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暑假还有大半个月,不少研学机构推出的大凉山支教研学项目却早已售罄,甚至还有候补者在排队等捡漏。据媒体报道,一些研学机构将大凉山的孩子包装为“寻求支教老师的学生”,并借此推出“7天收费万元就能拿到志愿者公益证书、乡村助学研学报告”的研学项目。在这些研学项目的渲染下,大凉山似乎成了“公益支教的秀场”。
支教是公益行动,但做公益也要针对学生需求,细分优化,精准供给。经过多年的各方努力,如今的大凉山教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前不久,一些短视频平台上“大凉山孩子学习条件差”的短视频内容就被陆续打假。张华是正规支教志愿者,据其介绍,“我支教所在的一所县城中学,一个学期招来了70多名正式编老师,很多是一流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张华向记者表示,外面铺天盖地宣传大凉山缺支教老师,与实际情况并不符。
研学是商业活动,何必打着公益的旗号?花10000元“支教”7天,去掉来回路程,真正给孩子讲课的时间也就寥寥几天,这种支教研学,不但不能给孩子多大帮助,反而形成对孩子们的骚扰,甚至让孩子因此受害。
比如,有些“支教老师”甚至就是小学生,他们将英语单词和26个字母写在白板上,教导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孩子;城市孩子向山里孩子分享生活,交流方式不妥有时反而会变相成为“凡尔赛”……很多大凉山的孩子疲于应付那些名目繁多的研学团,课程无法顺畅衔接,具体学到什么,孩子们也说不上来。
那些打着公益旗号售卖的商业研学项目,不仅涉嫌欺诈,还伤害了大凉山孩子的情感。真正受益的是这些卖项目的机构,其聚焦点则是参与者在7天内获得公益时长或是乡村支教调研报告等,可以为申请海外留学、择校、评优等提供相应证明。
边远地区的孩子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教学生态,这是商业研学机构推出的支教研学项目解决不了的。虽然撇开学科教育,留守儿童也需要陪伴关怀,但是,每当受助的孩子和相处几天的志愿者产生情感联结后,这个志愿者就从他们生命中消失了,这反而会给孩子们带来失落感,甚至会形成心理创伤。
这并不是否定市场力量参与支教,甚至可以说市场力量的参与度还不够,还需要鼓励。但市场的参与同样需要规则的制约,需要遵守法律和公序良俗,而不是“先造谣,再造庙”,拉起一个草台班子就可以数钱。
对此,一方面,相关部门要从问题导向出发,对大中小学生以支教证书、公益时长为升学或未来留学“背书”完善规则,严格把关;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对这种“公益秀场”要明令禁止,甚至追究相关人员的违规责任;同时,要更好地探索公益与商业的融合之路,让社会企业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使命,并通过商业运营的方式实现公益的可持续发展。 □丁慎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