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未必更受欢迎,单纯为就业考研需慎思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4年05月28日        版次:GA02    作者:南都社论

  一篇题为《研究生就业难于本科生》的报道近日引发热议,报道引用智联招聘于3月下旬至4月中旬针对2024届毕业生调研形成的《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称,今年普本(注:非双一流本科院校)院校的硕博毕业生offer获得率为33.2%,较去年下降17个百分点,同时也低于普本院校本科毕业生的43.9%。

  研究生就业难于本科生?似乎不符合常理。相关机构也表示,从长期观察来看,硕博的求职进展一直以来都好于本科,只是到了今年,的确呈现出了本科似乎更好的态势。

  就严格意义而言,仅仅比较了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某年度的offer获得率,然后就认定“研究生就业难于本科生”,不能算是一个非常科学的判断,因为这里忽略了就业意愿的问题。现实的情况可能是,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由于薪资未达预期等原因,不愿进入劳动力市场,但这显然不代表其难就业。

  当然,无论是从报道披露的案例,还是人们在当下职场的经验来看,现如今,即使无法认定“研究生就业难于本科生”,也可以说,对处于需求侧的用人单位而言,研究生学历的吸引力的确在下降。

  探究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

  审视供给侧,近几年,随着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其供给量已经接近饱和。

  从市场需求观察,一些研究生专业,尤其是人文学科或某些过于细分的领域,可能与当前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不符。例如文史哲等领域的研究生可能发现市场上相关岗位较少,导致就业机会有限。部分行业或领域还可能存在供大于求的情况,即使学历较高,也难以避免激烈的竞争。某些曾经热门的专业其实早已趋于饱和,但学生直到研究生毕业进入市场才发现这一点。

  而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性价比”是不能不考虑的因素。

  当下,中小微企业在吸纳新增就业中扮演着“主渠道”的角色。媒体调查多家相关企业显示,由于资源和预算的限制,中小微企业往往更倾向于招聘成本较低、能够快速上手并适应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的本科毕业生。

  分析了上述原因不难看出,劳动力市场仍然遵循着供需定律。当研究生供给规模较大,相应需求又没有显著增长的时候,必然会导致其在市场上遇冷。

  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政策层面正在引导研究生更紧密地结合就业市场。2023年12月,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任友群表示,教育部将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进一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到“十四五”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2/3左右。

  而对大学生群体来说,首先要面对的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研究生学历的吸引力在下降,考研是否还能算是一个好的选择?

  这其实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因为决定要不要考研是一个需要综合个人目标、职业规划、当前状况和未来期望的复杂决策过程,很难轻言好坏。

  尽管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似乎不如往昔,但一个事实是,如果人生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找一份薪资不错的工作,而是希望在某个特定领域深入探索,考研或许是必经之路。

  就个人而论,与其为是否考研纠结,不如诚实地评估自己考研的动机,追问自己究竟是为了追求个人成长、逃避就业压力,还是仅仅因为从众心理?

  考研是人生大事,保持从容的心态,理性选择才能少一些烦恼。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