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疗卫生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医生是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的重要成员,是农村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针对欠发达地区乡村医生队伍存在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跟不上”、“招工难”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潮州市许泽荣窑变艺术馆馆长,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许泽荣建议,优化乡村医生队伍梯度、加大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医生后备力量的培养力度、稳步推行乡村医生职业化进程。
日前,南都记者从省人大常委会了解到,国家卫健委在对代表建议答复中表示,接下来将完善村医培养、村医职业化和养老保障等相关配套措施,进一步壮大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建议:优化乡村医生队伍梯度,落实在岗乡村医生养老和退出机制
答复:分类解决村医养老保障
在前期的调研中,许泽荣发现乡村医生已明显老年化,但很多地区都没有形成良好的“进入-退出”机制。
对此,国家卫健委答复称,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已纳入事业编制的乡村医生,按照有关规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未纳入事业编制的乡村医生,按照有关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年满60周岁的乡村医生,各地要结合实际采取补助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其养老待遇。
建议:加大后备力量的培养力度
答复:定向培养,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
作为一名成长于农村的代表,许泽荣深知乡村医生总体年龄结构偏向老年化、知识体系陈旧、服务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强、医疗服务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水平低等因素已难以满足当前广大农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他在建议中提出,加大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医生后备力量的培养力度,扩大乡村医生来源。
对此,国家卫健委答复称,一是加强村医订单定向培养。目前,各地积极推进村医订单定向免费培养。二是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2023年4月,国家卫健委联合中央编办等5部门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主要招聘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注册为乡村医生到村卫生室服务,并进一步完善激励和保障措施,引导大学生乡村医生服务农村、扎根农村。
建议:出台配套政策,保障乡村医生待遇和地位
答复:切实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
许泽荣在建议中提到,医生培养周期长、乡村医生福利保障不到位、整体待遇不理想、基层发展前途受限等原因,均是制约专业人员下沉到村卫生站工作的因素。
对此,国家卫健委答复称,《意见》对推进村医队伍职业化发展有明确要求,提出“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打造一支专业化、规范化乡村医生队伍”的工作目标。在编制方面,要求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在收入待遇方面,要求切实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动态调整补助标准,逐步提高乡村医生收入;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服务的乡村医生,地方要适当增加补助。
采写:南都记者 张婷 资料图