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国两会期间,新词热词频出,包括新质生产力、“新三样”、超长期特别国债等。
这些词新在何处,又何以引发热议?答案已在两会期间陆续呈现。
在今年两会的新词热词中,大众最熟悉,兼具“新”与“热”的,是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的,并于2023年12月入选《咬文嚼字》编辑部“2023年十大流行语”。新质生产力指的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为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又被注入更具体而丰富的内涵。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除新质生产力外,从2023年开始已有热度、在全国两会期间热度持续提升的词语,是“新三样”。随着国际贸易竞争加剧,全球供应链重新布局,以及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共识,中国传统外贸模式中的以低附加值加工业为主的出口产品已成为过去,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在世界产业竞争的赛道中逐渐占得先机,中国也围绕“新三样”的发展需求进行了系统性的布局,为提升国际市场份额打下坚实基础。可以说,“新三样”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重要缩影。
3月6日,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经济主题记者会上给出了一组亮眼的新动能数据,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950万辆,增速超过35%;锂电池产量增长25%;光伏电池产量增长54%;“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多万辆,增长77.6%,出口量稳居全球首位,带动新车出口数量跃居世界第一。而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则表示,今年的外贸形势仍十分严峻,要在2023年“新三样”出口增长30%的基础上保持快速发展难度较大,但预判或为稳步发展态势。
同时,今年全国两会还出现了一个备受瞩目的新词:超长期特别国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人民币。这是积极财政政策的新工具,与前期实施的增发国债、降息降准、减税降费等政策,以及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共同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强大的宏观调控供给。
郑栅洁在记者会上对超长期特别国债做了详尽解释,指其“既利当前、又惠长远”,既可以拉动当前的投资和消费,又能打下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他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将主要投向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大事难事,初步考虑,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建设。而在落实与执行方面,郑栅洁指出,将一手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项目和资金监管,一手推动配套政策出台实施,强化政策的跟踪落实,高质量推动这项重大举措落地见效。
新质生产力、“新三样”、超长期特别国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未来产业、放心消费行动……这些新词与热词,在全国两会期间有了新体现,也预示着2024年新的可能、新的期待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