广场舞系统已安装未投用

  10月11日晚8时,针对市民反映的广场舞噪声问题,记者前往南山区南山文体中心进行现场走访发现,距南山文体中心200米,噪声值已“超标”。

  在距离南山文体中心200多米的南山街与常兴路交会处,靠近南山区荔香学校一侧,记者已经能够清晰地听到不远处的广场舞超大音量,并且明显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地面震动,此时分贝仪显示该处噪声值达74.2分贝,超过《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规定的60分贝。

  随后,记者来到南山文体中心广场,发现此处共聚集四支广场舞及交际舞舞队,目测总人数在300人左右。其中,人数最多的广场舞舞队接近100人,他们正使用大功率户外音响播放音乐,不仅音量大,伴奏也较为劲爆。

  记者分贝仪检测数据显示,该时段内广场舞舞队平均音量达70分贝,最大音量达75.5分贝,以上数据也与广场上的噪声监测屏测量结果基本保持一致。

  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南山文体中心及周边区域属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在6:00~22:00期间的噪声排放超过60分贝即构成噪声污染。而在记者走访过程中,经分贝仪测得此处噪声音量平均值在65分贝以上,超过上述规定的噪声限值。

  实际上,为了实现“降噪”“控噪”,南山文体中心广场安装有噪声监测系统及定向广场舞音响。值得一提的是,该广场共安装有4块噪声监测显示屏,其中位于广场北侧和西侧的两块屏幕均可正常显示,其余屏幕未见启用。据了解,定向广场舞系统可通过定向扩音使声音在固定范围传播,以免打扰周边居民生活。

  但记者10月22日再次走访现场看到,该装置未见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马路对面也呈现出一幅热闹非凡的场景。

  记者注意到,与南山文体中心仅有一路之隔的南山博物馆广场上,也有广场舞和交际舞队在此聚集,不过因场地空间限制,人数只有80人左右,噪声音量达到66.1分贝。据附近居民透露,“原来大家都在这里跳广场舞,人越来越多,空间就不够了,去年才移到文体中心那边去的”。

  官方回应

  街道社区多次联合相关部门协调将开展专项行动

  针对市民反映的南山文体中心广场舞噪声问题,10月23日,南山区南头街道办事处向奥一新闻记者回函表示,广场舞作为一项流行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已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广场舞满足了中老年群体健身、社交等需求,增强其幸福感与满足感,另一方面,随着广场舞日渐流行,噪声扰民等问题频发,引发周边居民投诉。为解决此问题,街道社区已多次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及管理主体协调解决居民需求。

  一是约谈各广场舞领队,制定《南山文体中心广场舞文明公约》,对广场舞活动时间及分贝等进行限制;二是在文体中心广场设立定向音箱、噪声监测等设备,尽量减小对周边居民影响;三是持续为居民搭建沟通协调平台,配合相关职能部门推动诉求化解。

  与此同时,据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区内相关职能部门将针对广场舞噪声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当前,深圳正大力推进“宁静城市”建设。2023年10月,《深圳市宁静城市建设规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宁静城市建设规划》)正式印发实施,成为全国首个宁静城市建设规划,这是继2022年出台《深圳市噪声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22—2024年)》后,深圳噪声污染防治的又一座里程碑。

  针对广场舞噪声扰民问题,2023年6月,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和市文体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深圳市关于优化广场舞等自发性健身娱乐活动自我管理的工作方案》,充分调动街道、物业管理力量,采用定向音响、智慧杆等手段,引导广场舞等活动健康、有序、规范开展。

  治理案例

  设定向音柱“锁住”噪声

  配专用蓝牙耳机供市民使用

  值得留意的是,根据市民声音,一方盼早日“还清静于民”,另一方说“跳舞也是一种运动”。面对两难境地,该如何满足双方利益需求?

  作为创新之城,深圳各区通过设立广场舞定向音柱、推广“无噪音广场舞”设备、开展功能区声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建设等方式推动广场舞等噪声污染防治,获得市民一致好评。

  近日,莲花山公园管理处创新引入广场舞定向音柱技术,在园内人气颇高的舞林广场设置了5套定向音柱,不仅让广场舞爱好者能够享受互不干扰的健身氛围,也让附近居民和场所回归宁静生活。

  据了解,深圳莲花山公园舞林广场上有5支较为固定的舞队,其中规模最大的舞队人数约200人,其余舞队人数均在20至30人之间。面对广场舞噪声扰民的问题,莲花山公园管理处引入广场舞定向音柱技术,这项“黑科技”采用先进的定向声波技术,实现声音定向区域播放。在广场舞活动区域内,音乐清晰、集中地传达给舞者;而在区域外,音乐声则被有效控制,避免了噪声污染。

  除了用定向音柱“锁”住广场舞噪声,据央广网深圳报道,深圳市盐田区推出“无噪音广场舞”,配备专用蓝牙耳机,吸引了全区4个街道,共18支广场舞队伍积极使用。市民沈先生说:“这个‘无声广场舞’我觉得特别好,舞者可以听着音乐尽情地跳舞,周边的居民也不用再忍受噪音之苦。我相信这是一个好的尝试和好的开始。”

  此外,为加强城市噪声监测体系建设,市生态环境局正开展功能区声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建设。该项目拟建成含声源识别、烦躁度分析等功能的智能化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网络,进一步提升深圳声环境监测能力,为后期噪声污染投诉和精准整治提供监测数据。目前,该项目已取得可研批复并完成初设和概算编制。

  采写/摄影:南都·奥一新闻见习记者 任贺 蔡诗妍 记者 刘正方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